APP下载

互联网信息时代在生态式创新教学中的多方面影响的实践研究

2018-01-29何轩彭娅菲

大观 2017年12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课程教师

何轩+彭娅菲

[2016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6G152);指导性项目:“互联网+生态式创新设计”教育理念在艺术设计院校中的实践。]

伴随互联网带宽的提速,加之智能手机客户端的全面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截止2017年,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7.7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逾7亿。教育行业在信息时代井喷发展的大趋势下,催生出一大批网络培训机构,仅“腾讯课堂”入驻的设计类教学团队就达到816家,利用网络开设直播、录播设计课程达到4000种,这些教学团队甚至形成独立的网络学院,教学内容涵盖初学人员到资深人员的全部学习过程,形成了完善的设计职业养成计划。而传统高校教学创新显得力不从心,应用型高校及教育者面临着教育生态环境的新挑战。

当互联网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并肩发展的时期,不难发现网络教学特有的前瞻性、时效性、丰富性、灵活性等优点,对应用型高校转变教学模式,提升“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互联网知识的补充,传统的设计教学可以更科学的重组教师知识结构,巩固教师实践能力。

一、互联网信息时代下教学模式的生态化变革

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受到了挑战。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不仅是教师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影响学生们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受众精准——行业标准植入课程形成生态循环

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而网络学习是将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人为分级,具有一定程度的职业规划,有针对性的为不同职业分工定制对应课程,比如常规的平面设计课程里,可以细分出:淘宝网店美化,产品精细修图,广告后期处理,只有当课程分类越细化,才能围绕学员的意图,机动调整课程结构。

在网络授课过程中,教师能快捷和随机的将实践课程,利用社交通信工具,视频网站,或是视频文件直接传递给学员,做到反应快,沟通快,总结快,从而快速的解决学生问题。近三年网络授课演变成,一批艺术总监、设计总监都从实践的岗位走向了网络教学岗位,他们聚集起来在设计类的门户网站上开辟教学团队板块,从设计的思维方式,品牌的分析,技法的表现力,软件的执行力等方面都形成了一个学员职业规范与标准的培训循环,高校教师从中得到启发,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的课程CEO模式。(如图1)

CEO是趋向结果為导向,过程为核心的链式教学模式,把传统的课程培养目标细化为,训练目的,资讯分析等环节,强化互联网信息时代对课程研发与运营的过程和结果,利用5W2H模式监控整个环节的课程改革模式。执行课程CEO模式,能够将互联网信息与传统课程对接,形成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理论依据,形成课程授课与结课过程的实践论证,在高校教学中,由多个课程CEO把控教学环节,如往水中投掷石头,多个课程泛起的涟漪会形成交互融合,形成新的教学创新思路,最终形成教师与学生具备行业执行能力。

(二)分众课程——合理填充碎片式学习系统

网络授课与课程消费人群的生活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当人的信息与知识获取逐步依赖知识终端,人对知识终端的需求就变成了刚需,一个具有“收纳”概念的垂直知识终端,填补了人们碎片化学习时间的需求,而且这个碎片化需求具有动态性。如:得到,分答等知识提供商,都形成了“碎片化”百科全书的概念。类似这样的网络平台逐步利用大数据分析,对现有人群的学习时间和知识储备做出定制化推送,在传统课程中需要40分钟完成的教学内容,在网络碎片化授课中被分割若干个10到15分钟的课程,将原有的课程重难点分解为多个情景故事,更趋合理的使用碎片化时间准确传达知识,增加客户黏性。

(三)储备资源构建黏性教学循环生态系统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教学要形成消费黏性,需要搭建一个拥有高标准的知识库,我们俗称案例库,如世界著名的可汗学院正是由于他的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500多部可汗老师的教学视频,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学生可以自由地实现移动学习。在中国最著名的网络课程提供商“中国大学MOOC”自2009年搭建到现在在线学习的人数就达到一千五百万人,这一数字与其构建的课程关联的教学素材有着密切的关系。用“关注漏斗”(如图2)诠释课程被选择的过程,我们发现学员对课程的“向往”是增加黏性的重要环节,而在2012年互联网技术井喷发展时期“关注漏斗”变成了“关注沙漏”(如图2右),学员黏性从“向往”转变为“搜索”,不难发现是信息时代愈演愈烈的时期,教学内容和模式亟待转型。

二、互联网信息时代下授课内容的生态化改革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辅助下,高校逐步将教师向“双师型”培养,试图借由教师职业能力提升,逐步影响授课内容的从实验到实践,再到实用的良性循环,现有高校“双师型”教师分为三类:一是从专业学校毕业后,没有教学经验也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这类人群数量较大。二是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拥有自己的企业,由专业人员转换从事教学工作,此类人员人数占整个教师队伍的比例较低。三是聘请退休的高职称教师,他们更注重遵循教学规律,这些人员结构组成高校应用型教学的核心队伍。

(一)“1/4教学法”

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启发下,高校教师首先应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惯性思维,必须积极适应学生对于实践案例的掌握或模仿,可以将原有40分钟的课程,进行分割教学,形成1/4教学法,授课内容分解为四个互动阶段:1.案例故事化导入,2.学生理解案例,3.核心案例临摹,4.高标准验收,每一个阶段形成独立的重难点,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段学习,形成进阶验收。“1/4教学法”要求高校教师围绕一个案例进行垂直讲授,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设的《案例分析》课程,整个课程从人文精神到地域文化,从结构装潢到消费习惯,对每一个40分钟的学时实现分割教学,围绕学生关注度曲线,动态调整授课节奏,保障在授课过程输出四个正确的实践知识点,执行“1/4教学法”必然导致教师收集整理更多相关知识,逐步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技能。endprint

(二)整合本科“3+1”职业集群课程体系

“3+1”的职业集群课的设置,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层次。高校在强调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同时,各高校也在尝试利用互联网营销方法整合传统授课内容,完成教师将实践成果植入课程的模式复制。提出“教师经理人”(如图3),将过去教师工作室完成单项设计项目,转化为教师对资讯整合能力,项目指导能力,营销推广能力,形成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的一条龙课程体系。

教师经理人模式,是“3+1”创业集群课程体系的具体表达。“3”是本科前三年,重点打造就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组合,目的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的课程套餐,在课程环的组成上以一门核心课程为中心,配合基础课、史论课、技能课、实践课为辅助。每个课程环构成一块相对完整的知识内容,解决一个层面问题。教师充当经理人的角色,从行业高度与社会需求反推教学环节之间的关联。这种利用网络020模式运营的课程利用需求倒置的方法,提升课程整合高度,便于学生接受,学生每完成一个年级的课程,就能获得解决该层面的知识和能力,课程之间相互连接渗透,使学生在大三就具备应对社会需求变化的能力。“1”是本科教学最后一年,核心是利用网络推广模式和社會需求对毕业设计进行深入指导。引入企业导师进课堂,学生跟单学习的方式,将毕业设计提前至大四之初开题,绑定企业案例,尝试由政府创业孵化机构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指导与扶植。围绕就业方向,将每个课程环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完整的课程链条。

(三)扶植学生“四一律”习作提升计划

“四一律”是提炼学生作业的内涵,将习作提升成课题,研究计划贯穿大学四年(如图4)。利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商品推广模式,对学生习作进行优化,使课题在学生不同年级阶段呈现不同的商业高度。

利用互联网信息时代对爆款商品的营销手段,利用“教师经理人+作品营销”的实践教学研究及应用,与学生“四一律”模式捆绑运营,强化习作任务化、市场化。教师从“专业讲授型”变成“专业讲授+商务型”教师,充当学生作品的孵化者与推广者,引导学生习作从社会认知、共同信念、合作伙伴、利益驱动、使用人员、外部舆论,形成了一套全面的、环环相扣又相互促进的“作品营销”实践教学体系。提炼出“开设创意课堂——激发创意思维——搭建创意平台——创造创意产品——形成市场商品”的创新教学形式。在各类专业竞赛、商业项目的驱动下,引导学生展开科学研究、作品创作及商业策划。提升专业能力,拓展创新思维,拓宽创业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了从“作业-作品-产品-商品”的转换。

综上所述,互联网信息时代带给传统教学方式的变化是显著的,促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求知者,促使学生成为积极的问题提出者,改变传统被动、惰性的学习方式,这种做法颠覆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互联网也为教师的自我技能提升提供了更多资源,教师由传统教学的“主”变为“互联网背景下教学的“导演”,但是学生的学习依然需要教师的监督和引导。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课程教师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信息时代初中全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信息时代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忘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