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传佛教壁画艺术巡旅
2018-01-29赵云川
赵云川
中国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三大佛教流派,都地处云南这个地理位置独特、文化多元神奇的地方。就壁画艺术而言,汉传、藏传佛教壁画广为人们熟知。汉传佛教有如敦煌、永乐宫、法海寺等无数规模宏大、艺术水平极高的石窟和寺观壁画。藏传佛教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内蒙等省,地域也十分宽阔,众多的藏传佛教寺庙中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壁画以及近现代绘制的数量惊人的新壁画。中国南传佛教只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德宏、普洱、沧源等州市的十二三县,以傣族为主体的南传佛教信徒也仅约130万人,加之南传佛教的主体在泰缅等东南亚国家,中国南传佛教又地处西南边疆的边缘地带,故而其艺术较少为人所知。
从文化学的视角看,尽管中国南传佛教壁画规模相对较小,但它也是中华文化丰富多元样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而言,中国南传佛教壁画大致有如下特征,一是比起汉传、藏传佛教寺庙多为皇家或官家性质,具有正统性、中心性、权威性和规模大、分布广的特点来。南传佛教寺庙多为地方性和民间性,虽然国内南传佛教也有1700余座佛寺,形成了村村有佛寺的景观,但壁画的规模、数量有限;其二,与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壁画保存了许多历史悠久和水平上乘的壁画遗迹来,南传佛教壁画是“活态”或“现在时”的艺术,佛寺不断被修缮、新建和壁画被涂盖、铲掉重画是其常态,因此留存至今的古代壁画可为凤毛麟角。其三,比起汉传、藏传佛教壁画形式上规范化或程式化来,中国南传佛教壁画无定式、非专业,多为草根或业余画工绘制。
以上特点,并不影响中国南传佛教的艺术独特性和审美旨趣。笔者考察了中国南传佛教壁画具有代表性的百余座寺庙,其壁画的丰富性也常常让人仰止静观、欣喜激动。这些壁画尽管外受泰缅佛教艺术、内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但其面貌却迥异于泰缅佛教艺术,既也不同于汉、藏佛教艺术,而是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或本土特征。这里,我们以游历或巡礼方式,介绍几座富有代表性的佛寺及其壁画以飨大家,或许您也能从中感觉到不一样的艺术风貌。
据说是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修建的第一座佛寺,始建于公元583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但原先的佛寺在20世纪60年代被毁,现在的佛寺为20世纪70年代末修建。曼春满佛寺称得上是一个用全水装饰的寺庙,主殿、藏经房、鼓房、僧舍书房等建筑外墙壁、须弥座背面、经台、隔扇、照壁、门亭、回廊、天花板等界面上,都描绘有全水壁画。可以说,全水是曼春满佛寺的一绝。
“金水”傣语称为“滴夯”,是刻版漏印而成的一种装饰绘画。其制作方法是先将图案描在硬纸上,然后用刀把画面实的部分刻空,形成一个纸模本,并根据所需装饰部位的大小,先刷黑色底漆,干后再刷红漆,制成一种深沉的暗红底面,然后把依图案形式镂空的纸板复压上去,用板刷沾满略干的金漆,将图形和纹样层层拍印出来。或是将图案贴底面用刻板漏印的方法印上,然后在镂空部份贴上全泊或刷上全粉,晾干后揭去纸板即得图案。也可把全粉或银粉将图形刷到预先制好的不同色彩底子的墙壁上。这种方法类似民间蓝印花布的漏版印刷法,可以以几种模本为单元,使二方连续、四方连续重复地出现在壁面上。由于其模版是用刀在硬纸上刻制而成,因而产生了近似于现代版画艺术和剪纸的图底对比效果和刀触感,具有某种蜡染和木刻的艺术趣味。
曼春满佛寺的全水图案十分丰富,有幾何、植物花卉纹样;有佛像和舞蹈、礼佛的人像,有佛塔、幡幢;有象、狮以及有多种动物肢体构成的瑞兽。构图布局大多为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即运用一个或几个装饰元素组成单位纹样,再将此单位纹样按照一定的格式作有规律的反复排列,以形成向上、下、左、右多个方向的无限扩展、延续的面状图形。图案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百花女神”,表现了两个跳着优美舞姿的女神,簇拥在佛祖两旁,四周布满繁花似锦的植物纹样,给人以喜庆、热烈之感。另外一幅且别有趣味的图案,是由象鼻、象牙、羊角、狮身、马尾、牛蹄等组成的瑞兽,其造型奇特怪异,体现出傣族的艺术想象力。
曼春满佛寺在东南亚享有盛名,每年重大佛事活动期间,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西双版纳等地的僧侣和信教群众都要云集曼春满佛寺举行朝拜和诵经活动。因此,这里香火旺盛,诵经声不断,从而也使佛寺、佛塔的装饰能得到适时修缮。从满春满佛寺金水壁画考察中我们了解到,金水制作者大多数是业余的僧人画工和还俗艺术爱好者。另外,“金水”皆有固定的样式或模子,多年来不管建筑如何翻修,金水的样式却几乎没变。从中可以看到,比起像粉墙壁画、板底壁画中大多没有传统的粉本或传承的样式,或因佛寺的不断重建、新建致使早期的壁画被损毁而无法看到其遗存来,全水倒保留了不少早期的“样式”。让人们在清晰窥见到以往全水样态的同时,也感受到历史变迁和壁画信息不断消失后佛寺的兴与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