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
2018-01-29卞玉洁
卞玉洁
【摘 要】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高等教育也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新时期,在“立德树人”的新目标下,面对95后个性鲜明的大学生,高校教师应了解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关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踏实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本文重点阐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提出加强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方法,进一步优化学生管理工作,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个性教育;共性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2-0085-02
一、 前言
教育是国之根本,教育强则国强,教育弱则国弱。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为了实现大学生培养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科学、有计划、有组织的指挥、协调学校内外部的各种因素,并对其进行预测、计划、实施、反馈、监督等。因此,学生工作的管理水平是一所大学整体管理水平的试金石,不仅能影响高校学生的精神风貌、思想品质、学习状况,还能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学校的社会声誉。
在逐渐步入知识经济的新形势和创新创业的新背景下,作为奋战在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面对“95后”、甚至“00后”的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或定型,极易受到各种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容易动摇学生思想。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将学生的个性和共性教育结合起来、创新管理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促进辅导员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的开展,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合理规范。在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前提下,还能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 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关系
共性教育是整体划一的集体教育,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相同的教育内容、相似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严谨而规范。共性教育注重学生集体教育,能使学生尽快融入集体,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还能普遍提高教育质量;但缺少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忽视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引导,会造成学生缺乏主见,缺少独自思考的能力,缺乏创造性思维;个性教育是认同并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因材施教是其最常见的教学方式。个性教育注重学生的个体教育,旨在帮助学生释放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但会存在部分学生行为偏激、我行我素、思想偏执、个性太过张扬、不遵守校规校纪等弊端。
由此可见,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并非是二者取其一、不能共存的矛盾关系,而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关系。共性教育寓于个性教育之中,共性教育能促进个性教育更好的发展,并通过个性教育将其表现出来,充分体现学生的特色。无论是共性教育还是个性教育,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适时变化,紧跟社会需求,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两者间的关系,合二为一,更好的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此外,我们还应传承共性教育的传统优势,发挥个性教育长处,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最优化、成果最大化。
三、 高校学生管理中融入共性和个性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目标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知识经济和创新创业的双重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严格和挑剔。因此,高校学生管理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优质人才。高校学生管理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十分必要,缺一不可。共性教育一般以班级为单位,将每个班级培养成一个具有共同目标、共同价值的群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素质的综合发展;个性教育则帮助学生从个性差异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最终达到学生管理的目标要求。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实际需求
从传统意义上看,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对象是学生。随着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大势所趋,我们鼓励学生成为自己的管理者。通过培训、训练与引导,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接受管理的同时,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难处和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实现自我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相结合。这也是从学生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做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的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成长、成人与成才,实现高效学生管理工作良性发展。
(三)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求
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力军——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繁忙,还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学生管理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投入百分百的爱心、细心和耐心。面对每一位学生,要了解并知晓学生间的共性和个性所在;要观察并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如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考试前后、实习前后、就业前后等阶段;要关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是否遭遇突发变故等。这些工作都要求辅导员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如对班级整体提出面上的统一要求;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学生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目标,实现更好的发展;工作管理上有所侧重,对每一位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力求将学生管理工作越做越好、越做越实、越做越高效。
四、 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共性和个性教育的途径
(一)强化教育引导,结合情感心关怀
大部分学生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各種思想的影响,在大学这个关键时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业观;告诉学生要具有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给予学生自主创造和发展的空间。采用循序渐进式引导,有计划性的分阶段教导学生,避免因教育方式不当、急于求成,造成拔苗助长的悲剧。endprint
在强化教育引导的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互动,用真诚和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做学生思想上的领路人,更要做学生生活中的知心朋友,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以生为本,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拥有积极、健康、正能量的心态,同时也向身边人传递正能量,做一个乐观开朗、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当代大学生。
(二)更新管理理念,借助网络新媒体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可谓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网络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思想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网络覆盖面极大、涉及面很广,各种信息、知识等应有尽有。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大量知识,就能网罗天下、广交天下之友;同时也有可能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甚至封闭自己、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之中。
因此,我们必须要更新管理观念,除了传统的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我们还应借助QQ、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通过学生更新的QQ签名、发表的空间动态、朋友圈、微博动态等关注学生的实时动向,采用润物细无声的处理方式,及时帮助有困惑的学生解决问题;对于共性问题,可以使用QQ群统一提醒、班会总结等形式解决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个性问题,私下解决,点对点快速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心理动态,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将很多可能会发生的突发事件处理于无形之中。
(三)根据学生需求,采用多样化管理
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自身经历、生理心理等方面各不相同,这就使得学生的个性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个性和需求进行大致分类,采用多样化管理的方式。如团体辅导与个别谈心谈话相结合,有共同特性或者相同需求的人进行团体辅导;一些常规通知、安全教育、校纪校规教育、活动比赛等可以通过开班会等形式统一传达;对于不同学生的实际困难,采用一对一的谈心谈话方式,可以在办公室、学生宿舍,也可以利用网络等进行交流,目的在于高效的解决问题。
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也要采用多样化管理。如心理问题、经济困难、情感困难、学习困难、身体残疾等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建立预警——管理——追踪机制;平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和自信、自强教育;建立贫困生档案以及绿色通道;帮助学生及时疏导心中疑惑,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准确把握学生需求,用爱带领学生走出困境,用耐心帮助学生重拾信心、拥抱明天。
五、 结语
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高校学生同样面临很多未知的问题,对于高校管理者,压力自然更大,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紧跟时代潮流,更新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敢于突破,将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尽可能的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服务于学生,切实有效地做好学生工作,使学生管理工作平稳、高效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姜越,王春玺.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的主 要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2]毛媛媛.大学生人文关怀共性教育及个性教育的思 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4,(16).
[3]时名早.论高校学生工作人性化管理[J].理论观察, 2012,(6).
[4]朱林莉.浅谈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幾点思考 [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0).
[5]张继平.以生为本的高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探析[J]. 学术论坛,2013,(9).
[责任编辑:秦 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