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诗歌的两个极端

2018-01-29波佩

红岩 2018年1期
关键词:特伍德女权主义白石

波佩

单从某个巧合的角度,比如以来料加工的方式,将阿特伍德和白石嘉寿子这两位女诗人的作品放在一块儿编辑,在阅读之初勾画出编辑思路,编辑中途击节叹赏,随后于比对和欣赏的角度确立编辑方向,抱定于这两位拥有截然不同诗的形式感的作者之间,必定会经由时过境迁当下语境的过滤,和各个时代泥沙俱下阅读洪流的冲刷跟洗涤,激浊扬清,洗净铅华,而碰撞和映照出世界女性诗歌之火花与异彩……尤其是临到编读的尾声,这样的方式竟然是十分有效的。此种情况若比“复杂的”阿特伍德,经由年轻时与女权主义的邂逅或巧遇,置身于文学创作的极端,以女性视觉中的加拿大世象作为入口,随后触及和进入到更为广博的人类世界、文学视野和思想领域,而达成晚近之“厚重”;或如“单纯的”白石嘉寿子,早年立足于对日本传统文化语境的反叛,立足于女性视角中的“性爱主题”,立足于当时代日本文学之极端,并将其作为终生的创作源泉,中途历经了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艳遇”,比如与阿波利奈尔和金斯堡的相遇(金斯堡甚至亲自动手将其诗歌译介到西方文坛),于文学视野的拓展中,一以贯之地保持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单纯,使得其作品变得尤为热烈、自然和更加纯粹。自此,于世界文坛,二位诗人也收获了与她们的建树相匹配的声誉。

在一个人的写作之初,尤其是当一个女性以写作者身份真正地进入到写作生活,而不仅仅是置身于写作冲动或尝试,多数时候,性别意识会自觉地成为她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是方向。通常,此种写作处境的构成,一方面来源于男权社会有形和无形的压力,另一方面即为女性意识的自我觉醒。但是,在一些关键时刻,比如在她们的创作出现升华或转机的时刻,这些方面和方向则会呈现出另一种极端——以极端的样式直指人的处境,所有人的处境,而不仅仅再是女性的处境。因此,阿特伍德曾在其作品《可以吃的女人》自序中说,“与其說它是女权主义,还不如说它是原女权主义的作品。女权主义的目标并没有实现,那些宣称后女权主义时代已经到来的人不是犯了一个可悲的错误,就是厌倦了对这一问题做全面的思考”。当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于去年在美国被搬上银屏,则诱发了一场美国女性大游行,游行中她们打出了“让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重放光芒”的标语,反映了很多人的一种感觉,即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就是某种针对女性的反乌托邦。关于“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受访中的阿特伍德做了进一步描述:“里面的女人都是人——性格各异、举止不同——并且也很有趣,重要的是,发生在她们身上的事对于整本书的主题、结构和情节都很重要,那么是的,在这种意义上,许多书都是‘女性主义的。”这些文学意识,也反映在她的诗集《苏珊娜?穆迪日记》《强权政治》和《你是快乐的》等等之中,尤其是她于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诗集《真实的故事》,和2007年的诗集《门》,以女性视觉与身份,涉猎和洞悉政治、宗教、文化,和社会各阶级各层面各领域,将其女性意识上升到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度和巅峰。同样,于白石嘉寿子的文学道路中也有这样一个历程,只不过,诗人从青年时代大胆泼辣的性爱诗,而在后期转向于注重对人性和自然的关注,且赋予了其作品以浓厚的现代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色彩,区别于同时代另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大众化大诗人谷川俊太郎,而成就了自身作为小众性大诗人之美誉的白石嘉寿子。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Margaret Atwood, 1939-) 加拿大著名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生于渥太华,早年在多伦多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毕业后当过市场调查员、出纳员,后来在一些大学任教。1956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出版了数十部诗歌、小说、儿童文学、文学评论等作品。曾于1981-1982年担任加拿大作家协会主席,获得多项国际文学奖,还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主要作品:

诗集

《双重的珀耳塞福涅》(1961)

《圆圈游戏》(1964)

《远征》(1965)

《给弗兰肯斯坦博士的演讲》(1966)

《那个国度的动物》(1968)

《苏珊娜?穆迪的日记》(1970)

《地铁行程表》(1970)

《强权政治》(1971)

《你是快乐的》(1974)

《两头的诗》(1978)

《真实的故事》(1981)

《终结者的情歌》(1983)

《蛇的诗》(1983)

《无月期》(1984)

《诗选》(1986)

《焚毁的房子中的早晨》(1995)

《门》(2007)

长篇小说

《可以吃的女人》(1969)

《浮现》(1972)

《神谕女士》(1976)

《人类以前的生活》(1979)

《肉体伤害》(1981)

《侍女的故事》(1985)

《猫眼》(1988)

《强盗新娘》(1994)

《别名格雷斯》(1996)

《盲刺客》(2000)

《帕涅罗珀记》(2005)

《文人的月亮》(2014)

《心最后离去》(2015)

《女巫的子孙》(2016)

短篇小说集

《跳舞女郎》(1977)

《黑暗中的谋杀》(1983)

《蓝胡子的蛋》(1983)

《荒野指南》(1991)

《好骨头》(1992)

《好骨头和简单的谋杀》(1994)

《拉布拉多惨败》(1996)

《帐篷》(2006)

《道德困境》(2006)

《石床垫》(2014)

曾获奖项:

“总督奖”(1966、1985)

“《洛杉矶时报》小说奖”(1986)

“星云奖”(1987)

“三瓣花图书奖”(1991、1993、1995)

“布克奖”(2000)

“《肯雍评论》文学成就奖”(2007)

“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2008)

“奈莉·萨克斯奖”(2010)

“丹·大卫奖”(2010)

“卡夫卡奖”(2017)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伍德女权主义白石
低调的爱意更浓
低调的爱意更浓
株洲市白石港河道治理探析
阿特伍德:文字令我自由
白石塔
红砖白石五店市
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身体批判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可敬的夫人》的后现代女权主义角度解读
浅析女权主义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