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抓手
2018-01-29
把农业农村发展摆上优先位置
记者: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如何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韩长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总动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有鲜明的目标导向,又有现实的问题导向。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必须解决好。虽然我国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变小,农民在减少,村庄也在减少,但现实的国情是,农村还有约6亿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农民是最值得关怀的最大群体的现实没有变、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没有变。如果说在决胜全面小康阶段,我们要消除绝对贫困;那么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阶段,就要缩小城乡差别。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很多: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不平衡,农业的质量发展不充分;农业生产的规模与效益不平衡,农业的效益实现不充分;农业的生产与生态功能不平衡,农业的生态功能发挥不充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不平衡,农业国际市场和资源作用发挥不充分;各类经营主体发展不平衡,小农户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不充分。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乡村振兴就不能顺利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会议在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鲜明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重大原则,也是重大方针,是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保障。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真正向“三农”倾斜。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
记者:中央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20字的总体要求。与以往相比有何不同?其重点又在哪里?
韩长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描绘了光明前景、指明了努力方向。
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经济振兴,还要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全面振兴。这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相较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更加注重促进乡村整体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宏观版,内涵更丰富了,部署更明确了,要求也更高了,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回应了群众的期待。
产业兴,百业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推进乡村振兴,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紧紧围绕产业兴旺下功夫,做大做强高效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乡土特色产业、乡村信息产业,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要从农业内外、城乡两头共同发力,探索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的有效政策措施,进一步调动城乡两个积极性,大力培育乡村生产经营管理人才,激发农村创业创新活力,增强农民就业增收能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为实现乡村繁荣、农民富裕提供物质条件,并在产业发展进程中促进其他方面发展。
记者:今后各级农业部门应如何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韩长赋: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条件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应该说,“三农”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多方面,包括产品质量高、产业素质高,经营效益高、农民收入好,发展方式优、生态环境美。人民群众对农业发展有了新要求,我们不仅要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还要提供清新美丽的田园风光、洁净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种转变是大势所趋,也倒逼必须加快转型升级。
适应新形势,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線,以优化农业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改革创新、科技创新、工作创新,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大力发展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大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落实这一总体思路,关键是实现工作导向的重大转变和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政策措施、资源配置等都要随之进行调整,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主旋律,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具体举措包括:坚持质量第一,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坚持效益优先,促进农业竞争力提升和农民收入增长;坚持绿色导向,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坚持市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改革和创新是两大动力
记者: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来自哪里?下一步如何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创新?
韩长赋: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依靠改革和创新两大动力。一方面,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五年来,党中央对农村改革作出了长远性战略性制度安排,下一步关键是抓落实,尽快释放改革红利;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围绕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构建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要抓好农村改革各项任务落实。当前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和农垦改革三项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点是抓紧研究制定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继续扩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多途径发展集体经济;深化农垦改革,坚持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方向,抓好农场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和农垦土地确权。
要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关键是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措施,送给新型经营主体一个“大礼包”。要紧盯政策落实,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支持他们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模经营,发挥引领作用。
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农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调整科技创新方向与重点,重点优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结构与布局。必须改革科技体制机制,激发农业科研和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为抓手开展联合攻关,推进科技人员分类评价和科技成果权益改革,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此外,要创新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重点在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经营风险分担、金融支农、农民培训等方面求突破。推动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支持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健全完善农民风险分担机制,实施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创新金融支农政策,健全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激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来源:经济日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