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遗世而独立
2018-01-29扇贝
扇贝
要谈文人,明末的张岱可以说是个全才,不仅散文功底深厚,在园林布局、茶艺、音律甚至古玩和戏曲等方面也都有不小的造诣,李长祥就认为“当今史学,无逾陶庵”。
不过说到底,张岱是个孤独者,一个孤独的天才,无关寂寞,只是孤独。有人曾指明这两者完全是两回事,有时候孤独是带着内心的骄傲和喜悦的。是的,张岱是孤独的,这种孤独带着傲气,愈发让他显得遗世而独立,颇有些庸人勿扰的意味。
张岱自己在文章里这样说:“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这一堆的喜好显得放纵不羁,穷奢极欲,他也不藏着掖着,开口便一一道来。
当然也是生在富贵人家的缘故,能够享受得到命运的优待。不过玩乐归玩乐,在享受的同时张岱笔耕不辍,将世间万物都捉于笔下,尽情挥洒自己的才情,别的文人看不上的民俗风情也都见于他的记录,著作丰厚,涉猎之广,不是普通仕宦子弟所能达到的境界。
张岱出身仕宦家庭,他那个时代算是乱世,思想界掀起反理学的风潮,文人们追求个性解放,同时纵情声色,怎么舒服怎么来。张岱虽然算是文人中的翘楚,却也不免染上些纨绔习气。可在那么多的文人墨客和富家子弟中,张岱仍然是孤傲的,亦是孤独的。对于交友,张岱有自己的理论:“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没有癖好和棱角的人,张岱不屑与之为伍,连真性情都没有的都是些庸人,而这恰恰注定了张岱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挚友。
张岱的前半生还是过得很滋润,到底是富家子弟,吃喝玩乐的事儿少不了。而不幸的是,张岱生在一个悲哀的时代,他所喜欢的繁华世界没能一直繁华下去。张岱五十岁时,明朝灭亡,一时间天翻地覆,所有熟悉的人事都换了光景。亡国的痛楚,李煜等人已经在宗卷里书写下无数的泣血之作,而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那样的悲痛和耻辱,遗憾的是,张岱实实在在地成了历史过渡期中的一人。
作为文人,张岱也和太史公一样有着著书的执念。那时他的《石匮书》还没有完成便经历国破之痛,心里彷徨悲愤,却舍不下未竞之作,也舍不下人世。张岱坦言自己贪生怕死,无法同别人一股刚烈殉国,反清运动失败后,张岱终于认命。
顺洽三年(公元1646年),张岱躲入山中,除了他自己,也就带了几筐家中世代藏书,奈何被清军占去,“日裂以炊烟,以当箭弹,四十年所积,荡然无存”。一个嗜书如命的文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藏书被一册册消耗殆尽,那种痛楚深入他的骨髓,亦坚定了张岱的孤世之心。参加抗清运动未果后,他选择隐蔽在深山中著书而终。那日披发踏上不归之路,终不再被世俗拘束。
隐居的生活和之前的享乐日子完全不同,以往的华服不在,终日只得身着褴褛布衣,衣服上也不再佩戴有珍贵的饰物,只有不时蹭上的灰烬和污渍。他所喜欢的那些高雅玩意儿也再无法负担得起,琴音不再,戏曲难求。然而张岱却并无意归顺清朝,他爱繁华,但他爱的是明朝的繁华,别的他看不上眼。
早年他是鲜衣怒马的官家公子,丰衣足食,剩下的便是玩乐和享受,那是他无法忘却的过往。然而一朝时迁,只能自给自足,过着清贫艰苦的生活。可是即便如此,他依然选择留在山水间度过余生。他是明人,这是张岱坚持的信仰。如此孤独,却也如此倔强。
虽是没了身份地位,没了以往的富足生活,这乐趣和情趣依旧没有在张岱的生活中消失。晚年张岱仍然喜欢游山玩水,且兴致不减当年。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的时候,张岱住在西湖边上。这西湖即使在乱世依然魅力不减,名人志士都爱往那儿跑。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三日,张岱却没落着闲,乘着一艘小舟便前往湖心亭看雪,“拥毳衣炉火”,该带的装备都全了。还别说,湖中人鸟声俱绝,偏偏在湖心亭上遇到两个金陵人喝酒喝得正畅快。知己难遇,张岱上去便喝了三大杯酒,一番闲聊后方才告别。下船时为他撑船的那个人自个儿嘟囔道:“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可巧,这话让张岱听见了,他想想觉得有点意思,动笔记录这次游湖看雪的经历时还不忘在文末加上了这一句话。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张岱是得意的,他也多次在文中提及“痴”字,以此为傲。他不屑别人怎么看他,他随性自在,活得快活,何必在意别人的眼光。要说这“痴”字还真适合他,爱繁华却隐居于世,立在清朝的江山上写文章还要抓着明朝的年号不放,冰冻三尺的天儿跑去西湖上看雪,真乃痴子,也就是这种孤独的、不忘初心的痴成就了独一无二的张岱。
他晚年在山水间寻乐,尤其愛西湖,直言西湖无日不入梦。他的笔下尽情地描绘了西湖的热闹,西湖的幽静,那是属于西湖的赞歌。他如情人般地眷念和沉醉在字里行间萦萦环绕,时光变迁,那里是他最珍视的净土。
他固执地在重岩叠嶂中寻找着他所失去的,不只是他的国,还有他的梦。然而他乡有山,水绕他山,他山他水依然如故,而故国却只可留在心里了。张岱选择一个人留在他的故国里,独自立在亘古不变的山河之上,一笔一画抒写着远去的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