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触媒视角下东昌古城滨湖空间文化复兴的策略探讨

2018-01-29黄俊达蒋雨婷

风景园林 2017年12期
关键词:滨湖触媒古城

黄俊达 蒋雨婷

1989年,美国建筑师韦恩·奥图(Wayne Atton)和唐·洛干(Donn Logan)首次提出“城市触媒”的设计概念,即策略性地引进新元素,其载体可以是物质实体,如广场、建筑等,也可以是文化、政策等非物质形态,在复苏现有元素的同时不进行彻底的革新,两者相互融合、演进,逐渐形成更大规模的触媒,影响到更广泛的区域,最终构建持续与渐进的城市发展[1]。与之关联的城市改造不仅需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还需平衡“美学、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然而目前国内对城市触媒理论仍然有“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倾向:一方面认为物质环境改造与空间提升必然促进社会改良和经济增长,忽略物质环境作为文化载体的本质;另一方面追求“大”的倾向,关注重大节点事件的触媒效应,忽略小型、生活化活动的触媒潜力[2]。而这类非物质形态在城市改造之前便发挥着作用,一旦有意识地引导便能形成具有极强导向性的集合“媒介”。因此,这类“媒介”在空间功能、形态改造中的物化植入,能鼓舞其他开发、改善后继变化的个性与特质、连接新旧空间,形成持续的“洼地效应”,最终达到目标场地价值与精神的再生。

由此强调非物质性形态在城市改造中的重要性,通过剖析场地的物质与非物质资源,提炼、筛选有价值的文化要素,以触媒的形式逐步渗透到植入主体中,实现植入客体—历史文化与植入主体—滨湖空间的多元结合,形成城市发展下的文化着床。东昌古城滨湖空间改造策略的探讨正是在上述背景下进行的以复兴历史文化、刺激古城发展为目的的生动实践。

1 文化复兴案例导引

鉴于目前国内 “物质空间决定论”“求大”的倾向,笔者更倾向于关注与日常生活、历史文化相连接的小活动、事件等非物质性触媒,将其植入景观空间,通过各类载体引发一系列触媒效应。

1.1 上海田子坊的改造与发展

1997年,上海城南为建设中心商业区,开始转迁污染严重、场地狭小的工厂,导致位于泰康路弄的工业厂房逐渐废弃。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废弃地[3],此处工厂用地与里弄住宅并存,留存多个时期、多种风格交织的建筑群体。

因此,政府基于历史建筑自身作为物质载体体现出的文化价值,将泰康路改造目标定位为创意文化产业的集聚区。而以里弄空间的功能置换主导了植入触媒元素的定位,如将老上海情调的小型餐饮店植入狭长的里弄空间,将大众的艺术展览、尔冬强工作室等植入旧厂房,在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附加独特的空间消费。这些打破传统改造物质空间的思维,与政府引导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艺术家对低租金、开敞空间的要求相契合,周边居民因其对环境的改善而抱支持态度,不仅使历史建筑受到保护,而且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三方共赢,最终形成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混合商住区(表1)。

狭窄冗长的小型空间更贴近上海市民的真实生活,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又进一步促发附近居民对老旧空间的自发性改造,继而影响了石库门等弄堂街坊,而几条弄堂又形成新的触媒,激发整条泰康路乃至片区的全面复兴。目前园区入驻的商铺有162家,各类艺术从业人员780余人,被誉为视觉产业的“硅谷”,一个历史和现代、多元文化共处的国际化社区[4](图1)。

表1 田子坊文化复兴的演变Tab.1 Inside Tianzifang Culture Evolution

1 田子坊商业景象The commercial scene of Tianzifang

1.2 纽约苏荷的复兴

苏荷(SoHo)即休斯敦街以南(South of Houston Street)。在19世纪后期由住宅改建为工厂,集中了独具风格的“铸铁式建筑”,但伴随工业的衰败,经济中心逐渐向上城区迁移,导致大量“铸铁式建筑”空置。而其独特的大空间及低廉的房租,吸引了大批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进驻。该区域的空间也随之逐渐自发地进行了功能重组,之前无用的空间被植入各类文化产业,如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艺术工厂。此后由政府主导苏荷进行非工业化转型,吸引开发商投资,确立以艺术类经营为主体,附加餐饮、旅游、时装的时尚化历史景区结合的发展模式(表2)。目前苏荷地区拥有约250家艺术画廊、4家博物馆、近300家餐馆和商店,每平方米租金由2.28美金涨至7.68美金,同时“铸铁式建筑”也在改造中得以良好保护。

1.3 小结

对比田子坊和苏荷,虽复兴原因和触媒元素较为相似,但发展过程有极大不同。前者始于政府引导,以创意产业集聚区定位为基础,用小众的本土情怀和大众的艺术产业等触媒元素进行置换、植入;后者则以市场为先导,自发形成经济利益后,介入政府和开发商引导重构。两者对于城市触媒的应用在于:1)以建筑、公共空间等作为原始触媒点,充分利用自身拥有文化价值的物质载体作为触媒元素;2)保持原有空间肌理,植入本地区的特色文化,以及对空间进行商业、时尚等新功能的置换;3)延续历史空间和肌理的完整性,建立多元化经济基础的潜能。

2 东昌古城滨湖空间的文化复兴策略

古城始建于宋熙宁三年(1070年)[5]。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经聊城的会通河被开凿为京杭运河一段,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被誉为“潜挽之咽喉,天府之肘腋”[6]。但自1855年至今,大运河干涸,经济中心迁移,古城逐渐衰落。而在《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中,首次将古城纳入城市规划区。因此,就西区滨湖空间的改造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整体规划提供先行实践基础[7]。

2.1 现状分析

2.1.1 区位概况

基地位于聊城市东昌古城西侧,呈“U”字型与东昌湖相接,基地总面积约为48 000m2。北部向东延伸至楼北大街,南部向东延伸至楼南大街,西临东昌湖,东靠西城墙路和南、北城墙路(图2)。

2.1.2 基地遗址状况

1)古城格局相对完整。

据《东昌府志》可知,古城的“坊”制格局延续至今。十字型构架的交通体系串联街巷,居民体系层次分明。西城滨湖地区以城墙路为骨架,向西延展为滨湖空间、向东延伸为网状布局[8]。

2)历史资源较为丰富。

东昌古城目前保存着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多处角楼、连接东西轴线的清远城门遗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图3),以及独特的空间形态、城市格局、环境风貌、人文习俗等。

表2 苏荷文化复兴的演变Tab.2 Implanted Inside SoHo Culture Evolution

2 古城滨湖区域红线图The lakeside area of ancient city

3 古城墙现状图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ncient wall

2.1.3 公共空间状况

1)建筑形态混杂。

周边建筑多建于20世纪50—80年代,建筑质量参差不齐,且街道狭窄、功能和住户属性杂乱无章、卫生条件差,部分平房有严重的安全隐患。无营业执照的小卖部、理发店夹杂其中。

2)公共设施欠缺。

公共服务设施基本满足居民需求,但相对分散且条件一般,部分场地被违规侵占。其中分布百余株古树,但未形成多样的公共空间,无法开展有活力的社区行为(图4)。

4 公共设施Public facilities

5 东昌古城西区现存触媒分布图The distribution of existing catalysts

3)场所精神缺失。

随着古城墙的拆除,依托城墙而生的商铺、戏曲楼台、民俗手艺等传统逐渐淡化,而由城墙改建的城市道路,在居民与滨湖空间之间形成无形的阻隔。

2.2 文化复兴策略探析

聊城市政府对于西侧滨湖空间的改造目标是:保持古朴历史风貌与不断更新的城市发展相契合。

结合案例研究,将改造策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探寻触媒元素,对片区内的各类触媒元素进行统计梳理,依据其属性进行划分;第二阶段植入触媒元素,利用片区内景观资源的分布,寻找触媒元素的空间载体,营造相应文化内涵的空间环境;第三阶段引导触媒元素,使滨湖空间产生触媒效应后,对其进行后续的策略引导。

2.2.1 探寻触媒元素

为确保后续植入的“原真性”[9]和“连续性”,对刺激区域复兴的触媒元素选择应从本土文化和自身具有文化价值的物质载体中提炼。其中具有文化价值的物质载体在古城中主要体现为历史建筑、文化遗址等触媒元素(图5)。同时,历史区域的价值绝不局限于物质形态本身,更要体现场所精神、民俗风情、历史人文等非物质性元素(表3)。

2.2.2 植入触媒元素

基于相关文化价值的触媒元素提取,在保持原有街区主要结构的前提下,置换或植入物质、非物质性载体,而每个载体都独具特色,其植入、置换存在不均等性。因此,需要实现多重功能混合,促进区域价值的多元化和大众体验的多样性。

1)现存文化的植入。

首先,历史建筑及其附属空间作为文化在物质形态下的主要载体,文化元素植入应形成与各类空间一对一的关系。依据区域内历史建筑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估,对没有历史价值及损坏严重的私建住宅、圈地围墙等,进行整改拆除。预留下的空间则置入承载古城文化的硬质景观,如亲水亭廊、古集市、纪念雕塑等,与原始基底进行肌理重构,再现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共同孕育的东昌特色文化。剩余部分私人所有产权的古建民居,则采用主体保持不变,政府发放补助津贴扶植院落、家坊小单元的产业链,避免产权变更中产生的高额购置成本。

其次,单一空间向多元空间转变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将公共空间依据分布模式分为入口集中引导型、亲水核心型和多点分散型3种(表4)。多点分散型中的小型空间作为私人与公共空间的交集,依据其位置分为:沿街古树下的空间和湖滨古树下的空间。沿街古树采用建档挂牌,设立围栏防护并开展保护宣传,树下空间则为居民提供活动场地;滨湖古树下的空间以丰富原生活动场地、开放空间为主,增设报亭、小剧场、公共厕所等附属设施,通过不同尺度的公共空间覆盖,满足未来对公共配套设施的长远需求(图6)。两者之间搭建居住区直达湖滨的高架走廊,形成院落私人空间向滨湖公共空间的拓展。

不同于“博物馆式”的静态陈列方式,传统人文、场地精神作为非物质性元素的核心,与社会发展同步演进。因而以古城、东昌湖和运河的历史沿革、重要历史事件、相关人物背景等为切入点,围绕古城开展传统活动;依托建筑—高架廊道—公共空间展开,举办文化节和社区市集,将非物质性元素投射到居民参与的载体上,形成自下而上的推力,促进传统场地精神复苏,形成新的触媒激发点。

2)外来文化的植入。

历史区域的改造存在二元性:历史空间格局与城市发展共存,因而产生历史保护与现代发展的冲突。历史保护地往往倾向较传统的生活模式,但生活模式已发生变化,承载着原有生活模式的物质载体及其功能只有经过转变才能适应新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引入新兴的外来文化、产业。

新型产业作为文化载体植入大部分被保留的建筑。相比重建、增建的开发模式,自身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能有效节省经济成本,通过植入高灵活性、高附加值、零污染的创意文化、服务性产业等,优化整体结构。重获“新生”的建筑与街区内部空间相契合,将餐饮、旅游、时尚商业作为缝补工具整合破碎的内部空间(图7)。

表3 现存触媒元素的分析Tab.3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Catalytic Elements

表4 公共空间营建模式表Tab.4 The construction modes of the public space

2.2.3 引导触媒元素

在触媒的链式反应构建中,需依托实时反馈逐渐引导触媒元素的深层次效应。伴随经济变化、区域变迁、政策变更等因素,既定的触媒存在不可预见性,因而需对其进行进一步引导。

1)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引导。

古城滨湖空间的保护与改造需通过规范、管理进行后续引导,推进“链式反应”。针对古城保护及管理条例空白的现状,应完善具体的古城保护管理条例,明确各职权部门的职责分工,及时进行功能完善、业态调整与秩序管理等,保证相关政策、改造措施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2)“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综合化引导。

以政府政策为导向,“自上而下”地在东昌古城内承办活动,如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运河文化节、建设古城墙档案馆等,利用名人效应增强活动号召力,吸引人才汇集和民间资金注入,形成依附于古建民居的文化产业聚集区。同时以媒体宣传形成“自下而上”的推动力,通过传统媒体和互联网迅速提升滨湖空间的知名度,增加旅游业、服务业比重。

6 植入触媒示意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catalyst implantation

7 触媒效应示意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catalyst effect

3)社区居民的自发性引导。

在实现多方共赢的模式中,社区居民不该是被动受益者,应成为主动的管理者和维护者。居民自发性能避免在政府阶段性经济不足的情况下,控制绅士化现象的蔓延,维护原有的街区功能结构。

3 结语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写到:“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然而,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10]”这些承载的历史经由物质、非物质载体的植入,以及新功能的置换,形成多元化的业态调整、经济发展策略,而这类文化产业链又在最小的景观干预的前提下,给具有相近触媒元素的历史建筑或空间以带动作用,进而产生新的触媒点,实现所在区域的复兴。

注释:

文中图片、表格均为作者拍摄或绘制。

[1]韦恩·奥图,唐·洛干.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M].王劭方,译.台湾台北:创兴出版社,1994.

Atton W, Logan D.American Urban Architectur Catalystin the Design of Cities[M].Wang Xunfang, Translation.Taiwan Taibei: Chuangxing Press, 1994.

[2]金广君,陈旸.论“触媒效应”下城市设计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J].规划师,2006(11):8-12.

Jing Guangjun, Cheng Yang.Theory of “catalytic effect”of Urban Design Projects the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J].Planners, 2006(11): 8-12.

[3]杨黎潇,邓舸.记忆长廊 嘉陵江边城市工业废弃地的重生[J].风景园林,2016(12):19-21.

Yang Lixiao, Dengke.Gallery of Memories Rebirth of Urban Industrial Wasteland in Chongqing[J].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6(12): 19-21.

[4]孙乐.历史街区复兴中的城市触媒策略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Sun Le.A Story on the Strategy of Urban Catalysts in Revitalizing Historic Urban Quarters[D].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2008.

[5]嘉庆东昌府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本,上海:上海书店,1996.

Jiaqing Dongchang Fu Zhi[M].The Chinese Local Chronicles set costs, Shanghai: Shanghai Bookstorem,1996.

[6]龙清杰.沧桑历史 江北水城—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的发展轨迹[J].城建档案,2006(5):20-24.

Long Qingjie.The History of the Trajectory of Jiangbei Shuicheng—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Liaocheng[J].The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Magazine, 2006(5): 20-24.

[7]刘雪菲.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探析[D].山东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1.

Liu Xuefei.Analysis on the Pattern of the Historic Districts Protection and Renewal Model Based on the Urban Catalystic Theory[D].Shandong Jinan: Shandong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2011.

[8]龙清杰,郭守印.聊城古城规划整治的开发利用[J].城建档案,2009(5):28-33.

Long Qingjie, Guo Shouying.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iaocheng Planning Management[J].The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Magazine, 2006(5): 20-24.

[9]殷帆,刘鲁,汪芳.历史地段保护和更新的原真性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0(3):76-80.

Ying Fan, Liu Lu, Wang Fang.The Research of Historical Area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the Original Truth[J].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2010(3): 76-80.

[10]卡尔维诺.卡尔维诺文集:看不见的城市[M].江苏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Calvino.Italo Calvino Corpus: Invisible Cities[M].Jiangsu Nanjing: Yilin Press, 2006.

猜你喜欢

滨湖触媒古城
滨湖选煤厂煤泥分选与回收系统技术研究
基于人体五感对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的应用研究——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为例
良渚古城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小小书法家
低汞触媒在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中的应用
电石法聚氯乙烯氯化汞触媒消耗评估方法
电石法聚氯乙烯中低汞触媒的应用
安居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