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支农资金使用方式

2018-01-29

农家书屋 2018年6期
关键词:支农县政府县委

秦 斯

最近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一个贫困县就乡村振兴问题调研,发现了改革支农资金使用方式的经验。这个县从2016年开始,在“政府主导、财政牵头、部门配合、注重实效”的原则指导下,统筹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集中财力扶持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6年以来,这个县开始探索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集中用于精准扶贫。效果最明显的2017年,共整合财政专项支农资金1.38亿元,撬动了8亿多元的社会资金,集中投入到50个农旅融合等示范项目。在走访乡村时我们看到,50个重点支持的项目,有的农旅融合项目已经成型,开始少量接待游客;有的园区特色产业项目已经完成了“三通一平”,正在进行地面构筑物建设;用于深山区、石漠区特困户扶贫搬迁的20栋安居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地下管网连接、小区道路硬化、园区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预计本年6月末可以入住;一所为移民搬迁农户配套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日制教育学校,完成了主体工程,今秋开学季可以招生。这些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着实改变了这个县的产业结构,大大改善了贫困县群众的生活设施,增强了县乡两级的公益服务功能,加快了全县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调研组看到的和通过案头算账得出结论,这个县能够在2019年彻底摆脱贫困,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现实“梦”。

这个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的改革实践,不但解决了财政资金分散、多头管理、重复建设、效益低的问题,而且还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更好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大有帮助。通过整合筹集的支农项目资金,主要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领和融聚作用,指定用于精准扶贫、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了破解“空壳村”,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这个县将统筹的支农项目资金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股金投入项目建设,建成后,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按项目收益的5%分成,村集体经济组织再通过产业协会投资经营,其收益用于村里的公益性开支,少量的用于提高村干部的报酬。过去,在这样的贫困村,因为报酬低,工作难开展,有能力的人不愿当干部,集体经济组织是个空壳,说话没人听,没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现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大致都有4万多元的收入,能够解决日常工作经费,村干部的腰杆也硬起来了,开展一些组织、协调、动员、服务工作顺畅了。村党支部和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委会有了经济基础,有效地破解了村里过去那种没人管事,没钱办事,没章理事的难题,从而开辟了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这个县支农资金使用方式的改革,是一个从客观实际出发,大胆改革的样本。这样的改革,说明这个县委县政府是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作为的县委县政府,说明这里的人民群众摊上了一个真正心系群众的县委县政府。深入研究这样的改革,会看到改革者要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一是要化解各职能部门的权力纷争。县里不同的科局,都或多或少地掌握着上面条条分下来的专项支农资金,分资金、安排项目,是科局领导开展工作的一个手段。这样一改,专项资金由县委县政府统筹打捆使用,集中财力办大事,无形中削弱了科局分资金,安排项目的权力,堵住了过去的批条子、暗箱操作的财路,科局是不情愿的。把如此众多部门的干部思想说通了,谈何容易。二是要彻底改变多年形成的工作方式方法。过去多年形成的部门分资金、批项目的工作方式,有一套相对固定的工作程序,领导干部乐在其中,工作人员轻车熟路,工作量小、要求标准低,很容易开展。这样的一改,项目的申请、审批、下达、实施和管理,全变了。从领导到一般工作人员都要自觉调整思想,重新熟悉要求,彻底转变工作方式方法。马克思主义有一条原理,打破一个旧世界难,建立一个新世界更难。领导干部知难而上,解好这个难题,是自我加码的举动。三是领导干部要承担政治风险。凡是改革,都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开辟新的道路,需要有披荆斩棘的精神,摸着石头过河,可能遇到暗流险滩。如果改革成功了,皆大欢喜;如果出现问题了,领导要承担失误的责任。好在这个县的改革由于周密部署,稳步推进,目前进展顺利,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初步显现,给大面积推开支农资金整合使用,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猜你喜欢

支农县政府县委
红色记忆:国家博物馆藏“衡水县政府印”
“不务正业”的县委副书记
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简析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乡村振兴亟待支农精神的回归——当代农村籍大学生的“自我救赎”
金融支农创新十大模式
一律作废
台江县委离退局传达学习十二届县委常委会第17次(扩大)会议精神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财政支农资金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