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塔县敖包山西一带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8-01-29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20)
1 区域地质背景
金塔县敖包山西一带铅锌多金属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塔里木地块东北缘的红柳园裂谷带,北山复杂褶皱带中带,成矿单元属东天山~北山成矿带东段。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蓟县系平头山群绢云石英片岩、千枚岩、大理岩、石英岩及板岩等,石炭系沉积岩夹火山岩,侏罗系沉积岩及第四系。区内褶皱发育,褶皱形态复杂多样。
控矿构造为近东西向压性断层。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侵入时代主要为加里东期及海西中期,加里东期侵入岩为石英闪长岩,海西中期侵入岩主要有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辉长岩。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蓟县系平头山群和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冲洪积层。测区外围西南部出露下石炭统红柳园组,北部、东部、南部均为第三系上新统疏勒河组及第四系上中更新统地层出露。
蓟县系平头山群(Jxp):第一岩性段为粉砂质板岩、大理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等,第二岩性段为大理岩、硅质岩、玄武岩及少量堇青石二云母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等。第四系为坡残积、冲洪积层。
2.2 构造
工作区位于天山褶皱带之柳园~天仓褶皱带东段,石板泉北背斜东延部分之北翼。区内地层褶皱强烈,由大湾铁矿南向斜、大湾铁矿北向斜及大湾铁矿背斜组成,为区内的主要构造骨架。区内发育近E~W向的断裂构造,断裂面可见不连续破碎带存在,宽2m~50m,长百余米,局部产生断层崖结构面,且两侧产状紊乱不一。对铅锌矿的形成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2.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主要为海西期的花岗岩及其伴生的脉岩。花岗岩呈近东西展布,岩珠状产出,侵入蓟县系平头山群。岩体与围岩接触界线较清晰,外接触带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矽卡岩化和角岩化,铅锌矿(化)体一般产在矽卡岩化大理岩中。
脉岩主要有辉绿岩脉、闪长玢岩脉、花岗岩脉、钾长花岗岩脉及石英脉。
3 矿体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通过地质填图、槽探及钻探控制,区内共圈定矿化带三条,主矿体五条,矿体均赋存于蓟县系平头山群变质砂岩夹矽卡岩化大理岩中,近北西西向展布,矿体展布与地层走向线基本一致,倾向北,倾角40°~50°。
铅锌矿体走向长100m~460m,厚1.14m~5.84m,Pb品 位0.86~1.14×10-2,Zn品 位1.12~4.59×10-2,Ag品位高达22.95×10-6,矿体呈浸染状、块状,其次为角砾状产出。
3.2 矿石特征
矿石为铅灰色、深红色,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偶见黄铜矿;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绿泥石等,其次为石膏。
矿区常见的矿石结构有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压碎结构,其次有它形粒状结构等。矿石构造以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为主,其次为角砾状构造和碎裂岩构造。
矿石主要有用组分为铅、锌、银,有益组分含量高。铅元素与锌元素呈负相关。银元素与铅元素为正相关。伴生有害组分汞、砷、铁等亦较低。
3.3 围岩蚀变
矿区普遍发育硅化、矽卡岩化、角岩化、褐铁矿化等,其中硅化、矽卡岩化与矿化关系密切。
4 矿床成因
(1)区内Au、Ag、Pb、Zn等元素的高值区及异常分布与金塔县敖包山西一带蓟县系平头山群的分布相吻合,且多沿断裂带及其附近展布,这说明蓟县系平头山群下岩组是Ag、Pb、Zn的主要含矿层位,是成矿物质的来源之一。
(2)蓟县系平头山群内大理岩和大理岩夹板岩中Ag、Pb、Zn含量较高,为区内成矿的矿源层,二长花岗岩中W、Sn、Bi、Mo含量较高,而其它元素含量低,矽卡岩中各元素含量均高于地层和岩体,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蓟县系平头山群大理岩和大理岩夹板岩。
(3)区内东南有二长花岗岩侵入,在钻孔深部已发现隐伏花岗岩体的存在,并发育矽卡岩带,表明测区二长花岗岩侵入体是成矿的热源的重要来源。侵入岩形成的岩浆热液沿区内近东西向、北西西向、北西向断裂运移,并使地层中Ag、Pb、Zn等元素富集成矿,该矿床为低温热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