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铜陵县仰天宕铅锌金矿找矿地质特征浅析

2018-01-29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下统铅锌铅锌矿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1地质队,安徽 铜陵 244000)

查区位于1:5万铜陵幅东南部,行政区划属铜陵市顺安镇、天门镇管辖。铜陵矿集区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重要的成矿区带,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陆块北缘,大别造山带的前陆褶断带上。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活动(基底形成)稳定(盖层发育)再活动(板内变形)3个发展演化阶段(Ma and Ge,1989;王鸿祯等,1996),分别为前震旦纪基底形成发展阶段、震旦纪~早三叠世稳定的盖层发育阶段、中~晚三叠世至新生代碰撞造山及造山后板内变形阶段。区域矿产资源丰富,有铜、硫、金、铅、锌、银等各类矿床(点)200余处,其中,大型金属矿床5处、中型矿床23处。

1 矿区地质特征

(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S1g)、中统坟头组(S2f)、上统茅山组(S3m)、泥盆系上统五通组(D3w)、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上统黄龙组(C3c)、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二叠系下统孤峰组(P1g)、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1)、二叠系上统大隆组(P2d)、三叠系下统殷坑组(T1y)、三叠系下统和龙山组(T1h)、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T1n)、三叠系中统铜头尖组(T2t)及第四系全新统(Q4)。

(2)构造。矿区位于大成山背斜南东翼,区内由于北北东向盛冲次级向斜的扭转叠加,致使大成山背斜发生顺时针扭动错位,并相向倾斜。孤峰组地层成为盛冲向斜核部地层。区内断裂较为发育,主要有北北西向郎坑断裂(F1)、北西向红旗药厂断裂(F2),次为北东向仰天宕~大成山断裂(F3)。矿化多位于北西、北北西向断裂及北东向断裂交汇地带,已知矿点多产于此三组方向断裂构造带中,此三组方向断裂是本区重要的导矿及容矿构造。

(3)岩浆岩。查区及周边岩浆活动强烈,地表出露及钻孔揭露岩体主要有潘冲、瑶山、荷花山隐伏岩体、大成山隐伏岩体及花岗斑岩脉。主要岩石类型为闪长斑岩、花岗斑岩。

闪长斑岩主要矿物有斜长石、角闪石等,副矿物有磷灰石等,围岩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孤峰组灰岩、硅质页岩夹灰岩,围岩变质有大理岩化、矽卡岩化、角岩化,蚀变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少量褐铁矿化。花岗斑岩主要分布在查区中、东部,呈脉状贯穿查区南北,具分支复合现象。岩性浅黄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正长石,少量斜长石、黑云母,基质主要为长英质物质,次为石英,少量正长石、斜长石、黑云母。金属矿物少量,主要为黄铁矿,呈星点状、少量细脉状分布。具较强的碳酸盐化、高岭土化、绢云母化。

2 地球物理场特征

(1)重力场特征。矿区高低异常带间界线明显,多为密集的梯级带,可能是深大断裂或不同岩性接触带的反映。同一异常带中,局部存在有重力高或重力低,异常形态与走向各异,表明受到不同方向构造的影响,导致该部位隆起或凹陷,局部重力低另一种解译是受到构造控制的低密度岩浆的影响。从异常形态分析区内异常多发生同向扭曲,方向各异,应与不同方向或性质的断裂构造或侵入体有关。在大成山背斜上分布多条北西向的重力梯级带,可能是次级断裂的反映;外郎坑至成山之间的重力梯级带显示可能存在一条南北向隐伏的断裂构造,且显示地层有倒转为逆冲断层的可能;自马山往东一带呈东西向串珠状排列的重力高值带,表明地层中可能赋存有一规模较大、密度偏低的岩体,而串珠状异常则可能是其上覆围岩中存在的高密度矽卡岩化带的反映;潘南、石山等多处重力低值异常则可能是酸性岩枝的反映。较之1:5万区域重力,大比例尺重力资料反映了更加丰富的异常信息,同时也更加突出的反映了该区盖层浅部褶皱、断裂等次级构造及某些蚀变特征与侵入体。

(2)磁异常特征。矿区磁异常背景场表现为南东高北西低,高低背景场相差约300nT,大致以成山~马山为界,并在界线处形成密集的梯度带,同时多个局部异常依次沿梯度带分布,形成一条磁异常带,各局部异常近似椭圆形,大小不一,幅值从300nT~1000nT不等。

部分异常所在处出露闪长岩体,该异常带大致对应重力梯级带,认为异常为岩体所引起。高低异常区内异常变化均较缓,东南部高值异常可能为深部隐伏岩体的反映,平面上高磁异常连成一片,推测潘冲、马山与大成山隐伏岩体深部相连。

3 地球化学特征

矿区内岩石地球化学显示该区以铜铅锌元素异常为主,其中以铅锌异常强度较大,铜异常较弱。

异常具有明显的浓集中心和梯度变化,异常浓集中心主要与断裂构造迹线、岩体展布一致。沿郎坑断裂(F1)展布的铜铅锌组合异常:铅异常呈圆状圈闭,异常峰值400ppm,锌异常呈椭圆状,呈现两个浓集中心与铅异常套合良好,峰值300ppm,铜异常与铅锌异常梯度带重叠,峰值130ppm。沿红旗药厂断裂(F2)展布的异常有单铅异常,异常均呈圆状圈闭,异常峰值150ppm。沿仰天宕~大成山断裂(F3)展布的异常有单铅异常、单锌异常。异常呈圆状圈闭,异常较小,峰值100ppm,异常验证为仰天宕铅锌矿体所致。

围绕潘冲岩体展布有铅锌组合异常,异常呈北北西向,范围较大、梯度明显。铅异常呈北北西向延伸至查区外,区内异常浓集中心有两个,与锌异常浓集中心套合较好。铅锌浓集中心位于潘冲岩体北西、南东接触带附近,沿此组合异常发现潘冲铅锌矿点。

总之,区内地球化学显示元素异常浓集中心主要与断裂构造迹线、岩体展布一致,获取了较好的找矿信息及找矿指示效果,为进一步开展工作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4 查区及周边矿化特征

通过对周边矿床(点)潘冲铅锌矿、石坑村铅锌矿、亮天堂铁矿、荷花山、野鸡冲铅锌矿、亮石山金矿进行对比研究,依据主要成因类型划分为矽卡岩型铜铅锌矿、热液型铅锌矿两种。矿(化)点分布位置规律明显,前者围绕岩体为中心分布,后者则沿北北东向、北北西断裂构造破碎带及派生裂隙构造分布。

5 结论

依据查区地质特征和成矿的控制因素分析,区内矿床的分布规律可归纳为:“二带一中心”,矿床受控地质条件明显。

“二带”:即是以北东向大成山走向断层及北北西向郎坑断裂次生断层为两带,控制着该区构造破碎带热液型铅锌金矿床的分布。沿两带具有较好的地球化学障,如C/D、P1g、P1q内的Si-Ca界面,具有相对开放的容矿导矿空间。

“一中心”:即以岩浆侵入中心形成的金硫铅锌多金属矿床,该区主要为燕山晚期钙碱系列及粗岩系列的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围岩岩石组合以滨海—浅海相为主的碳酸盐岩夹硅质泥质岩及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加碳酸盐岩,具有活泼岩性的碳酸盐岩与岩体接触形成矽卡岩并伴随成矿物质的沉淀富集。

猜你喜欢

下统铅锌铅锌矿
江西千子岭铅锌矿床勘查过程与找矿启示
尼泊尔加尼甚(Ganesh Himal)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河南崤山东部浅覆盖区磁异常特征及其银铅锌找矿预测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三叠系下统周冲村组地层对铜矿的成矿作用
贵州省望谟县拉洋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研究
全球十大铅锌矿
镇宁片区三叠系罗楼组富水性划分及找水方向
广西某难选铅锌矿铅锌分离试验
混合精矿铅锌连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