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机电一体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2018-01-29田希亮
田希亮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变革,市场上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目前市场越来越重视人才的质量,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才的技术能力;二是人才的综合能力。这两种能力是目前新时期社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要求,这也对学校的机电一体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要想培养出市场上所需要的人才就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在不断地提升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效果,积极的研究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改革,由于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和电子的交叉学科,因此其涉及的内容包括机械和电子两方面,它是这两个专业的融合。同时,机电一体化专业也融入了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所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通过分析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不利于学生对理论和实践知识点的掌握。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教学模式。它主要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基础,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在实践的过程中穿插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这样就能够把一些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非常适合机电一体化教学,同时也能保证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完善。
目前虽然理实一体化教学已经在很多高校实施,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发展的时间较短,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而且在教学经验上还是比较缺乏的。其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几点:第一、没有完全配套的教材;第二,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第三,没有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第四,教学理念和方法不足。以上问题严重阻碍了理实一体化的发展,很多学校的教学随意性非常大,很难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因此高校目前主要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完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把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真正落实,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同时还能帮助学校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
1 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高中阶段的教学也慢慢地普及,高等教学开始大众化地发展,学生上大学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一些高职院校的生源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最近几年高职院校的招生不断下滑,所招来的学生的整体水平也越来越差,很多学生的基础普遍很差,这样就会造成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把握学习的要点,这样就会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由于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远远大于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实践教学就相对容易,学生对动手的课程比较感兴趣。如果还是像传统的模式一样把讲解用在课堂上就会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厌学。因此要针对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学生的主要特点,把实践教学内容扩大,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这样才能达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
目前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高校要制定积极的应对方案,在新的教学体制下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来适应市场人才的需求。把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与产教学研相结合,能够和企业建立无缝对接的关系。同时在新的形势下发挥区域优势,根据区域特点进行办学。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将使得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改革成效显著,促进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蓬勃发展。
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中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并没有独立的专业工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对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学校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标准和技能鉴定标准,人才培养计划也需要完善,很多学校还在改革之中。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出现随意性的现象,这样十分不利于专业的建设。除此之外,市场上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更新较快,学生学习的知识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因此就要求学生要接触更广的知识面,同时实践能力也要不断地增加,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能人才,符合市场的需求。
(1)机电设备升级换代加快与学生知识陈旧的矛盾。机电一体化产品更新换代很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岗位越来越少,都被一些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岗位取代。这样就对机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较快,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院校的课程知识几年不变,造成学习的知识比较陈旧,很多教师一本书讲几年,这样极大地阻碍了机电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培养的人才也相对比较落后,完全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2)传统的教学方法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矛盾。现代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节省成本,很多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明确要求不需要培训或者很短时间内培训后就可上岗,这样就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目前我国很多学校还一直存在理论灌输式的教学,这样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完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除此之外,很多学校的教师没有基层经验,基本上都是在大学毕业以后直接进入学校授课,缺乏相关的项目研发能力,也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3 改革中要解决的问题
3.1 解决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
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在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之中需要大量的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作为基础。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师水平有限,对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不利。因此学校要制定相关的计划,无论是外出培训还是外出考察都要积极,这样才能通过培训和考察迅速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要把职业素养和企业的文化带入到课堂上来,及时让学生掌握社会的动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建立与企业合作的新机制
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这样才能让学生及时地了解企业的动态。在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改革过程中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因此学校要建立和企业的合作机制,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主动通过对企业的了解来认识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实力,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
3.3 确立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体系
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满足行业和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岗位的需求。为了有效地促进产学研相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紧密结合地方机电行业,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打破原有的学科制课程体系,对现有的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着力构建以学生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3.4 保证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专题研究法等,充分保证“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机电一体化的改革过程中要大力推广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学校在设置一体化的教学时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除此之外还要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由于校园的很多机械设备相对落后,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新的产品,帮助学生去改变学习的内容。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市场需要的专门人才,才能使得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高校的教学改革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