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用于小儿脑瘫中的效果研究
2018-01-29师小霞
师小霞
(内蒙古包钢医院儿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出生1个月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大脑发育障碍以及颅脑受损等,进而引发中枢性运动性障碍即为小儿脑瘫,共济失调、肌张力异常、坐姿异常是患儿主要的临床特征,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感觉障碍,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1-2]。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为了分析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用于小儿脑瘫中的效果,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随机选定本院儿科收治的脑瘫患者120例,均满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对脑瘫的诊断标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为研究时段,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女29例,男31例,平均年龄为(5.5±2.1)个月。对照组女性28例,男性32例,平均年龄为(5.1±2.6)个月。两组基线资料经过统计学检验,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包括监测患者病情以及生命体征,严格按照医嘱完成治疗,告知家属饮食以清淡为主。
1.2.2 试验组:①康复护理:1.练习如厕:每天让患儿定时坐上便盆,指导其穿脱裤子、洗手等,要保证时间充足,可以让患儿完整的完成相关动作。2.穿脱衣服:大多数患儿穿脱衣服时,无法有效区分正面和反面,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有效指导,找出一些明显的标记和特征,指导患儿穿脱衣服可以分步骤完成,对于完成顺利的患儿,予以一定的奖励。3.梳洗练习:每天早晨指导患儿洗手、洗脸,时间要充足,保证患儿可以完成上述动作。②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主动加强与患儿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患儿积极的参加相关康复活动,充分的展示自己,提高患儿的自信心。对于语言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多用温柔、和睦的眼光予以患儿一定的安全感和温暖,加强与患儿的沟通交流,最大限度提高患儿语言功能。脑瘫患儿的咀嚼功能以及胃肠道吸收能力较差,极易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护理人员应注意患儿日常饮食的均衡性,多吃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的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的食物,禁食冰冷、刺激、辛辣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1.3.1 PDI评分:采用PDI(小儿运动发育指数)评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运动能力,分值越高,说明运动功能越强。
1.3.2 MDI评分:采用MDI(小儿智力发育指数)评定所有研究对象的智力发育情况,分值越高,说明智力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统计本文研究数据,计量资料(PDI评分、MDI评分),用 表示,行t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PDI评分对比
护理前:试验组的PDI评分为(57.62±6.28)分、对照组的为(56.98±6.27)分(t=0.5586P=0.5775);护理后试验组的为(86.29±9.26)分、对照组的为(69.26±6.28)分,试验组护理后PDI评分显著较对照组的高(t=17.7900P=0.0000)。
2.2 两组MDI评分对比
护理前:试验组的MDI评分为(76.25±6.29)分、对照组的为(76.59±6.34)分(t=0.2949P=0.7686);护理后试验组的为(88.96±9.19)分、对照组的为(80.26±7.03)分,试验组护理后MDI评分显著较对照组的高(t=5.8243P=0.0000)。
3 讨 论
小儿脑瘫普遍伴有感觉障碍、智力低下、关节挛缩、平衡功能障碍等症状,是导致患儿残疾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患儿正常的社会功能以及生活均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目前临床对于该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因此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患儿预后极为重要[3-4]。康复训练对患者突触以及轴突具有一定的刺激,加强了对患儿洗脸、穿衣、如厕等生活能力的训练,提高其运动水平和智力发育水平,加快了生活能力的恢复,进一步改善了生活质量。护理干预更加注重患儿的心理健康,综合多种因素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予以患儿一定的心理安慰和精神支持,让其在治疗期间感受到家的温暖,拉近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更加信赖护理人员,有助于相关康复训练的顺利进行,极大的改善了患者预后[5]。本文研究示:试验组的PDI评分、MDI评分显著较对照组的高。证实了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在临床中借鉴、参考价值较高。
综上,脑瘫患儿采纳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运动功能以及智力发育水平,安全可行,广大患者值得信赖并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