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01-29朱友菊
李 佳,朱友菊*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41)
新生儿在出现重症疾病后,多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器官功能发育不全等原因发生夭折,多数患儿在发病后需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重症监护病房能够减少患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避免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病情更加复杂[1]。多数患儿在全面、稳定的护理措施下能够度过危险期,逐步康复。但有少数患儿由于病情迅疾夭折。人性化护理是针对患者护理需求开展的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得到患者与家属的认可。本文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重症患儿的护理当中,总结人性化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7年1-12月136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68例/组。实验组男35例,女33例,平均年龄(24.83±11.79)天,平均病程(14.29±3.59)天,平均体质量(2.94±0.56)kg,新生儿肺炎29例,新生儿黄疸27例,败血症12例。对照组男34例,女34例,平均年龄(25.19±11.81)天,平均病程(14.31±3.68)天,平均体质量(2.58±0.71)kg,新生儿肺炎27例,新生儿黄疸25例,败血症13例。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利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加用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包括基础护理、机械通气护理、静疗护理以及家属护理。
基础护理:患儿在进入病房后,需根据患儿情况定期更换纸尿裤,涂抹护臀霜,避免患儿出现臀红症状,并在更换纸尿裤过程中温水清洗患儿臀部,如患儿存在红疹等严重并发症,则涂抹艾洛松。对禁食治疗的患儿使用安抚奶嘴,以此减少患儿哭闹。积极更换传单,并及时调整患儿体位。
机械通气护理:如患儿需利用机械通气保证通气量,护理人员需定期为患儿叩背、吸痰,定期检视患儿的通气插管,避免管道阻塞、移动影响通气效果,避免患儿产生呼吸道感染。
静疗护理:如患儿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利用静疗方法治疗,需保证患儿治疗环境整洁、干净,严格执行配药、用药无菌化规范,在静脉穿刺前进行严格的手依从消毒,选择患儿适宜的位置穿刺,穿刺过程缓慢并及时更换PICC贴膜。
家属护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不允许患儿家属随时探望,需根据护理人员告知时间更换隔离服充分消毒后进入病房探视,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与经济压力大,对患儿的治疗信心相对较低,护理人员需鼓励患儿家属,在工总间隙耐心解答患儿家属的疑问,并积极通报患儿病情进展,减少患儿家属的担忧情绪,使患儿家属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夭折率,夭折率=夭折患儿例数/总数*100%,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评分差异,利用自制量表评价。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总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评分均数±标准差(x±s),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事件发生率、夭折率,率(%),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8.82%,夭折率1.47%,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9.11%,夭折率11.76%,实验组住院时间(13.65±2.37)天,家属满意度评分(90.37±8.22)分,对照组住院时间(20.96±3.58)天,家属满意度评分(72.03±5.34)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要针对急重症新生儿的治疗与护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主要护理患儿并无表达能力,且疾病发病迅速、致命性强,对患儿生命的威胁性更强[2]。由于患儿各部分器官的功能并未得到完全的发育,在临床用药治疗过程中耐受性差,用药范围相对狭窄,进一步加深了患儿疾病治疗与护理的难度。
人性化护理的主要理念是帮助患者个性化的解决护理需求,改善护理质量。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来说,护理需求无法表达,对护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的难度,导致护理人员在进行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期间,对其护理技能、职业操守等要求较高,工作压力较大。但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进行人性化护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本次实验中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的评分明显改善,且患儿在重症监护病房内的夭折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得到显著降低。可见患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内的护理效果改善作用明显。
综上,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更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