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子宫护理提高子宫肌瘤围术期护理效果的研究
2018-01-29董秀艳
董秀艳
(江苏省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十六,江苏 徐州 221000)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到疾病中后期患者会出现月经不调、阴道不规则出血、白带异常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具有创伤性,对患者产生应激性刺激,可引起患者生理和心理反应[1-2]。因此,本研究重点探讨对行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围术期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妇幼保健院行子宫肌瘤手术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5例/组。对照组平均年龄(39.45±2.28)岁;有生育史23例,无生育史2例。观察组平均年龄(39.86±2.49)岁;有生育史22例,无生育史3例。两组各项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3]:(1)两组患者均接受子宫肌瘤手术,无手术禁忌症;(2)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可配合完成护理和调查工作,病例纳入及分组方法选择经医学伦理部门批准。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术前常规宣教、术中配合、术后生命体征指标监测。
观察组:术前:用和蔼的态度积极、耐心的讲解疾病和手术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患者可以理解的方式向其说明预后情况,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使其积极配合完成手术。术中:尽可能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询问患者约束带的松紧度,并及时调整。术中各项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患者身体暴露过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标,随时做好应急处理。术后:术后第一时间告知家属手术情况,若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则及时向其说明原因,告知患者不要担心,用音乐或其他方式转移注意力。可对患者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进行按压,松弛肌肤,改善血液循环。及时、耐心的解答患者疑问和担忧,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早日恢复。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术后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
(2)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意度评估分为非常、基本和不满意三个等级,计算并对比两组的总满意度[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型指标用n/%表示,卡方检验;计量型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t检验,以P<0.05表明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0.96±0.27)d,对照组为(2.85±0.47)d(t=17.434,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7.45±1.24)d,对照组为(10.38±2.23)d(t=5.741,P<0.05)。
2.2 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对比分析
观察组中:非常满意15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6.0%。对照组分别为6例、12例、7例,满意度为72.0%(x2=5.357,P=0.021)。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在采用手术治疗的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围术期实施针对性子宫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与仅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可见患者术后身体情况较好,且可以减轻患者和家属的经济压力。同时,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实施针对性子宫护理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从侧面体现除了针对性子宫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本结果与相关报道中的结果相符[5]。针对性子宫护理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针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模式,使护理工作的展开更具备针对性,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护患、医患关系的健康发展。
综上,在子宫肌瘤围术期护理中实施针对性子宫护理,可改善术后身体指标,缩短下床活动时间,且患者满意度高,故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