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力配网系统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

2018-01-29刘坤刘树王皆庆何岩刘红媛

中国设备工程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终端设备用电配电

刘坤,刘树,王皆庆,何岩,刘红媛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9)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电量也在不断增加,各领域对用电质量也有着更具体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为用电人群服务,提升用电效率,促进电力事业的不断革新,将各种自动化新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是一项重要举措。当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各种技术手段可以各司其职、各尽其用,不仅解放了人力,还提高了控制精度,使电力系统的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在此,笔者将着重分析各种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及其特点,并提出一些自我见解。

1 应用自动化新技术的必要性

1.1 落后的传统供电成本加大

由于地理条件、经济水平、地域负荷分布等因素都影响着电力配网的设计,而且供电方式具有多样性,传统的供电的选择方式具有较大局限性,基本采用网格式、放射式以及环状式。传统供电配电方式的传输效率低,为保证供电量会使成本大大增加。而应用自动化新技术可以有更多的供电方式,不仅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1.2 自动化新技术可以提高电能质量

就传统的电力系统而言,其用电质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用电要求。当前用电质量以及用电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重视。对于电力企业而言,采用自动化新技术可以在用电生产以及电力配网管理等诸多方面提供便利与技术支持。

1.3 自动化新技术可以加快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

在电力系统配网系统的管理方面,应用自动化新技术可以优化管理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可以满足快速定位用户和远程控制设备的技术要求。在电力配网系统效率方面,采用自动化新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根据用户特征和需求制定特定的供电模式,大大提升了配电效率,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2 电力配网系统应用的自动化新技术

2.1 GPRS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GPRS通信技术,可以在配电系统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在GPRS技术的运行过程中,需要一些其他的技术支持,如通过GSM内部的TDMA通道进行数据传输。使用此技术,数据传输速度很快,也具有较强的数据接受性能,基站改造力度的要求也较小。此外,在运用GPRS通信技术时,多数情况下会用到封包的途径,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同时引用此技术所需要的资金投入也不大,具有诸多优势。近年来,中低网配的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强,社会各界也在提高对中低网配建设的关注度。就目前的发展而言,10kV的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前景比较理想,得到很多业内业人士的关注,已成为我国当前电力事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在10kV的中低压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运用GPRS技术对一些内部设备进行全天候的检测,这样一来,可以实时检测是否有故障发生,并及时做出警告和提示。应用GPRS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站点的设置和控制环节的数据传输,实时遥控配电网内部设施,实现自动化。

2.2 GIS技术

GI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总的来说地理信息系统从属于计算机系统,是一项现代化技术。其组成主要包括计算机图形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具有精准的空间分析功能特性。在当今经济发展的条件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革新,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不断提升,电力方面的需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为更好地服务用电人群,我国必须加强电力配网系统和相关技术的建设,优化电力配网系统的内部结构,协调好各个部分的工作,及时更新改进老旧技术,积极学习新技术。采用GIS技术可以对电力配网系统进行更全面、更高效的管理。根据多年的经验,GIS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电力配网系统的运行效率。GIS技术的应用可提升电力配网系统的信息化水平,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GIS技术可为电网监控以及技术维修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十分便捷,操作性强,必定会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

2.3 PON技术

PON技术即无源光网络技术,在光纤通信方面该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光纤通信中使用PON可以实现从一点到多点的有效接入。PON技术的应用具有特殊性,主要是在处理光网络单元和光线路终端的关系时,不用使用源电子设备,用无源光器件就可以满足要求。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处理可有效规避通信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干扰问题。另外,将此技术投入实践应用,简单便捷、易于操作,可靠度比较高,工作过程中也比较稳定。就我国目前的配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而言,其资金和技术投入还无法达到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所以,各电力公司应积极使用PON技术,提高配电网系统的合理化程度,为配电网自动化提供技术支持。

3 自动化新技术在电力配网系统中的应用

3.1 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电力配网系统自动化新技术的具体应用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故障检测是自动化新技术的重要应用。在进行故障检测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合理利用中心控制单元的各项功能,合理优化各种运算参数、输入的模拟量、远程通信情况以及功率的检测等。利用自动化新技术可以有效检测各配置中心监控单元的数据输入、输出以及通信接口存在的问题,若存在故障可以进行及时的补救,从而实现电力配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2 在通信终端中的应用

电力配网系统自动化新技术在通信终端中的应用也比较重要。在使用通信终端时,需要了解RSZ犯串行接口进行连接。采用自动化新技术,一般以计算机或工作站为基础进行延伸扩充,保证终端设备可以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反馈,保证各种情况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不同的应用领域,终端形态不同,所需要的协助设备和技术也有所不同,所以应用自动化新技术时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

3.3 在电力设备中的运用

在电力配网系统中,如何正确恰当地应用设备是十分重要的问题。配电终端技术并不是单一的,存在很多不同的终端技术,所以相关技术操作人员要科学合理地选用技术进行设备运用。比如通信技术、故障检测技术、配电环网快速故障隔离技术以及故障自动隔离技术等自动化新技术在电力设备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力配网系统自动化的实现。

4 配电网自动化新技术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4.1 注重规划

实现电力配网自动化需要诸多部门的参与,是一项大投资的复杂工程,所以在具体操作前一定要做好规划。相关单位应从当地电力配网的发展规划出发,注重规划,保证考虑整体,顾及全局,实现分布实施,还要保证与供电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相协调。此外,一定要考虑到供电局的实际情况与要求,实现配调合一的自动化设计。使用统一的技术平台,采用易于维护的管理模式,注重资金分配,为我国电力配网系统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奠定基础。在技术实施过程中,要统一考虑已有调度自动化的升级改造和新上调度自动化与电力配网自动化的统一。

4.2 注重设备的操作和使用

电力配网线路设备对运行环境、所处位置、开关设备以及配电终端设备等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设备安装与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运行的温度、湿度、风沙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设备抗雷击、防腐蚀、抗电磁干扰等性能。要谨慎选择设备开关的外绝缘材料,电子器件设备的设计和选择也应综合考虑,充分配合电力配网系统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推动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4.3 注意提高自动化系统终端设备的可靠性

配电自动化系统终端设备进行远方控制的频繁程度要高于输电网自动化系统,所以一定要注重提高自动化系统终端设备的可靠性。电力配网系统自动化终端设备的电源一般从线路中取得,用于控制开关的动作。另外,后备电源也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实现电力配网系统自动化后,相关工作人员的部分劳动可以由设备在信息调控下自动完成,减轻了劳动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工作人员从事危险的工作,加强了系统的安全度。与此同时,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应得到提升,要保证他们熟悉相关的技术和操作流程,能够准确应用各项设备。只有自动化系统终端设备的可靠性得到了保证,才能保证电力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电力配网自动化也将得到更科学、更稳定的发展。由于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和用电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供电和配电企业应该积极采用自动化新技术,不断扩大供电能力,提高可靠性,优化服务。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电力配网系统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自动化的发展方向上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所以相关部门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安排,积极采用自动化新技术,不断试验、研发和改进,为建设先进、标准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贺宇,汪玉琛.浅谈电力配网系统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6):4818-4819.

[2]潘博,刘玉琼.城市配网线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0):268.

猜你喜欢

终端设备用电配电
10KV变压器配电安装柜中常见问题分析
基于MAC 认证的终端网络准入控制系统方案*
安全用电知识多
视频监视系统新型终端设备接入方案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为生活用电加“保险”
用电安全要注意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