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8-01-29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 呼和浩特 010010)
一、乌兰牧骑的特点
乌兰牧骑在草原上出现,是内蒙古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全国文化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一个演出队伍并不庞大,演出规模并不宏大,演出地点也绝无炫人耳目舞台的文艺队伍,竟然在全国乃至世界产生非同凡响的影响,究其原因,就是乌兰牧骑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坚持深入基层,为农牧民服务。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乌兰牧骑几十年来,初心不变,栉风沐雨,行走于广袤草原的每一座蒙古包,时刻响应党的号召,时刻听从内心的召唤。乌兰牧骑从演出形式、演出内容、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生活等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短小精悍。乌兰牧骑的演出大多是歌舞节目,虽然相对简短、小型,但是说拉弹唱齐全,形式多种多样。乌兰牧骑的服务对象是居住分散的农牧民,所以,乌兰牧骑要很好地送节目上门,就要克服一切困难,从一个演出地尽快地转移到下一个演出地。乌兰牧骑从演出队伍的构成、服装道具以及节目编排上都要服从于这一要求,也因此广为农牧民赞誉和青睐,称其为“玛乃乌兰牧骑(我们的乌兰牧骑)”。
2.服务内容广泛。乌兰牧骑的基本职能不只是演出,还会通过其他各种形式向农牧民们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卫生知识、科技知识等等,从而提升农牧民群众的素质。他们会在演出之外,结合农牧民的实际需求,进行一系列的日常生活服务,例如指导当地群众业余文艺演出、照相理发、机器修理、代购图书等等活动。
3.表现形式民族特色浓郁、反映时代特点。
乌兰牧骑起源于群众,又在群众中发展,最后扎根于基层群众,与牧区生活紧密结合。乌兰牧骑队员根据农牧民的实际需求,自创、自编、自演节目。他们演出的节目,生活气息浓厚,贴近农牧民的欣赏需求,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在较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基础上,又聚焦时代变化发展,反映时代特点。
4.队员一专多能。一般乌兰牧骑的队伍人数不多,怎么能够让一支人数有限的队伍,尽可能多地演出节目,满足群众需求?乌兰牧骑大胆创新,打破演艺界“各司一职”惯例,鼓励和培养队员“一专多能”,使演员们吹拉弹唱舞演样样拿得起。台上既是舞蹈演员,也可担任报幕员和器乐演员;台上是演员,台下又是职员。这样的一种运行模式,使乌兰牧骑队员,真正成了一个多面手,解决了人员少与节目多样化的矛盾。使乌兰牧骑队员在节目的创作创新和业务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功底,实现一专多能,能在各种简陋条件下随时随地地胜任各类演出,队员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演出干净利落,结构紧凑,清新明快。
二、乌兰牧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乌兰牧骑演出条件的艰苦,演员一专多能,这些特点,也决定了乌兰牧骑演员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建队之初,演员队伍主要是从农牧民中,招收素质好且有一定文艺特长的人员,假以时日,实行边培训边演出边提高的自我培养模式。农牧民中的文艺爱好者成为乌兰牧骑队伍建设的深厚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上述模式外,全区各级各类艺术院校,也为乌兰牧骑输送了数量可观的人才,进一步提高了乌兰牧骑队员的基本素质和演出质量,成为乌兰牧骑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很大改变,人口结构和从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文化输送渠道和方式逐渐向农牧区覆盖,农牧民的欣赏方式和欣赏水平也随之有了巨大变化。
尽管出现上述种种变化,但乌兰牧骑在农牧民心中的位置无可替代,农牧民迫切希望乌兰牧骑为他们带来内容健康、形式多样、质量较高的文化服务和演出。这些无疑对乌兰牧骑的发展特别是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一方面,随着农牧区人口流动的加大,以及编制体制的原因,在农牧民中招收符合条件的人员渠道收窄;另一方面,各级各类文艺院校培养的学生,要适应乌兰牧骑一专多能等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表演才能,也要进行不间断的培养和训练。
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和院校,在乌兰牧骑队伍建设方面,给予高度关注,采取多种方式,为乌兰牧骑队伍建设作出了扎实的努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
但也应该注意到,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各种各样文化形式向农牧区的覆盖,特别是随着农牧民对乌兰牧骑演出质量需求的提高,乌兰牧骑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作出更大努力,适应和满足广大农牧民的迫切需要。
根据笔者在工作中的调查了解到,目前乌兰牧骑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要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加大力度。
1.要注意解决乌兰牧骑队伍青黄不接、人才断档问题。人才断档青黄不接的问题,在许多乌兰牧骑中,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粗浅分析,一是由于乌兰牧骑常年下乡演出,条件艰苦,乌兰牧骑队员的“黄金事业年龄”比一般文艺团体演员还要短;换言之,老队员到了一定年龄,就不能胜任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和节奏,乌兰牧骑人员客观上的更替速度,较一般文艺团体要快。二是从内部讲,在新老队员交替中,年轻队员在业务能力演出水平方面,没能够及时成长起来,从而形成独当一面的人才断档状况。三是乌兰牧骑队员进出和更替机制不顺畅,队员及时更替和补充机制不完善。上述种种原因,造成乌兰牧骑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乌兰牧骑功能的发挥。
2.乌兰牧骑队员业务水准培养培训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乌兰牧骑队伍建设依靠自我培养即老队员带新队员的传帮带模式。一方面,这一传帮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乌兰牧骑的人才成长问题,特别是在乌兰牧骑精神传承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这种单一模式,在创作演出等业务能力培养上,也造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近亲繁殖”的单一化问题。如何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满足广大农牧民需求,不断提高乌兰牧骑队员业务水平,就要从乌兰牧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上着眼,进行创新,进一步完善乌兰牧骑业务多样化的培养和培训机制。
3.进一步提高乌兰牧骑队员的政治、文化和专业素养。乌兰牧骑队员的政治素养,是传承弘扬乌兰牧骑精神的根本;乌兰牧骑队员的文化素养,是不断提升乌兰牧骑水准的基础;乌兰牧骑队员的专业素养,则是体现其服务特性的基本要求。不断适应时代新要求,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新需求,进一步加强乌兰牧骑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乌兰牧骑人才培养,必须在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上,进一步加大养成力度,培养一代又一代合格的乌兰牧骑队员。
三、关于乌兰牧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1.在乌兰牧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中,首要的是,要大力继承乌兰牧骑优良传统,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精神。运用各种方式,教育和培养新一代乌兰牧骑人,始终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永葆本色,无私奉献。60多年来,乌兰牧骑的方向没有变,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没有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一代又一代乌兰牧骑人,把这种优良传统和精神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这是乌兰牧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首选,必须将其摆到更加突出位置。
2.实行内部培养和外部培养相结合的模式。所谓内部培养模式,就是要继承乌兰牧骑老队员带新队员的传帮带模式。乌兰牧骑几十年经验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在乌兰牧骑精神传承上,尤为重要。同时,进一步拓宽培养渠道,在构建实践养成体系的过程中,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将年轻一代队员,输送到专业艺术院校中,提升文化专业素养,开阔眼界;也可以有目的地选送好苗子,参与知名院团的剧目创作与排练。尽可能多地创造这样的机会,使年轻一代队员,不断地夯实理论知识,积累创作经验,提升专业技能,提高艺术审美水准。实现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乌兰牧骑队伍建设质量必由之路。
3.在乌兰牧骑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培养队员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能力。乌兰牧骑只有深深扎根于农牧区和农牧民中,才能永葆活力。因此,只有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才能使自己创作演出的节目,贴近基层,为草原上的广大农牧民所喜闻乐见,在广大农牧民中产生共鸣。同时,要紧贴时代脉搏,在保持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够站在时代前头,传达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风貌。继承与创新,弘扬与发展,是当今时代摆在乌兰牧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只有科学处理好相互关系,才能实现乌兰牧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点很重要。
4.找准乌兰牧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薄弱环节,精准发力,补齐短板,提高队伍人才的整体建设水平。调查显示,乌兰牧骑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较为薄弱的环节,当属创作和编导人员缺乏,制约了创作的质量和数量,有的乌兰牧骑为创作新节目,不得不四处聘请创作人员。外聘人员有时难免水土不服,难以满足乌兰牧骑的创作需求。相关院校也少有针对乌兰牧骑需求设立的创作编导专业。因此针对这一短板,精准发力,就成为一种急需。2018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主办、艺术研究院承办的全区乌兰牧骑蒙汉语小戏小品艺术创作培训班,对来自全区乌兰牧骑的60多名学员,根据乌兰牧骑特点,针对乌兰牧骑的现实需求,开展培训。学员们对此次培训班普遍反映良好,认为切中了新时代乌兰牧骑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聚焦乌兰牧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精准发力,补齐短板,是一项长期任务,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不断予以完善,才能从整体上保障乌兰牧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有一个大的发展和提高。
综上所述,乌兰牧骑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作出新贡献,就要下力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才队伍的建设,要着眼于乌兰牧骑对人才的特殊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整体性提升乌兰牧骑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这是乌兰牧骑实现新发展作出新贡献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