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学·讲·练·悟”有效学习模式探析

2018-01-29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盛敏红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内容课堂教师

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 盛敏红

语文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以后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也同样做出提升层次的要求。有效的课堂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可先让学生自主创学,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形成一定见解,然后根据教师的细致讲解解决疑难杂问,紧抓课堂重心,再根据学生掌握进度实施针对性训练,并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深层次领悟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影响,这样一系列“学·讲·练·悟”的学习模式,不仅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同样为教学过程构建出牢固的教学框架,有助于学生快速并深刻记忆所学内容,建立高效语文课堂的学习机制。

一、自主开端,翻转课堂

学生在进入高中课堂之前对语文的学习技巧已经形成了一定基础见地,他们具有一定的课堂把控力,所以如果依旧采取传统的讲授模式包办课堂,将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如果将课堂的开端交给学生,却极有可能增加课堂发展动向的可能性,教师或学生都有机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1.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主发挥

虽然在课堂开端学生占据主导地位,但教师的引导仍然是学习过程的重中之重。如果课堂伊始所有内容都交由学生,学生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从而随心所为,打乱课堂节奏,但如果教师可以调节课堂氛围,对内容的学习首先做出情景选定,让学生从中入手,那么内容的进入将会较为顺畅,也利于整理学生的自我发挥区域。例如,在诗歌《长恨歌》的学习中,教师可首先邀请学生诵读,提出与内容相吻合的历史主线“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以及“安史之乱”,然后请学生就自己从书籍、报刊、影视、网络等中所了解的与主线相关的话题、辩论、故事等结合诗歌内容面向全班做出阐述,积极引导学生走向讲台,同时迎合台下学生的多重兴趣,既给予了学生自主发挥空间,又有力掌握了学生学习动向,创建出课堂的良好开端。

2.规范学习目标,完善学生会意

完成学生的兴趣导向后教师应适时提出学习目标,提醒学生回归课堂内容,在一定的背景理解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见地,分析所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想主旨与感情色彩,这一部分需要教师配合学生的思想,定位重点学习区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以实现学习目标。

二、实时点拨,生动精讲

课堂中学生是受教主体,学习内容应以主体动向为主导,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仍有无法忽视的重要作用。

首先,学生在初步的自我学习完成后获得一定的内容感知,但仍然处于浅显的理解阶段,此时教师应引领学生再次进入内容,逐句分析,提升到更深层次的认知境界。其次,在详细分析的过程中要对应提出问题,促进学生彼此交流,从而发现更多质疑,并课堂上提出,引发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极具针对性的答疑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思想形成高效概括理解。最后,在学生解决心中疑问以后,教师再次深化主题,回到内容中去,对各点的细腻之处一一做出生动的精讲分析,抛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完成思维境界的深化。

三、配合检测,巩固过渡

大量练习是帮助教师检测学生学习进展的重要工具,但很多教师把教授重点全部放在课堂上,习惯性地将练习过程全部置于课下阶段,无法实时监督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技能化,这也是当下练习检测无法发挥实效的漏洞原因之一。因此教师不一定要将教学内容全盘交付于课堂知识的传授,也应当配合课堂讲解内容适量引入练习检测,同时针对学生的进度差异性布置课后练习,这样才更加有益于学生的掌握和练习的有效性发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人生技能。

四、深层品析,感悟内涵

高中学生具有独特的想法和见解,这一时期正是他们整理思维、提高认识的重要时期,教师的讲解及分析只是为学生展开相关的知识面,在语文学习技巧的领悟上,也同样要靠学生自我循序渐进的认知。

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上往往设置一定数量的学习难点,这些难点设置的目的正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中深刻思想与独特感悟。教师要负责耐心引导学生,介绍其中所蕴含的来自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时代背景、思潮现状等等,帮助学生理解其内涵,并将此内涵吸纳为自己的精神物质。例如,在必修课文《项脊轩志》的学习中,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进入“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情景中去,对主人公少年情志满怀奈何生活冷淡贫苦及时过境迁所爱之人已逝孑然哀叹的状态娓娓道出,让学生仿佛设身处地,于朴素的文字间寻求共鸣,其中“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描述了母亲问候幼姐的情景,用以表现慈母形象,学生可通过母亲关怀幼姐的画面,能间接获得相似的情感体验,感悟人间挚爱之情。

当然,光是有课程内容的剖析是不够的,还应当令广大高中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古典诗歌散文、中外文学著作,甚至报刊杂志、精妙时文都可以划分至涉猎的范围内,这些东西无需教师课上讲解,但可以允许学生于课上做一定的交流介绍,彼此分享内心感悟,同时深化文学情感,让其化为学生自己内心拥有的内涵物质。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实现是广大师生的共同追求目标,教师不能放弃其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也应努力跟进课堂节奏,师生合力,将“学·讲·练·悟”学习模式充分运用起来,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与教师共同进步发展的坚实阵地。

【参考文献】

【1】姜清平.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教师,2009(18)

【2】王俊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浅探【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2(05)

猜你喜欢

内容课堂教师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主要内容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