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省考”,叩问初中语文“非连文本”

2018-01-29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第六中学徐惠珠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综合性校本新课标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第六中学 徐惠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成为2011版新课标的亮点之一,也是新增加的教学内容。

从2017年开始,福建省实行全省中考统考,“省考”明确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列入考试的范围。《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 语文》指出:“能阅读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文字材料或图表、漫画等材料中捕捉信息,读懂信息,得出结论。”“指导意见”是对新课标所提出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内容进行详细地解读、细化,也是“省考”的依据所在。

可笔者纵观各个初中语文版本教材均找不到“非连文本”的内容,包括最新的“统编本”教材都找不到直观的教材。语文教材里没有,“省考”又明确要考,语文老师如何处理“非连文本”这一亮点呢?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聚焦“省考”,叩问初中语文“非连文本”。

一、“非连文本”教学之殇

2011年新课标就提出来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一线的实际教学情况又是如何呢?从笔者所观察到的情况是“非连文本”教学基本为“零”。大部分老师没有进行“非连文本”阅读教学。长此以往,这将导致初中生的“非连文本”能力低下,不利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笔者从下面几点深究其原因,叩问其教学之殇。

1.语文教材没有,就不教或不知如何下手。就连笔者都质疑,为什么早就提出的“非连文本”至今都没有直观地进入语文教材呢?连“统编本”都没有,叫一线老师如何下手呢?一线老师,对“非连文本”教学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既要做教学者,又要成为研究者,毕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在大部分老师眼中,“非连文本”如同鸡肋。“食之无门,弃之不肯。”当然,新事物总是在质疑声中茁壮成长的。不能说没有或无从下手就放弃“非连文本”。

2.“非连文本”就是综合性学习。一些老师把“非连文本”等同于综合性学习,这是对“非连文本”和综合性学习定义的误读。新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这明显与“非连文本”的定义存在重大的区别。综合性学习可以包含“非连文本”的内容,而“非连文本”却很难体现出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3.对“非连文本”研究存在空白。“省考”明确要考试的“非连文本”,无论从教材的编撰者,还是一线老师,对“非连文本”都没有深入的研究。从老师、学校、教材等方面来说,“非连文本”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

二、“非连文本”教学之路

“非连文本”教学存在这些误区,让语文老师陷入困惑与迷茫之中。那么,在“省考”这一指挥棒的指引下,如何进行“非连文本”教学呢?

1.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非连文本”教学。综合性学习活动不是“非连文本”,但可以借用它来进行“非连文本”训练。无论哪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都有综合性学习活动版块。老师要学会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这一平台,对学生进行“非连文本”训练。比如笔者在组织“少年正是读书时”活动时,先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其中一组负责调查本校学生读书情况,并形成调查报告;一组负责收集并推荐好书,并形成推荐报告;一组负责调查“读图”与读文字、电子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情况,并形成图表;一组负责收集整理经典名著该不该读、怎么读等材料,并得出结论。这几组成员经过一个月的活动,采用调查、采访、收集、整理等方式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在“少年正是读书时”成果展示课上向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以文字、图片、表格等PPT的形式开展。其中负责调查本校学生读书情况这一组,首先要制作调查问卷,并根据问卷统计全校在读书时间、读书内容、读书方式等方面制作调查表,并形成结论写入调查报告之中。还要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对各类学生进行采访,事先拟定采访的内容,采访结束后,整理、归纳采访的内容,并形成结论写入调查报告之中。这些活动,其实就包含着“非连文本”训练的内容。

2.充分利用备课组资源,组织编写校本“非连文本”训练教材。编写校本教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只要备课组形成合力,还是可以完成的。首先要以“省考”大纲——“指导意见”为依据。其次“非连文本”要分类整理,把“非连文本”阅读分为图示类、文字类、表格类、徽标类等类型。接着从近三年的各地中考试卷、综合性学习活动等方面借鉴地编写教材,每个类别还要求结合德化本地特点原创两个“非连文本”阅读试题。校本教材可以综合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科目的资源,把文字、图表等整合成一个适合学生的“非连文本”阅读。校本教材编撰还可以寻找一些专家资源,邀请他们为校本教材的撰写进行指导。各校也可以互相交流校本教材编写经验,提高“非连文本”阅读试题质量,以更好地迎接“省考”。

3.关注时事热点,引导学生进行“非连文本”训练。“省考”背景下,时事热点、本地特色、语文特色等都成为命题的关注点。笔者觉得要善于把握住这些关注点,并提取文本信息、图表等自主命题。命题时注重梯次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才能接轨“省考”试题。

总之,初中语文“非连文本”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教材中没有,也不能成为不教的理由。“非连文本”阅读教学要在新课标和“指导意见”的指导下,聚焦“省考”,寻找到一条正确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2】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S】.语文,2017(01)

猜你喜欢

综合性校本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