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创新的实践性特质
2018-01-29马存孝
马存孝
论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创新的实践性特质
马存孝
(青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的完善和创新,需要“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特质,才能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践中取得成功,并不断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创新;实践性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通过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以及由此制定出系列民族政策,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当前,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应坚持实践性这一基本维度。任何背离实践性的民族理论政策创新,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也不可能真正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
一、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p56]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解世界及其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关系的思维方式,这一实践转向一改传统哲学解释世界的理论窠臼,更为注重改变世界,从而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因此,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特点,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57]实践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践¾认识¾再实践¾再认识的过程中,实践作为认识的源泉、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认识的目的和最终归宿,是整个认识过程的中心环节。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发展、完善和创新过程中,“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的实践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实践性是马克主义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理论特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实践中发展、完善和创新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3,p3]因此,如何在实践中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理论任务。理论创新有两层含义:一是继承;二是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继承并不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发展也并不意味着离经叛道,改旗易帜。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曾用“离经不叛道”[4]来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问题。“不叛道”就是不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离开了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会失去它的灵魂,而重新滑入传统哲学理论解释世界的窠臼。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实践作为其理论特质,才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成为改变世界的理论。
二、 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的实践性特质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创新和发展中应该坚持其实践特质,即理论政策是现实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同时理论政策也要回归实践和指导实践。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于中国的民族实际,致力于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创新,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特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部分。毛泽东的民族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但更为鲜明和重要的是,它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密切联系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际提出的一系列民族理论和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自治和发展是其核心内容。这一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起来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为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
20世纪70年代以后,面对新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党调整和发展了因为“文革”遭受重创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将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作为民族理论和政策的价值追求。因此,全面的民族发展,并且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邓小平民族理论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性是贯穿始终的主线。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不可能产生包括民族理论政策在内的邓小平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多民族国家中民族意识空前高涨,产生了以民族分离思想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民族主义”①浪潮,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向我国渗透。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实践经验,借鉴其他国家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创新性地提出了党的新的民族理论。这一理论密切关注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趋势,着眼于解决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的实际民族问题,突出强调发展对于民族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民族间“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中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的阐述,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时期的又一次理论创新和发展。在这一阐述中,更加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提出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5,p91-92]等重要思想。
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6]他还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将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伟大实践中,做好民族工作。
纵观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的形成过程,实践是贯穿始终的核心要素,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正是以实践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而不断保持其生命力和先进性,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离开了实践的土壤,理论之树就不能够保持长青。“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5,p54]因此,勇于实践、敢于变革、积极创新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方向。只有从实践中不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不断增强指导实践的能力,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的创新和发展。
三、 关于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创新的思考
1. 坚持我国现行民族理论政策是基本前提
我国现行民族理论政策“以其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属性和与现实问题的密切联系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工作做的是成功的。”[8]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从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实际出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被实践检验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民族理论政策。因此,在考量民族理论政策完善和创新时,应长期坚持我国现行的民族理论政策,特别是坚持它的基本原则、基本理论、价值取向不动摇。
2. 完善和创新民族理论政策是发展需要和必然趋势
任何理论或政策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民族作为社会的民族,民族问题作为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其发生与发展的轨迹应该是与社会同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民族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做好民族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拓创新,从实际出发,顶层设计要缜密、政策统筹要到位、工作部署要稳妥……”[8]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时代,出现了许多和民族有关的新情况、新问题,这需要在坚持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不断促进理论创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
3. 树立理论自信,构建学术话语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p2]近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发展的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能够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它是被实践所证明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坚持原则、保持定力、与时俱进,而不是另起炉灶,质疑和改变我国民族理论政策最初设计的立意和本身。向古代封建社会寻找答案,向西方社会寻找答案,简单的“拿来主义”都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结果。
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学者的心血和结晶,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实际,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越来越被世界上其他多民族国家所重视和借鉴。因此,应该树立理论自信,“自主构建出自己的民族理论学术话语体系,而不必跟在西方学术话语霸权后面去学步”[9]。
总之,当今时代日新月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时代民族地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满足实践发展的需求,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我国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践,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注释]
①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后,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格局的改变,全球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先后出现三次民族主义运动浪潮,这三次浪潮同样波及到中国,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发生在一战结束后,第二次发生在二战结束后,第三次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孙正聿.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5.>孙正聿.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5.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4] 涂元季.钱学森书信(第4卷)[C].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366.
[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年)[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0.
[6]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11.
[7]王希恩.也谈在我国民族问题上的“反思”和“实事求是”——与马戎教授的几点商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1-17.
[8]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1).
[9] 江平,黄铸.构建中国民族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5-13.
(责任编辑、校对:孙尚斌)
On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thnic Theory and Ethnic Policy Innovation
MA Cun-xiao
(School of Marxism,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Xining 810016, China)
Chinese ethnic theory and ethnic policy ar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correct guiding ideology and basis to solve the ethnic problems existing in our country. Chinese ethnic theory and ethnic policy need practical way of thinking for its perfection and innovation. The persistence of Marxism’s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is the way to solve the ethnic problems successfully and to maintain its vitality.
Chinese characteristic; ethnic theory and policy; innovation; practicality
D633
A
1009-9115(2018)04-0079-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8.04.013
青海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qhnujy2016123)
2018-02-05
2018-05-09
马存孝(1976-),男,回族,青海西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