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锡产业升级中特色紫砂文化小镇的建设研究

2018-01-29李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紫砂小镇特色

李贞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文化创意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第三轮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已拉开序幕,建设发展特色小镇正是无锡产业从资源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型、城镇化不断深入推进的最好体现。江苏省无锡市丁蜀镇成功跻身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之列,开启了其建设特色紫砂文化小镇的新篇章。

丁蜀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较为成熟的传统紫砂产业规模,但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矛盾与问题。通过借鉴欧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特色小镇建设经验,结合小镇本身的特色,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大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力度,深挖文化符号内涵;需要合理规划,发展紫砂旅游文化产业;更需要同步升级,不断完善公共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特色紫砂文化小镇的发展。

一、无锡特色小镇建设背景

(一)无锡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无锡经济顺利完成两次重大转型:一次是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实现由农业化到工业化的转变;一次是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由内到外的转变。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转型,即把握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大势,发展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需要强调的是,第三次转型将让无锡经济进入“新常态”,即增长速度下降,经济风险加大,增长动力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力重心更是“聚力创新”。

创建发展特色小镇正是“聚力创新”的内涵体现。2014年,浙江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建设特色小镇”的概念,将其定位为产业创新的重要平台,并将之与驱动经济的七大产业发展相提并论。在江苏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中,我市率先迈入后工业时期,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应时代要求而生,是创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体现。

(二)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催生“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可以说源于“城镇化建设”概念,又是对“城镇化建设”的升级精准版。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超过一半,大城市建设千篇一律与严重超载、城市治理粗放管理形成多重矛盾,此时将城市中或城市边切割部分体量偏小、特色突出的区域,精心打造,颇具创造力与前瞻性、科学性。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大型基础设施尤其是高铁、公路、机场等交通设施不断完善,使得城市的外延不断扩大,人们能到达更远距离且比之前更方便快捷,人们对生活方式与要求也随之提高,如旅游、生态等,大城市缺乏的许多体验在特色小镇建设中都能够实现。因此,随着城镇化不断深入,必然催生更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类需求的“特色小镇”。

二、发达国家产业发展中的特色小镇建设经验

(一)历史积淀,特色凸显

国外特色小镇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往往有着很长的发展历史,并且大多拥有传统特色产业基础,影响力巨大。比如法国的香水小镇格拉斯,从16世纪开始就开始大量种植花卉,继而进行香水制造,逐渐成为现代香水发源之都,拥有大量香水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技师及其他从业人员。又如戛纳电影节举办地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历史悠久,薰衣草、文艺复兴时期的普罗旺斯画派、骑士爱情文化等皆为其标志性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标签。

(二)设施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细致

欧美特色鲜明的小镇,往往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及规范配套的服务体系。它不仅为小镇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平台,更营造了良好的生活、旅游、休闲的氛围,综合功能强,这源于政府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视与持续的投资建设。如法国、瑞典、新西兰等国,在发展特色小镇时对公共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与提升。新西兰皇后小镇、瑞士的达沃斯小镇均围绕火车站与机场进行开发建设;美国的“好时小镇”是巧克力旅游小镇,随着巧克力产业发展,小镇的社区功能日趋完善,服务水平随之增强,不仅有巧克力主题的饭店、银行、学校等,还拥有旅游功能的游乐园、博物馆等现代化游乐设施。

(三)产业集群,优势突出

国外特色小镇必有突出优势产业。初期,小镇某项工业制造蓬勃兴起;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人员不断聚集,衍生的主题产品越来越丰富,产业链形成;其后,小镇配套功能日趋完善,特色逐步形成;随着小镇名气上升,更多人将会被吸引,小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最终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如美国硅谷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小镇,依托名校资源、人才等核心竞争力,从半导体产业起步,其后风险投资业兴起,衍生出计算机产业、清洁能源及各种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球创客云集、技术创新的高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并最终形成产业集群,是小镇发展的最大动力与优势。

三、无锡市产业转型中特色小镇建设现状分析——以丁蜀镇为例

在此轮产业转型升级中,我市特色小镇建设是重要内涵,也是产业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我们以“特色紫砂文化小镇”丁蜀镇为例,深入分析其建设现状。

(一)特色紫砂文化小镇发展优势明显

丁蜀镇当选为特色小镇是实至名归。“特色”二字,既指历史文化底蕴,也指优势产业,丁蜀镇两者兼备。

1.自然人文资源丰厚

自然资源方面,丁蜀镇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距离宜兴城区仅仅14公里。小镇融山、水、城于一体,山青水秀,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小镇。其中,黄山凭借其独特的紫砂泥矿闻名于世;镇内密布纵横水道,如蠡河、蠡墅河、画溪河等;小镇紧邻太湖,可见太湖之碧波荡漾,沿岸迷人风光;更有莲花荡湿地资源,风光秀丽;丘陵山区广阔,树木葱郁,花木果树物产富饶。

人文历史方面,小镇保存有从晋朝到清代各个时期的古窑址;春秋时期的范蠡西施、宋代文豪苏轼都在此留下浓重的足迹,如东坡书院、古南街、汤渡老街、显圣寺等;现当代更是名人辈出,中国著名戏曲理论家阿甲、紫砂壶宗师顾景舟等;小镇还保留了独特江南民俗,如十番锣鼓、男欢女系舞、龙灯、刻纸工艺等。小镇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陶瓷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

2.特色紫砂产业蓬勃发展

丁蜀镇拥有千年制陶制瓷历史,因陶而兴,因紫砂而繁华。因为拥有天下独一无二的紫砂矿泥,其陶都明珠美名才能远扬海内外,让其从普通江南小镇成长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历史文化特色小镇,同时也是工业重镇。

丁蜀镇紫砂陶瓷产业发展已成一定规模。目前,丁蜀镇从事紫砂研究与制作的人员达到4万多人,产业配套从业人员6万多人;紫砂专业合作社67个,陶瓷企业400多家。据统计,2017年,实现产值80亿元。小镇已建成陶瓷产业园区、陶瓷商贸城,紫砂产业也不断向工业陶瓷产业发展,已打造相对完整的陶瓷产业链。随着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社会消费层级提升,陶瓷产业发展必将带来新一轮高峰。

(二)紫砂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遭遇的问题

近年来,丁蜀镇在紫砂产业发展中的进步与成果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是,实现特色紫砂文化小镇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很多问题与挑战。

1.非遗资源保护措施不力

作为陶文化发源地,丁蜀镇文化遗存相当丰富,但其历史遗产、生态环境不断遭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的破坏,甚至部分古迹已经消失。丁蜀镇“悠久历史文化”名片与非遗文化资源、古迹现存状况陷入名不符实的尴尬状况。譬如:著名的黄龙山紫砂矿,由于疯狂采矿,导致这一不可复制的紫砂原矿资源面临枯竭;黄龙山畔的古南街,年久失修,老街古建筑破坏严重;多条河道周边生态环境遭到城镇化建设的破坏等。

2.小镇产业与文化、旅游功能融合不足

丁蜀镇依托紫砂产业,经济发展较快,但其产业功能与文化功能还不能很好融合。一方面,小镇在紫砂产业发展中对于其内核的深挖重塑、文化标识的设计使用、文化基因的探寻培育等尚显不足,如镇内建筑民居、人文景观还不能鲜明突出文化个性;另一方面,对如何通过文化创意、“互联网+”这两大核心驱动力来提升小镇文化功能的重视也不够。同时,小镇产业的迅速发展与旅游功能也不协调。旅游功能是特色小镇的建设评价“标配”,以“紫砂文化产业+紫砂文化旅游”为特色的紫砂特色小镇应该以“5A”景区标准来进行打造,目前看来任重而道远。

3.公共设施与服务体系不完备

丁蜀镇打造的紫砂特色小镇,在产业经济升级的大背景下,更应该被定义为具有公共社区功能的产业发展平台和人才聚落空间。目前看来,小镇紫砂陶瓷产业形成了产业链,已成为产业聚集之地。而在重视集聚市场主体的同时,小镇还缺乏完备的社区承载功能,包括不断升级的公共设施与配套的规范化服务体系。目前。小镇虽拥有车站、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但与产业发展的需要、城镇居民日益提升的文化需求、文化休闲服务需求等之间存在较大的供需不平衡。

四、“特色紫砂文化小镇”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紫砂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需要遵从集约化模式,放大产业组合聚集的“溢出效应”。政府需要做好掌舵人与设计者,以“聚力创新”为出发点与动力,将政策落到实处,推进小镇可持续发展。

(一)重塑文化符号凝聚力,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所谓文化符号,是一定区域共同的内在精神与核心价值。从欧美特色小镇建设经验来说,其“特色文化符号”培育必须经历漫长的历史积淀。特色紫砂文化小镇的发展,首先要做的是重塑“紫砂”文化名片,保护好这一传统文化遗产,同时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1.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力度

紫砂特色小镇的文化符号是“紫砂文化”,承载其文化名片的古迹、景观亟需进行保护与修复。目前,政府已出台相关政策,开展保护古龙窑、修复古南街等历史街区等规划项目。

2.合理规划,发展紫砂旅游文化产业

特色紫砂文化小镇要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规划与长远目标。紫砂产业深化发展固然是根本,紫砂文化旅游产业的规划与发展也同样重要。一方面,可以将东坡书院、前墅龙窑、蜀山南街等文化历史遗存统筹规划;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开发蜀山风景区,打造西望村陶家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小镇的文化旅游业有望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聚力创新,紫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随着我市经济的转型升级,特色小镇亦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探索新的转型发展方向,实现产业可持续深入发展。

1.发挥产业聚集效应,传统紫砂产业向工业化陶瓷产业华丽转型

目前,传统紫砂产业在小镇的发展已较为成熟,包括已建成的宜兴陶瓷博物馆、国内最大的综合性陶瓷文化商贸旅游城等。从2006年7月起,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被国家发改委审核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年来,园区企业引进新技术、加大科研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陶瓷、冶金、机电三大主导产业,构建了先进建筑陶瓷、高档日用陶瓷、冶金耐火材料等8类产业方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未来,紫砂陶瓷企业需进一步与国内外科研所、高校建立稳固合作关系,实施“千人计划”,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完成传统紫砂产业向工业陶瓷产业的深化转型。

2.创意体验,打造紫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体验式”文化旅游方式深入人心。这一背景下,紫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小镇将在未来规划建设占地面积约4.1平方公里的“紫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通过搭建“创造+创意(服务平台)+体验=产业链”模式,着重发展创意研发设计制作、产品推广营销、创意休闲体验等创意产业。同时,将蜀山风景区、青龙河一带打造为集紫砂文化旅游、体验制作为一体的新型紫砂文化旅游产业项目。

(三)同步升级,完善公共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规范的服务体系是小镇建设发展、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特色紫砂文化小镇应该拥有多重功能,除成为产业发展平台外,还应该具有相应的生活、休憩、旅游等功能。

1.加大投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特色紫砂文化小镇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升的需求。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加速老城区改造,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一方面,可与中心城区(宜兴市区)合作,共享城市基础设施与人文社会资源,高效利用其各项资源。另一方面,也需不断改善小镇交通、生态环境建设(3A甚至5A景区建设标准)、休闲娱乐项目开发等。

2.转型提升,形成规范化公共服务体系

如果说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特色紫砂文化小镇产业转型发展的硬件升级,转型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形成规范化公共服务体系则是其软件升级。硬件设施的提升可依赖投资力度的加大,而软件服务升级则有赖于小镇居民素质的不断提升、服务意识的不断升级、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特色小镇的比拼,很多时候并非硬实力,而是软实力、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政府需要做到积极引导,不断树立小镇居民公共服务意识,完善体制建设,建设完备规范的公共服务体系;每一个小镇公民则应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共同营造富有人性化、家园体验式的特色文化创意小镇氛围。

五、结语

无锡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催生了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浪潮。丁蜀镇建设与发展特色紫砂文化小镇,在我市的特色小镇建设中具有典型意义:紫砂文化产业发展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也面临着产业升级中的各类问题与困惑。在寻找紫砂文化小镇发展之路中,我们充分借鉴了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直面产业升级转型中的困难,因地制宜,提出较为科学、可行性发展策略。当然,特色紫砂文化小镇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未来还需根据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与优化,推进其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紫砂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