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职融通EPIP工程实践创新项目职业生涯引航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29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融通职业工程

(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天津 300131)

导言:以破解普职校际合作中存在的统一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及目标、培养手段、机制保障等方面问题为先导,以EPIP工程实践创新项目为载体,在激发普教学子职业兴趣和拓展职业素养上做文章,推动构建职业梦想目标,构建渐进式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的教学体系。这是近年来,我们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在建设普职融通的多元化渠道方面,所做的课题探索与有效的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成果和有益的经验。

一、普职融通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

(一)普职融通EPIP工程实践创新项目简介

EPIP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ngineering Practice Innovation Project),是多年来天津市教委大力倡导的,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素养和工程技术素养为目标,具有天津特点中国特色的先进教育教学改革新理念。

天津市一轻校以“小创客 大智慧”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平台为载体,建设普职融通课程体验中心,努力推进以EPIP工程实践创新为核心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普教学子建立人生职业梦想规划职业生涯,搭建普教学子了解多元发展的平台和成长立交桥。

(二)普职融通的建设是在遵循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扩大职业教育社会服务性渠道的拓展探索

学校推进普职融通,通过深化社会化办学模式的改革,服务人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学校发挥首批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的优势,始终将服务每一个人全面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服务普教、服务社区、服务终身学习的社会责任为己任,致力于推进普职融通工作。努力探求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横向互动,实现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创新与整合。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创新实践活动。逐步破解普职校际合作中存在的统一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及目标、培养手段、机制保障等方面问题,形成了以EPIP工程实践创新项目为载体,以职业兴趣激发为起点,以职业素养拓展为核心,以树立职业梦想为目标的渐进式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的教学体系。在丰富完善实践普职融通的路径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三)契合天津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历史机遇要求

天津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文件中要求。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将与高等职业教育紧密相连,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将相互融通。

几年来吕景泉副主任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应是大教育格局的概念,他提出职业教育要在普职融通上下功夫,要服务社会发展,服务民生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

(四)符合普教发展素质教育,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责任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课”。2013年10月起,学校积极开展普职融通工作,服务普教增强学生职业素养,打通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职业教育成果的重要窗口。

(五)普职融通EPIP工程实践创新理念,是推进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种有效性实践

符合学校深化教学改革,贯彻全员立德树人的具体工作要求。延伸EPIP普职融通教学理念,是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兴趣激发学生职业理想,传承工匠精神,增强责任担当,探索全员立德树人,培育职业精神常态化的有效途径。

二、普职融通:从理念到实践

(一)发展理念融入普职融通,彰显办学特色

普职融通EPIP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涵盖普教学子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教学资源、课程开发、硬件保障、长效机制等诸多建设目标。

系统论方法和工程实践创新思维,教育教学改革系列措施贯穿普职融通实践全过程。

1.用共享发展理念构建普职融通常态化实施机制

(1)争取政府政策扶持,普职融通机制建设列入政府工作规划。2017年天津一轻校《工程实践创新服务红桥新课改普职融通平台共育学子同发展》的方案成在红桥区教育局新课改工作推动会上做了经验分享,普职融通工作纳入红桥区2017至2018年度区域教育规划工作。天津市津教委办[2018]18号《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普职融通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指出了:普职融通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是必然要求。普职融通是提高全体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手段,是引导社会、学校与学生转变人才教育培养观念,生涯发展教育是服务“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的关键环节。普职融通工作为普教职教找到了共同努力的方向。

(2)联合院所智力支持,企校研联合,实现教学资源的共研、共建、共用、共享、共赢合作机制。2017年6月,开展了“天津市首届EPIP普职融通师资研修活动”,培养第一批普职双向教学师资队伍。同时与南开大学高艺教授及设备研发团队充分合作开展研讨,对教学改革方向、设备完善的需求、培训教材修订的内容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拓宽了设备研发思路,进一步的提升了普职融通师资能力,探索了一条促进“普教、职教、高教、企业”产学研普职融通师资能力提升的新途径。

(3)实现职、企、普跨界合作,构建普职融通常态化实施机制。课程管理采取“约课制、菜单化”方法,普职学校提前约定上课时间、地点、人数,普教师生依据自身需要在“项目课程菜单”范围内订课,也可以在经过体验感知环节后选课,这种管理办法既实现了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4)“四个相互融通”“四个工作平台”,促进普职共进,构建普职融通长效机制。实现普职“四个相互融通”。一是普职师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领航教育,以围绕发展素质教育,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达成了理念融通;二是明确总体要求,以学校EPIP工程实践创新基地为职业体验平台,建立区域型普职融通学习体验中心,实现了普职学校资源的融通;三是创新普职融通师资培养形式,实现师资团队的融通;四是实现教学模式改革、以开发新课改校本课程为载体,实现课程建设的融通。

搭建普职“四个工作平台”。普、企、职协同,一是形成校企校合作平台,扩大普职融通梯度和广度;二是联合高职院校、引入国际化要素,提升普职融通资源平台的广度和高度;三是引入企业元素,突出产教融合,提升职业体验平台对接行业产业的精度和准度;四是深入开展文化交流,开展特色活动,将团队意识、规则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创新创业意识等作为重要内容,提升普职文化融通平台人文情怀。

2.用创新发展理念引领教学目标制订

(1)立足人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小学及初、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结构,设计了EPIP工程实践创新项目贯通小学、初中、高中普职融通课程体系。以“兴趣”为先导,以“工程实践”能力为要求,建立学生工程意识,锻炼学生工程思维方式和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践的经验;训练在“工程实践”中解决问题,创新性完善工程设计的能力;在合作中体味团队精神,培养劳动意识,懂得平凡劳动的社会价值,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确立了以职业兴趣激发为起点,以职业素养拓展为核心,以职业梦想构建为目标的渐进式职业生涯指导的教学体系。小学阶段以职业启蒙为重点,通过广泛的职业体验,让学生了解职业类型和要求,初步认识职业概念,启迪职业梦想。初中阶段以体验为核心,通过职业操作实践,帮助学生了解自已的能力,提高增强根据国家需要和自身特点选择升学与就业方向的能力,筑就职业梦想。高中阶段以职业拓展性与创新性实践为引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或职业,进一步了解和剖析自己,明确大学选择专业与职业发展的关系,理解多元发展,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正确处理选择专业或职业的主客观因素。理性树立职业理想,树立勇于追逐职业梦想的信心,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础,最终实现“圆梦”。

鉴于在普教体系中,不同学校和学段生涯发展教育存在发展的不均衡情况,以上目标也可以作为三级体系,在初、高中不同年级渐进式开展。

3.用协调发展理念拓展教育资源有效供给渠道

以资源有效供给,普职资源取长补短携手共进。联袂中小学、中高职、高校、社区、企业组建普职融通联盟,为终身学习全面发展提供多层次多功能的服务立交桥。形成了中小学和社区负责普教师生、社区群众的组织与动员;中职负责职业体验、职业介绍、职业素养等基本训练;高职诠释前沿技术、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大师工作室”传承百年技艺;企业与院所合作研发普职融通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平台、培训普职融通师资,开发培训课程资源的合作联盟。同时,普职教师联合开发人文教育课程,职业学生校师生也借此补齐人文素养发展的短板。

4.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课程体系建设

将工程实践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的乐度、人才培养的适度、产教融合的深度、技术内涵的精度以及学生适应的广度应用于课程建设之中,将科技引领,工程理念,匠心精神和创新精神融入到课程的设计和授课的全过程。

(1)创建了“EPIP职业体验基地”,成功复制了“TQD小创客大智慧工程实践创新训练课程”。

(2)学校9个重点专业积极效仿,一是将“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中“教学的乐度”放大到职业体验课程;二是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程为蓝本设计工程实践创新体验课程。

(3)普职携手开发通用技术职业体验教材,服务普教开设新课改校本课程。2014年起以职业体验、“送课”到普教、成立普职融通试点班等,服务小学、初中、高中8所学校,累计惠及800余人次。复兴中学各类科技比赛累计获奖109项,获国家级专利29项。携手复兴中学参加普职融通工程实践创新技能大赛,连续荣获市级一、二、三等奖。2017年12月复兴中学被天津市教委授予特色鲜明学校。

(4)普职教师联合开发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训练教程,丰富了学校人文教育内容。精心排练的《悠悠中华情,赤诚报国志》在2015年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经典诵读比赛,获得二等奖。《战争与和平》《永恒的斯文,不老的启蒙》在2016年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经典诵读比赛,获得三等奖。

(二)EPIP普职融通工程实践带动教学理念创新,引导专业教学改革方向,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EPIP普职融通教学理念引领各专业深化改革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

1.校企共建EPIP工程实践创新体验中心,服务普教新课改,深化职教教学改革

校企共建EPIP工程实践创新体验中心,在EPIP工程实践创新理念激发下,开设了工业产品CAD等多个职业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激发了学生热爱专业、精益求精不懈钻研的工匠精神。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创新等能力。

2.依托“大师工作室”,传承百年技艺,弘扬工匠精神,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1)“大师工作室”普职携手传承百年技艺,帮助普教学生增强职业兴趣、树立职业理想。与复兴中学共同制定食品生物类校本课程。抓住食品专业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开设各类食品制作、检验模块,培养学生食品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将“工匠精神”渗透到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三创意识”为宗旨,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和考核模式。学期末开展烘焙作品品鉴,取代“一张纸”期末考试。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尝试开展创新创意焙烤大赛,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同学们的创新能力,更激发了创意创新才能和自主创业意识,在2017年天津市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得市级三等奖。企校联动的现代学徒制——津乐园订单班教学模式,尝试“双指导”机制,把企业的运营模式、先进的实训理念和新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努力做到从教学过程就为创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开展“工学交替、实岗锻炼”的教学模式改革,设计短期“工学交替”周期,以津酒集团为基地,开展教学与“实岗实训”。结合相应岗位的实际情况,策划制作食品加工、分析检验等相关教学视频,教学实训演示内容和形式更贴近生产实际。

(3)普职融通理念收获灵感,教师大赛勇争第一。在普职融通理念引领下,在课程改革中注重“以兴趣为引导、融趣味性、互动性一体”的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教学设计项目《蛋白质的变性》在2017年全国信息化大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3.物联网专业引入工程实践创新育人理念,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引入工程实践创新教学理念,建立起“以工程为导向,项目为载体,逐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创设5Q(question)教学法:“感知体验-技术探究-工程实践-项目拓展-能力评价”,让学生认知上由无形到有形、由感性到理性、由单一到复杂的学习过程。通过专业建设,学校成功的承办并参加了2016年、2017年全国及天津市中职技能大赛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赛项,连续两年获得天津市一等奖并在2017年获得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

(三)着力服务社会终身学习需求、服务集团发展需要,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1.服务社会终身学习需求,点亮宣传职教成果宣传学校的窗口

通过科普宣传、焙烤培训等工作深入开展,即解决了社区推动居民终身学习的瓶颈,又点亮了宣传职教成果宣传学校办学质量的窗口。

2.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发展建设受益匪浅

邀请EPIP专家新加坡義安理工学院黄教授现场指导普职学生的训练课程,融入国际化元素,提高EPIP普职融通工作的广度与高度;甘肃、鄂尔多斯、河北省等地十几所学校来校学访交流。普职融通教学改革及深度实施、常态化实施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天津教育报》等7家主流媒体对“校企校”合作联盟成员单位深化普职融通成效进行了报道。

近年来招生火爆,生源质量逐年提高,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京津冀联合办学新途径,多次受到市教委支持与好评。连续两年刷新招生历史新高,学校办学规模突破5000人,为学校发展腾飞夯实了坚固的基础。

三、普职融通中待解课题和思考

普职融合的一些有益模式,对增强普职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技能素养起到了很好的助益。但是普职融合进一步深化,仍存在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普职融通中存在的问题

1.普职融通缺乏整体的规划和政策支持

普职学校开展融通合作,尚处于学校自行联系,签订合作意向,开展相关活动。政策性支持和引导不足,普教学校缺乏动力,因此,普职融通仍处于“单兵作战”的境遇,难以形成集团效应。

2.中职学校普职融通广度和深度不够

虽然一些中职学校开展了不同方式的普职融通合作,但对经验的提炼还不够及时,缺乏系统总结、有效推广和分类实施。普职融通合作仍停留在浅层次上,普职双方没形成全面的合作体系。

3.中职学校“双师型”普职融通师资培养制度不完善

(二)未来长远推进普职融通的建设思路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保障普职融通的有效实施。

二是建立全过程普职融通的育人模式,加普职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三是拓宽普职融通合作的方式,实现真正的普职融通共赢效果。

四建立师资培训的相关机制,加大普职融通师资培养。

猜你喜欢

融通职业工程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在二元对立中实现多元融通——论张曼君的导演思维及其实践意义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