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重症患者DVT预防中规范化分级护理的应用分析

2018-01-29侯明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8期
关键词:几率分级下肢

侯明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神经内科,湖北 武汉 430051)

神经重症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较高,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神经重症患者一般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时间较长,术后长期卧床,恢复过程中留置股静脉置管,等等,其次神经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甘露醇,患者自身合并存在其他疾病[1]。深静脉血栓发生后,患肢会出现肿胀、肤色改变,同时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部分患者病情较重,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肢体缺血坏死,还有可能引起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深静脉血栓发生后,血液在深静脉内出现不正常凝结,并导致官腔阻塞,引起静脉回流障碍。临床上针对神经重症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往往采取规范化分级护理,这种方法在患者入院初期进行静脉血栓发生率评估,根据评分以及风险程度制定对应的分级护理对策,从而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针对性,有助于降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临床应用具有较好效果[2]。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化分级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分析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以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24-78岁,平均年龄(55.7±3.5)岁,其中脑出血15例,动脉瘤8例,脑肿瘤6例,脑梗死4例,脑外伤3例,其他4例;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28-74岁,平均年龄(57.7±4.2)岁,其中脑出血13例,动脉瘤10例,脑肿瘤7例,脑梗死5例,脑外伤3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包括根据患者病情定时进行翻身,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对于重点肢体和关节保证其处于功能位,将下肢抬高一定高度,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监测患者意识状态,询问患者下肢的感受;根据医嘱引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注意观察治疗效果;针对患者心理情况实施护理,鼓励患者进行足部活动,促进患肢血液循环。

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化分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成立DVT专项管理小组。本管理小组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并针对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学习培训计划,组织科室所有护理人员参加培训学习,为了保证培训达到预期效果,需要针对护理人员实施指标考核。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深静脉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后根据其具体情况开展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认识到深静脉血栓的危害性以及发生机制,在此基础上促使患者及其家属严格遵守相关护理要求,同时促进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开展活动,保证血液循环。

评估患者发生深静脉现实的几率并制定对应护理方法:在全面掌握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对其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对策。其中危险性较低的患者要尽早进行活动,促进患处血液供应;病情较重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则引导其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可适度抬高下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同时减轻肿胀。对于不存在高出血风险的患者按时用药,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弹力袜、足底静脉泵等起到预防作用;对于存在高出血风险的患者一般使用足底静脉泵实施预防。根据康复筛查结果引导患者进行肢体锻炼,对于高危患者则需要每日2次测量腿围,同时严密观察患者下肢皮肤温度、颜色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肿胀,一旦发现异常,第一时间报告主治医师并采取措施。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注意提高血管穿刺成功率,避免下肢穿刺置管输液以及动脉血压监测,保证下肢活动良好。避免对血管内皮产生损伤或者因为血流放缓导致血栓形成。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为12.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为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研究显示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因素,分别是静脉壁损伤、血流不畅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神经重症患者手术治疗后需要长期卧床治疗,长期卧床,此外外伤、肢体偏瘫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大幅上升。深静脉血栓发生后,血液在深静脉内出现不正常凝结,并导致官腔阻塞,引起静脉回流障碍[3]。临床上针对神经重症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往往采取规范化分级护理,这种方法在患者入院初期进行静脉血栓发生率评估,根据评分以及风险程度制定对应的分级护理对策,从而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针对性,有助于降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4]。

分级护理首先要成立DVT专项管理小组。本管理小组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并针对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学习培训计划,组织科室所有护理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在患者入院后根据其具体情况开展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认识到深静脉血栓的危害性以及发生机制,在此基础上促使患者及其家属严格遵守相关护理要求,这一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全面掌握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对其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对策。这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提高护理效率具有关键作用。其中危险性较低的患者要尽早进行活动,促进患处血液供应;病情较重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则引导其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可适度抬高下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同时减轻肿胀。针对不同出血风险的患者开展对应护理措施,对于不存在高出血风险的患者按时用药,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弹力袜、足底静脉泵等起到预防作用;对于存在高出血风险的患者一般使用足底静脉泵实施预防。对患者进行康复筛查,根据康复筛查结果引导患者进行肢体锻炼,对于高危患者则需要每日2次测量腿围,同时严密观察患者下肢皮肤温度、颜色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肿胀,一旦发现异常,第一时间报告主治医师并采取措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对神经重症患者开展规范化分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几率分级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啁啾激光场对电离及解离的影响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