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从“人”开始
2018-01-29张维维
文 张维维
乡,溯其字源,呈二人对食之形。乡村振兴,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如今,村庄空心化、空巢化、老龄化现象非常普遍。留守人员的民生问题、农业从业者的致富渠道问题、村干部的本领恐慌问题,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痛点。破解乡村振兴中“人”的难题,迫在眉睫。
提升生活满意度,服务农村生活“留守人”
分批分类尽早解决饮水难。杭州市目前还有不少偏远农村地区饮水困难,如临安昌化镇虞溪村、石铺村等部分自然村位于山区,截污纳管改造未实施到位,村民只能饮用黄泥水。建议全面梳理、因地制宜分批解决饮水难问题。一是对离自来水厂相对较近且改造费用处于财政可承受范围内的村,推进户户通自来水民生工程。二是对短期内无法通自来水的村,加强水源地隔离防护,实施截污纳管改造,保障村民饮水安全。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普遍集中在中心城区,偏远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普遍较差。如淳安县石林镇教育资源集中在镇上,学校距离多个村路途遥远,当地棠高村家长一天仅接送孩子上学就要花4个多小时。建议改革教师晋升激励制度,参照机关干部2年基层工作经验要求的做法,将城市教师的晋升与下农村助教时间挂勾,促进优质师资资源的城乡共享。开展城乡学校结对互助,加强教育资源的智慧共享,通过名师公开课等信息化手段,将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给农村学校。
盘活乡村医疗资源。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不足且功能有欠缺,乡村医师队伍力量薄弱,老龄化严重。如临安区太湖源镇全镇具有乡村医师职业资格的仅有3人,村卫生室配备不全,且均未开通与市、县联通的医保刷卡功能,居民配药和慢病护理十分不便。建议市、县两级医保部门加快推广“一卡通”结算功能。提高乡镇卫生站或村卫生室的医疗环境和工资待遇,开启职业发展和职称晋升的绿色通道,采取“固定+流动”双向模式盘活乡村医生资源。鼓励对口支援基层工作,实行三甲医院“送医下乡”常态化。
提高文体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与农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差距,且文化礼堂建设滞后;部分建成后基本无“软件”投入,处于闲置状态。如临安龙岗镇14个村仅3个村有文化礼堂,部分村的文化礼堂被用于麻将、扑克等娱乐活动。建议由杭州市委宣传部牵头,加快建设文化礼堂,大力提升文化礼堂的覆盖率。对现有文化礼堂和文体设施建设管理进行“回头看”,对现有体育健身器材进行必要的维修或更换,确保设施安全可用。
提高三产融合度,激活农民群众“实干人”
推进管理体制创新,打破行业管理体制掣肘。现行行业管理处于条块分割局面,杭州市农办负责管理农业的二三产,市农业局、市林水局主要管理农业的一产,造成涉农一二三产割裂,资源整合缺乏统筹。建议建立市级推进农业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制约农村发展尤其是三产融合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对深入推进农业发展的督促指导,处理好相关部门职责衔接问题;制定以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农村实体经济扶持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创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
加强以城促农、科技兴农力度,提升产业融合层次。当前杭州市农业生产总体上仍处于现代农业微笑曲线的低附加值生产底端,与二三产融合层次不高,且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建议充分发挥杭州市商旅集团等本地企业作用,与楼外楼、知味观、联华超市等知名商家合作,助推高品质农产品进超市、上餐桌,培育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等“互联网+农业”新业态。
保障产业融合发展要素供给,解决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建设用地管控严格,部分合理的配套建设用地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现有的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和贷款抵押方式相对较少,直接融资渠道狭窄。建议探索“坡地村镇”建设和农业园区利用村级留用地、周边居民等资源合作开发的新路子,每年落实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用于重点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建设。推进农村资产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住房财产权、农业附属设施、仓储物流设施等纳入贷款抵押办法,推广以农机设备、运输工具、承包土地收益权等为标的的新型抵押担保方式,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增强干部专业度,培养基层治理“领头人”
提高村干部待遇水平。从严治党背景下,村干部行政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收入水平却依然较低。以淳安县鲁家田村为例,该村成立了30多个临时性“非常设机构”,村干部工作强度大,但村两委只有村支书、主任、会计有工资,大约25000元/年,其余委员都是义务劳动。建议杭州市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出台全市性的政策,根据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订村干部待遇标准,切实提高村干部待遇。
加大对干部的培养力度。部分农村的能人和年轻致富型党员外流问题突出,党员队伍结构出现老龄化,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和公信力。建议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村社基层党组织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推行村社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选树一批“双争”优秀村社书记典型。深入实施村社后备力量“雏雁成长”工程。区县层面或乡镇层面配备专门部门或专人,定期将涉农、涉村相关政策汇编成小册子,发放到镇、村,以便村两委能及时抓住机遇争取项目。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政策信息宣传存在“最后一公里”盲区,村里的干部和村民只能自学相关文件精神。村级事务公开透明度、频度有待增强。流动党员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建议探索制订农村基层党建标准规范、农村自治标准。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问题,开发设计手机软件,方便无法参加党支部会议和固定党日活动的外出党员,在软件上学习、签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