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探析

2018-01-28孙勇

读天下 2018年17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实践小学数学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体系性较强的学科,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并发挥这种已有的经验和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发现科学原理的过程。对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发展以及情感培养、意志锻炼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动手操作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体系性较强的学科,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教师再引导学生到实际中验证,到生活中运用。这样,学生对知识就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各方面素质也会得到和谐发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呢?根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学生动手操作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事先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进行一系列的剪拼后,思考下列问题:

(1)剪拼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为什么?

做一做,想一想:

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来的,进而将之牢记在心并灵活运用。

二、 课前收集信息,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习惯

(一) 收集有关信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教师要敢于打破教材,善于跳出教材,能巧妙组织教材,把學生教“活”。将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其观察,搜集信息,才能有效地激发其认知,促使他们自主地、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理解掌握知识,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二) 自制学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而数学学具以它结构精巧、形式新颖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地进行学具操作,在操作中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轻松、自然、高效。在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制学具,可以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对对象的表象认识。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让学生自制一个用三根木条钉成的三角形模型,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四边形模型。先让学生说说它们的边有什么特点,然后请两位学生来轻轻拉这两个模型,切实体会到三角形与四边形的不同特性。动手操作时,要让学生专心,通过现象看本质。教师也要注意适当地点拨及总结。通过感知体验,学生便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学生为了做好这两个模型,就会自觉预习有关三角形、四边形的知识,动手制造学具,学生容易接受,也很乐意完成,在制造学具的过程中,既能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也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 适时进行实物测量,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1. 实物测量是指教给学生测量物体的方法和步骤,让其在生活中利用实物进行具体操作实践。例如,在学习了“米的认识”后,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测量黑板、桌子、门、窗户、操场等的长度;在学习了重量单位“克”之后,让学生用天平测量小物体的重量等。

2. 课上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能力,并引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抽象出数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形成能力。如果就此为止,学生也只能做到“理解”,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无从谈动手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经常让学生说说动手操作的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转化的过程。

四、 课后通过集体活动、游戏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指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通过动手操作,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学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的作用,这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关键。

例如,在教完《米和厘米的认识》后,教师可安排一个测量活动,发给每位学生一张“小小体检表”,要求每人量出自己的身高、胸围、臂长等。活动前,教师先向学生示范了每个部位的正确量法,量胸围、臂长并不难,学生间只要互相合作就能完成。只是学生的身高都已超过一米,量起来很困难。教师可帮学生在墙壁上画好刻度,让学生站过来背靠着墙壁,量出身高。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方法,还主动帮其他学生测量。这样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测量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 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不能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办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给学生自由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适时地问:还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小学数学教学要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孙勇,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实践小学数学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