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使作文内容丰富起来

2018-01-28李增荣

读天下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丰富内容作文

摘 要: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丰富”这一要求,体现了对作文内容丰富的高度重视。在历年的高考作文评阅中,“丰富”本身就是衡量作文成败的重要尺度,凡是成功的高考作文,它们最显著的共同特征就是“丰富”,即内容充实丰厚,或材料丰富,或论据充实,或形象丰满,或意境深远。

关键词:作文;内容;丰富

“材料丰富”是在基础等级“内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层的评价标准。主要标准是:论据充实(议论性文章有理有据,引证丰富,确切有力)、形象丰满(记叙性文章形象丰满生动,叙事具体完整)、意境深远(文学体裁的作品情景交融,含意深远)。

一、 论据充实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充实”是指在确立了议论文的观点之后,还要选用真实、典型、新鲜的论据来证明观点,避免空洞说理、泛泛而谈。要做到论据充实,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 要善于调动积累

充实的论据来源于生活(包括阅读),我们平时应该多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感受生活,感悟人生,注意收集那些可以作为论据使用的新鲜的、典型的实例,注意收集名言警句、哲理短语,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构筑并不断丰富自己的论据库。这样,我们写作文就不愁没有材料,考场上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构思文章的时候调动平时的积累,从自己的论据库中提取适合自己文章的材料。

(二) 要学会多维解读

很多时候,同一则材料,可以多维理解。如孙膑和庞涓的故事,几乎无人不晓。对于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从多个角度审视,根据论证论点的需要,巧妙点化,使其成为不同观点文章的有力事实论据。例如:从孙膑受骗的角度点化,可论证“感情影响理智认知”的观点;从孙膑觉醒的角度点化,可论证“在灾难中站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的观点;从对庞涓心理分析的角度点化,可论证“嫉妒是杀人的刀”的观点;从庞涓的下场角度点化,可论证“作恶的下场必然是自食其果”的观点;从孙膑和庞涓关系的角度点化,可从反面论证“诚信无价”的观点。作文素材这种用法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观点的不同要求,从不同侧面进行分析,使论据与论点建立起联系。“得法者事半而功倍,不得法者事倍而功半”,如果我们学会了一例多用,能够多视角地审视材料,不仅可以举一反三,还可以旧材翻新,亮化观点。

二、 形象丰满

“形象丰满”,主要是就记叙性文章而言的。记叙文叙事要善于选材,巧妙构思,做到曲折有致,情节富于变化,引人入胜,避免平铺直叙。特别是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要具体逼真,细节生动典型,形象丰满可感。使作品形象丰满,要做到“三要”:

(一) 要注意形神兼备

这里的“形”指外在的形象的特征,“神”指内在的本质的特征。“备”不是一般的存在,而是较为突出的塑造。作文构思时,先定“神”还是先定“形”,取决于它们中哪一个更有特点或更具优势。“形”和“神”确定一项后,相应地另一项要积极地互动和变通。文章的“神”,要追求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思想,或者是成熟的、深刻的认识。“形”的塑造主要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编织与主题相统一的情节;二是把每一个环节写丰满,用力塑造较为典型的形象。如有篇高考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就“形神兼备”地塑造了一只“老鼠”的形象,揭示了人们期望的错位,讽刺了人们的是非颠倒,鞭笞了将反常视为正常的麻木心态和不良世风。

(二) 要善于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一些看似平凡简单、不被人们注意却具有深刻意义的细节特征(如人物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等)和细小事件的描写。生动的细节描写,往往可以使人物神态毕肖,性格鲜明。如技法七中的升格作文《父亲的布鞋》,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细节,文章通过聚焦父亲的布鞋,写出父亲不忘根本“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的美好品质。

(三) 要合理安排情节

情节是构成文章“丰富”的重要因素,有许多文章都是因情节而取胜的。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指文章的情节要曲折有致,读来才会饶有兴味。情节设计有两种途径:一是在情节过程当中设计起伏,不让情节进行得那么顺利,应在矛盾中见主旨;二是写两件以上的事,让这两件以上的事前后构成一正一反的曲折对比,在对比中见精神。当然,情节的安排还必须合乎情理,能够使人信服。要做到既出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三、 意境深远

意境深远就是“意”与“境”融合得好,或是景物与抒情结合,情景交融;或是象征隱喻,含意幽远;或是诗情画意,言有尽而意无穷。要达到意境深远,须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 情景交融,借物写志

不论是记叙类还是议论类的文章,作者所抒发的情,表达的“志”,都应该寄托在具体的事物之中。只有情与景的融会,才能创设出深远的意境,给读者以审美的体验与享受。如有篇高考满分佳作《风,可以穿越荆棘》,其中有一段情景交融的描写: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冷,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痛穿越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二) 虚实结合,以小见大

文章写得太虚,往往给人以大而空的感觉;太实,又往往显得单调和平板。好的文章,应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叙结合起来,虚实结合,融为一体。如有一篇高考佳作《茉莉,我也爱你》,全文就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文章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勿让一己情感的好恶遮蔽了智慧的双眼,勿以一己之爱而忽略了身边美的存在,思想的残疾比身体的残疾更可悲。从“花事”到“人事”,从实到虚,由小到大,文章渐次推进,使内涵显得更厚重,意境显得更深远。

(三) 蕴含哲理,发人深省

意境深远的文章,往往蕴含着哲理性的感悟、独特的体会和发人深省的真知灼见。这就要求写作者善于挖掘平凡小事的不平凡之处,借助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把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感悟自然地融入记叙和描写中。可以在具体叙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关键处,水到渠成地加入一些言简意赅的语句,引起读者的思考;也可以透过生活的表象,剖析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并将之升华为哲理。

作者简介:

李增荣,陕西省安康市,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丰富内容作文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思考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高中生物课堂有效引入的探究
游戏让英语教学课堂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