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公开课引发的思考
2018-01-28陈敏
陈敏
摘 要:作为一名新教师,从一节市级公开课中感受到:实验是物理课的魅力所在,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通过实验不仅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他们严谨的、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关键词:《力的分解》;公开课;思考
在刚踏进张家港高级中学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学校就让我上一节全市的公开课,对此,我感到万分的荣幸,同时,也感到了无比的压力。思量再三,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我选择了《力的分解》这一课题。
《力的分解》这一节是有前四节学习矢量奠定基础。因此,这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在初中物理中,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在力的分解中如何判断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分力的方向,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我。经过老教师的指点我决定就地取材制作教具,在课堂上利用一系列实验让学生去体验、感受,形成直觉思维,这样既能突破难点,同时也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新课引入中我巧妙地用了这样一个实验:在班级找了两名力气比较大的男同学上讲台进行拔河比赛,再请一位个子较小的女同学上台交给她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求她一个人拉动两个男同学。所有的学生几乎都认为这个小女生会以失败告终,然而,奇迹出现了。我让这个小个子女同学在绳子中间的位置用力一拉,两位大力气的男同学居然都被拉动了。一名弱小的女孩子为何能拉动两个“大力士”呢?同学们想知道为何会出现这两种现象吗?待我们认真学完本章的第五节——力的分解,同学们就可以自己揭开这两个谜了。在学生满脸惊讶与好奇之中我引入了新课,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
其余两个实验主要针对斜面上重力的分解和弹力的分解。
一、斜面上重力的分解
在没有其他条件的限制下,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很多个不一样的平行四边形。也就是一个现已知的力可以分解成很多对不同的共点力,不像力的合成,一对已知力的合成只有一个。所以对一个具体的分解(斜面上的重力)该怎么确定两个不同分力的方向?我指导学生依据力的作用效果(压或者拉)来确定两个不同分力的方向。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在物体和挡板间增加海绵来放大形变效果,让学生观看铁球的重力会产生什么效果。通过讨论交流,他们较容易地得出结论,重力会使物体垂直压挡板和斜面。
接下来就是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思考汽车爬坡为什么如此困难?高大的桥为什么要建很长的引桥?为了加深印象,我又以课本例题为例:站在斜面上的人或物体在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的时候,重力会产生两个效果:一个力会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使人或物体沿着斜面下滑;另一个力在垂直斜面的方向上,使人或物紧压着斜面。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也给学生解释了紧压斜面的力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二、弹力的分解
这部分通过学生做大量的有关实验来体会弹力的分解。
学生实验:观察图示,分析F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可以使用工具(橡皮筋、铅笔、细绳、橡皮、三角板等)按图的顺序组装仪器,分小组讨论力所产生的效果,并作出力(即细绳对铅笔的拉力)的分解示意图。
实验过程:将橡皮筋套在中指上,把铅笔与橡皮筋相连接,铅笔尖端放在手心,体验下铅笔的重力产生的效果,然后在铅笔挂接上橡皮,思考拉力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这个实验,亲身感受力的作用效果,这不仅激发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创造性,活跃了学生的思想,而且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操作的能力,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各模块中均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实验,教学中我们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动手能力。比如,对“牛顿定律实验”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具体要求学生能达到以下要求,能提出问题,并猜想与假设结果,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和交流合作。心理学原理也表明,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調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高度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但是实验教学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和表现意识,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最好办法,理论是指导实验的最好依据。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既使学生掌握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以此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有一位教育家说:“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掌握一定数量的知识,而是要努力设法通过学习材料来表现自我。这是展示自身力量的审美积极性的源头。”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就处于发现和创造的氛围之中,学生也就会用心去体验、去探究、去创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也会快速地丰富和促进。素质教育的最终要求是让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高中新课程实验正是依据这一要求,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将实验带进课堂,让学生体验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使物理摸得着也看得见。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