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识字教学中如何纠正错别字现象
2018-01-28杨旭
杨旭
摘 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也是语文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正确识字、写字,轻松进行大量的阅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热点。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主观上受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影响,与小学生的思维、记忆发展程度有关。客观方面有社会的影响,受教师、伙伴、父母及媒体网络的不规范用字的错误诱导。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纠错意识,帮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关键词:错别字;原因;类型;识字教学
在小学阶段,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老师是十分重视识字教学的,总是花相当长的时间,下很大的工夫认真教。可是听写时写不对的情况时有发生,学过的常用字运用情况更让人不满,要么多笔少画,要么写成别字。可以说,学生写错别字成了语文老师最为头疼的事之一。有些错误的出现让人啼笑皆非,比如:把“炕”上写成“坑”上,把“胆”子写成“肚”子。尤其是从作文情况来看,当前小学生正确书写、运用汉字的能力不容乐观。
一、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在小学阶段,错别字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一二年级学生识字不多,而且多是字形简单的字,学习的形近字和同音字也不多,加之没有开始写作文,所以出现的错别字不多。有时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表示。但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中年级即三年级达到顶峰,学生到了三年级一般会认得2500字,会写的字达到1800(课程标准规定)。这时随识字量的增大,学习的形近字、同音字也多了,加之开始写作训练,由于记忆存储的词汇量不足和对于字义理解不透,学生的错别字开始大量出现。到了高年级,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思维的发展都有所提高,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能力随之加强,写错别字的现象又渐渐呈下降趋势。
1.主观方面受小学生认知特点的影响
汉字不同于字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而且同音字、形近字、多义字较多。识字既要求学习者具备准确而完整的知觉,牢固的记忆,又要具备精密的分析、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很准确抓住汉字的音形义。而小学生识字受到自身认知发展规律的制约:小学生虽然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但是低年级学生,在知觉过程中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精确的分析综合特点。因此,在识字过程中,只记住字体的粗略轮廓,而对于字体非常细微的部分常常忽略不计。
2.客观方面受社会的影响
模仿具有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况且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学生在观察学习中,与学生亲近的教师、父母、亲密的同伴经常会写错的那些字。如把“已”写作“己”把“弋”写成“戈”,或者把“锲而不舍”写作“契而不舍”等等。都会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常见的错别字错误种类
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特点,学生写错别字的错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形似致误
汉字有很多形近字,有的字声旁相同形旁不同,有的字笔画相同位置不同,还有的字字形相似只有一两笔的形状不同。在书写时很容易出现错误。如:
气慨(概) 追朔(溯) 草管(菅)人命 迁徒(徙) 黄梁(粱)美梦
2.音近致误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在书写时一定要结合字的音形义来写,如果不假思索或对字义不理解很容易出现错误。如:
重迭(叠) 蜂涌(拥) 甘败(拜)下风 渡(度)假村 复(覆)盖
3.义近致误(例略)
了解了上述错别字的类型,我们会发现,错别字都是因为音、形、义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因此要纠正学生写错别字,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汉字的特点,从汉字的音形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三、加强识字教学,纠正学生错别字
1.备课要有预见性
在识字教学前一定要有预见性。教师在备课和复备时,把本课易错的生字及课文中的字标记出來,根据字形寻找策略,教学时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意识到哪些地方容易写错,在写字的时候就会格外注意,降低错误率。所以我们在教学前先要预见学生的可能的错误,在课堂上及时对症下药打预防针。
2.根据汉字特点,进行识字
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以利用一些汉字的构字特点、发展及内涵,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1)挖掘形近字。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大量形近字的出现,学生往往把一些字形相近的字认错、写错。如:学会了“东”再写“练”总爱把右边写成“东”。这是由于比较牢固的旧知识对巩固程度不够的新知识起了干扰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在识字教学一开始,就要强调对字形的差异,多观察、多比较、多分析。
(2)区别同音字。同音字互相替代而产生别字的主要原因是对字义不理解。如“再”和“在”、“望”和“忘”、“幕”和“暮”。掌握这类字,就必须让学生把字义弄清楚。如果学生知道了“暮色”的“暮”是傍晚,“暮色”是傍晚昏暗的天色。“夜幕”的“幕”是覆盖在上面的帐篷,在夜间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样,所以叫“夜幕”,这样学生就不会用错了。
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作为教师,应分析知识原因,把教材因素、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有机结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实行综合治理,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汉字带来的快乐,使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红艳.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J].文学教育(下),2015(10).
[2]戴晔丽.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11(6).
编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