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2018-01-28赵阳
赵阳
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不断地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今的教学环境,我国课程也不断地做出相应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体质却在逐年下降,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是提高中学生体育素质的主要手段,把一些体育学科的内容作为中考考查的内容,就是希望改变传统观念下对体育课不正确的认识,从而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发展
一、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1.教学组织形式概念
“组织”在组织形式一词里作动词,指将众多的人有目的、系统地编排起来,按照一定的程序或过程协调其行为,以实现某个共同目标,“形式”指事物的外形。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中外学者各持己见,由于不同教育学者对教学组织形式的理解不同,因此从目前来看还没有形成确定的定义。
2.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其上位概念“教学组织形式”在体育领域的一个延伸。体育领域对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起步晚于教育领域,目前对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理解主要有: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形式,更多的强调言传身教的过程,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会更多些,老师也会根据学生不同进程中反馈出来的不同表现做出相应不同的调整,也许是集中直接的方式,或許是个别间接的形式等。
二、对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
我国从建国到现在,教育教学共进行了8次改革。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得到家长和领导的重视。体育课堂的组织形式更是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与时俱进。
1.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是各个中学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经历了许多年的发展,从单一的传统教学到多种不同的分组教学形式,现今有同质分组与异质分组、班内课程分组与年级课程分组、固定的分组与临时的分组、同教材的分组与异教材的分组、显性分组与隐性分组、兴趣分组与能力分组等等。
2.友伴群体教学
友伴群体教学就是让学生自由结成“友伴群体”,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完成任务。在互为裁判、互为教练、互为帮助的过程中,每个学生有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通过自己的付出达到目标,更加深刻地体会运动的成就感。
3.俱乐部制教学
体育俱乐部是以体育爱好者自发性、自立性的结合为基础,为增进健康和促进相互间的协调和睦而进行持续性体育活动的组织;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是指体育课堂教学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体育课教学的模式,就是在同一堂体育课中开设各类体育项目,每一个项目为一个俱乐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但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实现体育课程教学任务。
三、目前我国对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理念的背景下,对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师生的积极性,不仅树立了学生在课堂中主人翁的意识,也培养了相互协作,互帮互助的意识,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促进身心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班级规模过大
一名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不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也不能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没有师生的深入交往,显然不能有效地通过师生在教学过程的相互作用,使所有学生都产生学习动机、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和获得良好的道德素养感染。
2.管理与评价的难度加大
管理与评价难以有效地落到实处,究其原因在于理念与方法没有深入人心,导致前期准备不足,师生缺乏有效的新的学习方式的经验基础,比如,就合作学习而言,教师缺少系统的培训,教学缺少充分的准备,容易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如今教学组织模式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对自己定位不清。关于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大多教师将体育课教学与体育教学混淆,但是,“体育班级授课组织形式”才是体育课的简称,课堂只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实际教学中存在许多只研究体育课、不研究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情况。其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急于求成。为了表现更新换代、标新立异,过于强调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特点的学生的“因材施教”,主要就是通过分组教学的形式。但是,对这种形式的研究仍然没有打破现今课堂教学的模式,不仅舍弃了传统教学形式的优点,而且对如今的组织形式一知半解,往往只是依葫芦画瓢,脱离学生实际情况。再次,目前体育教师中了解新课改前后差异的就不多,对新课改后教学组织形式的特征及其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的更是寥寥无几。
四、对策
1.控制班级规模
无论是哪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都应使班级教学规模合理化。因为其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和师生情感交流的疏密。所以说,班级规模的合理性是教学组织形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班级规模的大小对班级成员人际关系、情感交流以及课堂参与度等方面都有严重的影响。
2.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综合应用
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都不是万能的,它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施予特定的对象,能够尽可能地发挥出预期的功效。每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都有其长处和较少顾虑到的一面,因而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应该加以综合考虑和选择运用,以发挥其最大效力和最佳效果。因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合理结合和综合使用。
五、结论
我国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已在继承的基础上日新月异地创新发展着,只有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组织的固定程式,才能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多维化。随着新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将正如毛振明教授所预测的那样,总趋势会向多样化、综合化和个别化方向发展,也一定会向有利于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方向发展。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