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寄宿制民族高中新生学校适应不良影响因素初探
2018-01-28武世花
武世花
摘 要:寄宿制学校学生由于是异地求学,需要面对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的诸多重大变化,若在学业、人际关系、常规生活等方面出现适应不良的问题,会影响到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和成长,也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究高中新生学校适应不良的影响因素,以期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帮助,也为学校更有效地管理新生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异地寄宿制民族高中;高中新生;学校适应不良
高中生的学校适应情况直接影响他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业、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同时还对其未来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兰州新区舟曲中学是一所异地寄宿制民族高中,约有80%的学生来自甘南藏区,其中有37%的是少數民族学生。学生异地求学,要面对学习压力、课程负担、教师教学方法、学习时间、相互之间不熟悉及离家住宿等各方面的重大变化。大部分高中新生在最初入学后由于不能完全适应寄宿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从而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再加上高中生在青春期独有的复杂心理和行为特点,都让学生在面对环境的改变时更容易产生适应不良而表现出各种情绪和行为的问题。良好的学校适应包括学业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常规生活适应,而不良的学校适应则表现在以上三个方面的消极体验,文章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来探究高中新生学校适应不良的影响因素。
一、学业适应的影响因素
学业适应是指学生在学校中根据学校环境及学习的需要,通过对自我状态的调整以维持个体与学习环境之间的平衡的过程。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业适应问题是寄宿制学校新生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寄宿制高中新生在学业适应方面首先表现为课业适应不良的问题。这与高中教学内容的变化及老师教学方法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关系。高中教学内容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扩展和提升。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讲课内容难度加大,且每节课讲授的知识点增多。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于甘南州民族地区,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很多学生对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不足,加之难度增加的高中学业内容,大部分高中新生入校后学业压力增加,产生课业适应不良的问题。
我校学生是异地寄宿,学生在整个高中时期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有限,因此在学校中学生结成的同伴关系更显重要,成为学生在寄宿制高中情感交流和寄托的主要关系。青少年的友谊也会对个体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有朋友的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与没有朋友的青少年相比,差异显著。说明同伴关系也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同伴关系不良也会对高中新生的自尊产生负面影响。
二、人际关系适应的影响因素
寄宿制学校高中新生因面对环境的变化,容易产生情绪上的焦虑,情绪问题会影响到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寄宿生人际交往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亲情缺失。我校学生有80%来自甘南州地区,学生是异地寄宿,不同于一般的寄宿制学校,他们一学期只能回一次家,其余的时间包括周末都在学校,特别是高一新生,他们刚刚远离父母,来自双亲的家庭教育和情感支持减少,缺少父母的教导、亲情和关爱,加之学生刚来到新的学校,对同学、老师不熟悉,学生更容易出现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
相比非寄宿生,少数民族寄宿生更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问题、情绪焦虑问题。我校有37%的少数民族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生活方式、语言交流等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也会出现人际适应不良的问题。
此外,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积极情感的形成、同伴关系,从而影响对学校的适应。与教师亲密的学生更容易把教师当作一种支持源,更好地得益于课堂中各种教学活动,其社交能力也更强,而且对待同伴和同学也很尊重、友好,进而有较好的同伴间的接纳和良好的友谊。反之则会影响学生的人际关系。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也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学生的社会行为、学业成绩和情绪情感等。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提高个体自尊感,为彼此之间提供情感的支持和宣泄的空间,也能促进同伴之间的相互理解,没有朋友则会出现压抑和焦虑等情绪,使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三、常规生活适应的影响因素
寄宿制学校就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在学校进行,常规生活适应是寄宿制学校适应的重要方面。与本校学生访谈发现,新生在入学初遇到“学校的睡眠状况差”“饮食习惯不适应”等问题,还经常“担心自己的财物安全”。此外,学生对生活费的支配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差,存在乱花钱现象。因学生的饮食起居都在学校,寄宿制学校在学生学习和日常的行为管理方面更为严格和细致。同时,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适应行为有影响,若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以理解为主,那么孩子的适应行为就会有更好的发展,而有些父母经常惩罚或者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孩子,容易造成孩子出现适应不良行为。
学生认为学校环境主要的问题集中在学校管理严格、不允许使用手机等电子通信设备以及时间管理严,基本上没有娱乐活动。
本文从异地寄宿制民族高中新生学校适应的三个方面来分析,常规生活适应问题最为突出,学业适应次之,情况较好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
参考文献:
[1]宋爱芬,张向葵.青少年学校适应的调查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4).
[2]李兴英.高一新生心理适应能力调查分析[J].中国校医,2002(5).
[3]田晓峰.盘锦市寄宿制高中新生的学校适应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