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2018-01-28许敢胜

新课程·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程标准学科

许敢胜

摘 要: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地理实践力。试图就在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如何提高地理实践力作一些探讨,以实现两者间的相互促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地理实践力;高中地理

时代在发展,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教育部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于2013年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在2017年形成了新的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是对实验稿的继承和发扬,实验稿在课程设置里明确设置了研究性学习,并且赋予了276个学分,地位之高由此可见。

一、研究性学习和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关系

(一)研究性学习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研究的课题是来源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能自主获取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自行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要求将研究性活动贯穿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从而突出学习活动的主体性和主动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可以是一门学科,也可以多学科交叉,本文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的是地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研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制定、活动的开展与落实、成果的呈现与展示等,都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观察事物、调查统计、动手动脑、组织人员等各方面的行动实践能力。

(二)地理实践能力培养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

高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仅仅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中学生所进行的研究性学习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研究,它的本质仍然是一种学习方式和方法,这是它和科学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的根本区别。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充足的指导,自由指的是研究什么、怎么研究、获得怎样的成果要由学生自己定,指导指的是教师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及时的引导。研究的充分自由要求评价环节上要多元化和注重过程评价,多元化和多角度地看待学生的研究结果,同时对学生参与所研究问题的程度、协作能力、过程中的感悟与体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作出合理的评价,这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地理研究性学习和地理实践力培养相结合的意义

(一)地理研究性学习和地理实践力培养相结合有利于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深度

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以及我们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该学科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地理研究性学习就是要研究学生生活中的地理。地理学科注重实践,地理研究性学习如何做到有深度,需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去探究问题、主动获取所需的知识和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只有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切身的体验,才能激发更深层次的探究欲望。学生只有在真实的实践参与中才能感受到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美和价值,他们才愿意提出新的想法和思路,他们才有动力将这些想法和思路付诸实施,最终有勇气和毅力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困难并获得成果。通过地理实践,研究性学习会做得更深入,也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地理水平。

(二)地理研究性学习和地理实践力培养相结合使得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有了落脚点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均为地理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而地理实践力则是对前两者在实践中的综合、具体体现,地理实践力能很好地检测和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与思维品质。地理实践力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特定的条件和情境。只有经过持之以恒的地理知识积累,地理实践能力才能日益提高;只有通过地理方法的训练及反复实践,地理知识和技能才能升华为地理实践力。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参與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三、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提高地理实践力的一些策略

(一)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选题要贴近社会生活中的地理

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学校”,社会生活中的地理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研究对象。研究性学习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要研究的问题是生活中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这些都需要学生审视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发现可供研究、值得研究的问题,所以课程研究和实施更依赖校园以外的资源,也就迫使学生去关心自然、了解社会,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积累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校园外的自然、社会环境就成为学生学习和实践活动的阵地。

(二)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要“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就是认识和行动相结合。研究性学习不仅要有对书本知识的背诵、理解、掌握、复述能力,更要求学生能自主搜集、梳理、分析、整理信息,然后从其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另外,研究性学习要能激励学生有发现新问题的好奇心和勇于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和创造精神,学会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这一切要求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动脑、调查、研究、自主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实践这些想法,由此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力。

(三)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结束后要有一定的成果和展示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从事了一些调查、考查、参观、野外生存、实验、制作等学习实践活动,在研究活动结束后,这些活动中留下来的资料、数据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并形成结论,活动中拍摄的照片要分类整理,实验的过程记录、制作的模型都要留存,整个研究过程和结论要有一个完整的报告或论文。以上都可以构成地理研究学习的成果,对于这些成果的梳理和展示,也是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一次考验。

参考文献:

[1]郝丽霞.研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改革和开放,2010(7).

[2]陆芷茗.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与评价[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16(12).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程标准学科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