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
2018-01-28甘海萍
甘海萍
摘 要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曾说过:“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一味的批评不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而深切的关怀和爱护,使教育成为载歌载舞的水。”他一语道出了教育的核心所在。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真挚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在遇到问题学生时,我们更应该用加倍的爱心、耐心、宽容心去温暖他们使他们重塑自信,重绽笑颜。
关键词 班级管理;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5-0214-01
記得接手新班级的第一天,我还不认得孩子们的名字。下课的时候,我就在班上处理一些事务,而孩子们就在玩。有的大声谈笑,有的做起小游戏来……巧合的是,当小毅同学经过他们其间时,他们总会立即停止,一双双厌恶的眼神扫视而过,不停地做着手势,好叫他快点离开。我纳闷着: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是一块儿玩乐,为什么唯独对小毅同学排挤呢?
接下来的几周,我特别关注小毅,发现他身上确实还存在着许多有待纠正的缺点: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空洞的眼神,游离的思绪,让人捉摸不透。课堂笔记完全空白,其他孩子在认真读书时,他却全程紧闭嘴巴。与同学相处,常有矛盾发生,成天郁郁寡欢。相信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也是有其根本原因的,我必须了解清楚,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小毅的学习与生活状态,这么不理想。于是,在课堂上,我向全班同学宣布:“接下来的时间里,老师将进行家访——”话还未说完,孩子们已欢呼雀跃起来:“老师老师!先来我家好吗?”“不,老师,先去我家,你看看我的房间,里面有好多课外书呢!”……我微笑着说:“我第一个去家访的同学就是——小毅同学。”孩子们听了,纷纷向小毅投去羡慕的眼光,小毅摸摸自己的后脑勺,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是开学几周以来,少有看见的小毅的笑容。我发现,他笑起来时,那眯起的小眼,还是很可爱的呀。
我不敢自诩自己是最细致的工匠,但我至少要让小毅同学感受到,班主任对他真诚的关怀与呵护。我要打开小毅同学的心扉,驱散笼罩他的阴霾,恢复他儿童本应拥有的无忧无虑。
回校后,在课余时间,我约小毅同学来办公室促膝谈心。来到面前,他轻轻地叫了我一声:“甘老师好!”这是一个多么良好的开端呀。我即刻表扬他:“你真懂礼貌!”他望望我,又一次微微一笑。我话锋一转,问小毅:“你知道吗?其他同学不喜欢和你一起玩,也是有原因的。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需要改进呢?”他听了,低头不语。
“老师跟你讲个故事好不好?”我轻声细语地与他交谈。见他点点头,我便给他讲起了《农夫与罐子》的故事。
一个有裂缝的罐子,由于水顺着裂缝而滴落,从而使鲜花得到浇灌。
“你看,这个水罐有裂缝,但是一样有自己的用处。虽然你有缺点,但不代表你不能把事情做好,是吧?”
小毅同学点点头。
“如果,你按照老师的方法来做,相信不久以后,你一定可以成为不一样的自己,同学们也会渐渐对你改观的。”
“真……真的吗?”他的眼睛因兴奋而放射出一种异样的光芒。我感受到,小毅同学也是有一定上进心的。
“首先,你要先从自身开始改变——勤洗澡、更换衣物才行。”
“哦,老……老师……就……就是要把自己搞干净点,是吗?”
我微笑着点点头,孩子就是孩子,总会无意间流露出天真的一面。
“那你能做到吗,就是这一点?”
他语气坚定地说:“能!”
“既然你这么听话,老师奖励你一样东西好不好?”
“谢谢……谢谢老师!”
尽管他还不知道是什么,却已先对我表示感谢。回想起来,猛然发现,其实他每次见到我的时候,都会礼貌地和我打招呼。我深切地体会到:的确,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
我从抽屉里拿出一块香皂,闻到这清新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呀。我把香皂递给他,笑眯眯地问他:“你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吗?”
“老……老……老师……我……我……我知道了,以后我会每天都洗澡,这样才会有同学和我玩。”
“那老师等着你的好消息,要加油哦!”
小毅同学信心满满地点点头。
渐渐地,我发现小毅比以前开朗多了,脸上也变得干净起来,身上的异味消失,其他孩子也没有那么抗拒他了。在课堂上,我更加关注小毅。我用欣赏的目光期待着他的些许改变。每当发现他一点小小的进步,便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把他的闪光点放大再放大,对他的表现肯定再肯定……
语文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须。”我相信,如果再加上集体的力量,小毅的蜕变速度将更加喜人。于是,我在班上组织了一次班队活动《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让孩子们明白,我们是一个班集体,要建立相互关心、团结协助、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而集体的进步,能反过来促进个人更大的进步。时光在指尖匆匆溜过,我真的很欣慰地发现,小毅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从小毅身上,我深深地明白: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用最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学生,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多引导。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葆有他们纯真、善良的心灵,培养他们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能力。请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花期”。也许有的孩子,成长速度惊人;也许有的孩子,让你误以为看不到希望。但请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真挚的爱心,唤醒孩子的自觉心、上进心吧!之后,我们需要做的,就仅是——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