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县荒漠化土地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8-01-28吴军
吴军
摘要:指出了建平县属于亚湿润干旱地区,是辽宁省主要荒漠化地区,按照侵蚀类型分为风蚀、水蚀荒漠化两种。据第五次监测数据显示建平县尚有荒漠化土地195698h㎡,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57.7%,经过治理,荒漠化面积有所缩小成逆转趋势,但由于所处生态区位比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防治土地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通过对建平县荒漠化土地现状及其变化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荒漠化;监测;生态;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6-0144-02
1引言
建平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面积约4900k㎡,属亚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降雨量在500mm以下,表现为春季干旱少雨,风沙大,蒸发量大;夏季气温高,多暴雨、冰雹;秋季少雨,降温快,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寒冷少雪。地貌属山地丘陵区,植被类型属华北植物区系向内蒙古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土壤为褐土、风沙土、草甸土等。
2研究的方法
建平县第五次荒漠化监测采用遥感数据判读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野外调查,建立解译标志库.遥感数据(图像)目视解译划分图斑(RS)。野外核实图斑界线和调查各项因子,运用GPS定位,以图斑为基础单元,以乡镇行政区作为统计调查单元,区域内图斑调查以地权作为调查对象,也就是说区域内的其他单位如国营林场、自然包护区等单位都归口于乡镇。
3荒漠化土地现状
3.1研究区域
范围包括25个乡镇,其中完整乡15个为富山街道、万寿街道、喀喇沁、义成功、罗福沟、马场、黑水、热水农场、烧锅营子、北二十家子、老官地、哈拉道口、铁南街道、红山街道、吕隆;不完整乡10个沙海、青峰山、深井、建平、奎德素、青松岭、杨树、朱禄科、八家农场、榆树林子。在这区域内沙化土地一定是荒漠化土地,是荒漠化土地不一定是沙化土地,建平县共有10个乡既是沙化乡也是荒漠化乡,属科尔沁沙地。沙化和荒漠化重叠面积共153108hm2.其中八家农场7415h㎡、二十家子16744h㎡、哈拉道口14963h㎡、黑水17406h㎡,老官地15826h㎡、罗福沟18937h㎡、马厂20343h㎡、热水农场11293h㎡、吕隆14136h㎡、义成功16045h㎡。
3.2区域内现状
根据2014年第五次监测结果,建平县荒漠化区域土地总面积为338900h㎡。其中: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95698h㎡,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57.7%,按照荒漠化程度分轻度荒漠化土地90292h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46.1%,中度荒漠化土地95328h㎡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48.8%,重度荒漠化土地9614h㎡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4.9%,极重度荒漠化464h㎡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0.2%。非荒漠化土地143202h㎡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42.3%。其中荒漠化类型为风蚀的40263h㎡占荒漠化面积的20.6%,荒漠化为水蚀的155435hm2占荒漠化面积的79.4%。按照土地类型分在荒漠化土地195698h㎡中,荒漠化耕地85329h㎡,占荒漠化土地的43.6%;荒漠化林地97793h㎡占荒漠化土地的50.0%,其中油松43172h㎡,占荒漠化林地44.1%,杨树17800h㎡占荒漠化林地18.2%,山杏17267h㎡占荒漠化林地17.7%.沙棘4157h㎡占荒漠化林地4.3%,荆条2526h㎡占荒漠化林地2.6%,这几个植物种类占荒漠化林地的86.9%;荒漠化草地11784h㎡占荒漠化土地的6.0%,荒漠化未利用地793h㎡占荒漠化土地的0.4%,见表1。
4动态分析
通过2009年第四期监测和2014年第五期监测,到2014年荒漠化土地由第四期监测时的219514h㎡减少到195698h㎡,减少了23816h㎡,减少10.8%,成逆转趋势。其中荒漠化程度轻度由87044h㎡增加到90292h㎡,增加了3248h㎡,荒漠化程度中等由第四期监测的112840h㎡减少到95328h㎡减少了17511h㎡,荒漠化程度重度的由第四期监测的18254h㎡减少到9614hm2,减少了8639h㎡,荒漠化极重度由第四期的1377h㎡减少到464h㎡,减少了914h㎡。风蚀类型由第四期43954h㎡减少到40263h㎡,减少了3691h㎡,水蚀类型由第四期175560h㎡减少到155423h㎡減少了23816h㎡,见表2。
通过荒漠化土地监测两期数据对比发现建平在5年一个监测期内荒漠化土地面积明显减少,基本实现遏制土地荒漠化扩展趋势,荒漠化程度有所减轻中度、重度、极重度都有所减少,荒漠化程度轻度增加是由前期中度荒漠化转化而来,侵蚀的两种类型风蚀和水蚀都有所减少。
5存在的问题
5.1造林资金投入不足
营造林增加植被盖度是减少荒漠化土地荒漠化程度的直接办法,建平县经过多年造林,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基本上都已造林,剩下的地块,有些在高山远山,有些荒漠化严重,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越来越大,国家对人工造林补贴较低,虽然有国家三北、退耕还林等工程投入,但还远远不够,退耕还林保存情况不容乐观。劳动力价格由20世纪90年代的40~50元增加到120~150元,苗木费由每亩80~180元增加到150~280元,每亩造林成本由450~650元增加到900--1300元。财政补贴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造林质量难以保证。地方公益林、国家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林农不愿意营造有生态功能更强的林地,还是以用材林、经济林为主。
5.2纯林比重过大病虫害严重
荒漠化林地上树种比较单一、纯林过多,林地抵御病虫害的能力降低,一旦发病很难控制,这一区域主要是油松、杨树、沙棘这3个树种。这3个树种面积和占荒漠化林地面积的66.6%,油松纯林松毛虫危害严重,发病普遍。杨树纯林杨干象、光眉天牛、美国白蛾等病虫害均属高危害昆虫。沙棘木蠹蛾造成沙棘大面积枯死,荒漠化程度加重。
5.3人为干扰较为严重
林间小开荒现象依然存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非法开矿,加速了土地的荒漠化。
6荒漠化防治建议
6.1坚持以水定林的方法
由于本区域属于亚湿润干旱区,降雨量少,这是荒漠化发生的白然因素,按照新版造林技术规程的规定立地条件不好的地块可以实行低密度造林,例如以水土保持为目的的油松、山杏,1h㎡最低初值密度株数为630株、折合每亩42株,樟子松1h㎡210株、折合14株,沙棘1h㎡420株、折合每亩28株,小叶杨、青杨等作为工业原料林的1h㎡600株、折合每亩40株,用作培育防护林的每亩180株、折合每亩12株,大大地降低了造林成本,也体现了以水定林的原则。
6.2多方筹措资金
在国家投资的基础上,鼓励个体造林、大户造林、股份制造林,鼓励企业参与,提倡产业治沙。
6.3依靠科技支撑,保护乡土树种
发挥省干旱研究所,省固沙所的作用,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要选择一些抗干旱、抗风沙、防护效益好的乡土树种,加大对乡土树种的保护和利用。
6.4保护原有植被,抓好迹地更新
建平县森林覆盖率在44%,保护好现有植被是逐步缩小荒漠化范围的最好措施,坚持不懈的抓好林地内小开荒清退、采伐迹地更新。
6.5 改造油松纯林
油松荒漠化土地大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侵蚀沟密布,共计43172h㎡,大多是国家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在天然更新的基础上,通过人工诱导逐步形成针阔混交林。
7结语
建平县荒漠化区域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的努力与探索,在保护好原有植被基础上,逐步提高林分质量,加快对低产低效林改造,缩小荒漠化范围,坚持以水定林,封造结合,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