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品质学校:价值坚守与示范

2018-01-28张晓东

江苏教育 2018年34期
关键词:欲求强音高品质

/张晓东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同样体现在教育之中,我们要思考以何种方式推动学校发展,充分化解人民美好的教育生活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现实难题,努力实现新时期的教育转型。追求学校的高品质发展无疑是一条重要的路径,其本质我认为是教育价值重塑,而绝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或者说技术问题只是表层问题,必须以价值为原点和支点从更深层面整体推动学校的新一轮跃迁。

首先,要关注价值立意。学校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高品质学校,高就高在崇高的境界,实现对每一位学生的价值关怀,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精彩绽放,这是对教育终极目的的回归。学习知识无可厚非,但是只有狭隘的知识,会让人变得割裂残缺。教育必须踏上返乡之旅,不断地找回教育的尊严,把高贵的人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核。舍此,教育将会不由自主地迷失。正如尼采提醒我们的,要避免使教育异化成为“生存斗争说明书”。

其次,要强调价值引导。“高品质学校”是标杆、准绳、尺度、样板,是每一所学校都应该追逐的地平线,并振聋发聩地呼喊出教育的时代强音。这种强音是价值之音,是动听的天籁之音和生命成长之音。价值引导不是模板、束缚和规约,不会成为其他学校简单效仿的对象,它代表的是精神引领和精神资源,也许就是功利时代被遗忘了的“无用之用”吧。高品质学校的存在是为了解放学校,它向所有的学校昭示,什么才真正值得欲求、可能欲求和能够欲求,以达成来自群体的广泛应和,建构起学校发展的良好生态。

最后,要形成价值自觉。学校改变需要深刻的思想改变,思想的改变才是人的真正改变。如果没有思想的提升和历练,一切都不会有持续性和文化性。从学校校长到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进行价值碰撞和价值澄清,努力对教育进行再定义,不断反思教育的育人价值和社会功能,让丰富的价值落地生根,形成新时代的学生成长观和教育质量观,让内含着传统文化的先进教育理念内化到自身的血液中去,这是一条高品质学校发展的内在主题线索,最终达成学校发展的文化自觉,这样才会产生不竭的内驱力和源动力。

猜你喜欢

欲求强音高品质
聚全球合力 奏时代强音
桃棚红谷荡强音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清华与古厚
创新实干促发展 开放崛起奏强音
高品质的忠实还原 FIBBR Ultra Pro2 HDMI光纤线
清华与古厚
博鳌亚洲论坛,倾听世界强音
清华与古厚
光伏扶贫如何保证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