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
2018-01-28尹梅
尹 梅
(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dryinmei@163.com)
1988年,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我刚刚结束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的课程学习,开始了临床阶段的课间实习。也正是在这一年,在古城西安,一本新的杂志犹如春芽一般破土出生,仿佛冥冥之中我与这本杂志的缘分已经悄然开启。三十年后,我成了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一分子,将我的全部教师生涯奉献于此,而《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也即将迎来她创刊的30周年。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选择一个学科,就意味着要与其在这个时代同生共长。《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作为我国关于医德医风、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的大型学术刊物。自创刊伊始,就一直坚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紧跟时代步伐,并不断调整栏目结构,及时与读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三十年,似天地间的沙鸥一般前行,三十年,也汇聚了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学者,在这里共话学术的理想,共同感受这个时代带给这个学科的机会和挑战。
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个时代一样,呼唤着严谨的学风和坚守科学的学术态度,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个时代一样,期待着一份与时俱进的杂志,如同1999年的《南方周末》对于人们的意义,是一种唤醒,一种号召,一种力量。敦促着媒介的不断更迭,不仅需要满足读者的所想所需,更要以“媒介即讯息”的自我要求来不断约束自身。如此,杂志,才不仅仅是一本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作为医学伦理学科发展的阵地,它汇聚了越来越多的同道中人,选择与时代同频的主题,思想引领时代,争鸣活跃百家。
医患关系,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社会话题。曾几何时,医生在公众的眼中已经不再是白衣天使。患者和医生本应该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共同面对疾病,现在却演变成互相提防的矛盾对立关系。接二连三的伤医案,让医生变成了一个高危的职业。我们可以选择不做医生,但谁又能选择不生病?又有哪个人敢说他不需要医生呢?
文化差异会带来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效果,包括对病人的病情告知。任何文化都有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条件,中国式的“病情告知”也有它的形成原因。一方面人体是最复杂、最精妙的有机体。虽然医学发展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但它的局限性确实会让医生面对生命难下结论,只能谨慎推测和小心求证;另一方面源于中国的自身发展现状。中国处在医疗改革的转型期,尚缺乏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法律保障。紧张的医患关系让医生们处处小心,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中国式的“病情告知”了。在西方发达国家,相对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普遍较高的民众文化素质和相对合理的医疗服务体制,医生不用处处提防随时准备投诉的病人;而病人也不用担心由于过度治疗而产生的高昂费用。所以其“病情告知”是真正意义的医生与患者的平等交流,充满着人性化的关怀和鼓励,既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更有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
医疗服务作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经济、法制、文化等众多因素密不可分。一个生病的人,心理会发生很多变化,同时由于医学知识本身的专业性,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相对甚少,关于如何治疗更多的意见还是来自医生的建议,这样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要配合好既需要尊重更需要信任。医患信任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蕴含着社会问题。这让我们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经济文化建设和全民道德修养等多方面问题进行着深刻的反思。有很多问题看似出现在服务的终端,其根本原因在于上游的问题没有解决好,积聚下来,就会演变成棘手的问题。
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需要10年,培养一名优秀的医生需要15年。如果这样一个劳动高强度、工作高风险的群体,他们的阳光收入不能够有尊严地养活自己和家庭,谁还会愿意在中国做医生?没了医生,看病不但更难,还会更贵。很多疾病的原因是不清楚的,这不是医生们的无知,而是全人类的无奈。有很多疾病是无法完全治愈的,这不是医生们的无能,而是人类的无奈。人这一辈子,心脏会跳30多亿次,但它总是会要歇息的。我们总是欢喜新生命的到来,却无法接受至爱的人离去。公众对各种名牌了若指掌,但对自己的身体又知道多少?平日对健康的忽视,对医学不合理的期待以及对疾病本质的无知都会加剧医患间的矛盾。
医患沟通,看似简单的医患交流,其实并不简单。如何缩短医和患间的距离,让二者关系变得更和谐,有哪些做法?医学人文关怀是密切医生和患者关系的“润滑剂”。人文关怀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和服务外,还要让他们感受到精神和情感的关怀,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通过怎样的方式把人文关怀传递给患者呢?
像这样紧扣时代脉搏的争鸣和讨论,不断的吸引着我们关注和热情。这也是《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三十年来的坚守,它在自省和实践中不断构建着独具特色的高品质学术平台,紧密跟踪和准确把握学术前沿,积极拓展优质稿源,向国家重大专项和高影响力作者诚邀稿件。用国际化视野办杂志,选择用更开放的心态办杂志,让更多学科的审稿人参与其中,让健康不再成为一个口号,让医学人文不再是生物医学的陪衬,不再依附于科技而生存,它不再需要“像攀援的凌霄花,借别人的高枝炫耀自己”而愿以成为一道独立的风景作为目标而前行。
这本杂志不只是立足本土,更是放眼世界,借鉴国内外优秀期刊的先进办刊经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博采众长,聚焦学科热点,精心策划专题,精益求精打造精品期刊。在互联网走进每个人生活每个交流的时候,这本杂志也在用心拥抱改变,努力冲破传统纸质期刊的局限,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在创新实践中强化期刊的多元化、立体化传播,进一步拓展了媒体的空间和深度,形成了独具优势的新媒体生态,不断提高本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无论时代变局多么激烈,传播介质如何进化,人们稀缺的是深刻的思想和沉淀的情怀。在变化中坚持,在坚持中变化,这不仅仅是一个杂志的坚守,也是一个学科的恪守。如此,才能智者迭起,百家争鸣,让智慧的光芒温暖时代。如此,才能新人辈出,勇敢前行,让理性的声音不断传播。我们用求应然之理,做分内之事,虽千万人吾往矣,知其不可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