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国内宗教旅游研究综述

2018-01-28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8年6期
关键词:旅游者旅游文化

(1.青海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2.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7)

作为古代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朝圣活动被视为旅游的一种早期形式。现代社会,不同地域的宗教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都极具旅游吸引力,宗教旅游也是大众旅游活动的一个重要分支。不同学者先后从人类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视角对宗教旅游现象进行了广泛研究,也对国内外宗教旅游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笪玲、张述林总结了国外研究集中在宗教文化与旅游业关系、宗教旅游者行为、宗教组织、宗教旅游的经济功能等[1];高科、佘晶晶认为,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旅游内涵、宗教与旅游的关系、宗教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宗教生态旅游等方面[2];胡芬、袁璐指出国内宗教旅游研究多采用定性方法,后续研究应向宏观规律、微观个体活动等方向延伸[3];谢若龄、吴必虎认为国外研究对宗教游客的理论、游客群体、活动、动机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4]。

综上所述,国内外宗教旅游研究视角、侧重点和研究方法等都有所不同。通过在中国知网上以“宗教旅游、朝圣旅游”等为主题进行文献搜索,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7篇文章,其中期刊论文57篇、硕博论文10篇。基于对所搜集文献的统计和分析,对2007—2017年国内宗教旅游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和分类,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以期把握目前的研究进展和最新动态,以促进我国宗教旅游研究的深入,对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1 宗教旅游概念界定

目前关于宗教旅游概念的界定有三种不同的说法:①宗教旅游是宗教信仰者基于宗教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②宗教旅游是非宗教信徒围绕宗教旅游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戴继诚、刘剑锋将宗教旅游定义为“以愉悦身心为目的,以宗教场所为主要游览对象的旅游活动”[5]。③宗教旅游应包括非朝拜目的的观光、游憩行为。孙浩然认为宗教旅游是以旅游形式为表征的宗教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综合[6];张桥贵、孙浩然把宗教信仰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统称为宗教旅游[7]。此外,也有学者专门就某一宗教进行概念界定。白凯认为,狭义的伊斯兰旅游仅指穆斯林消费群体进行的旅行、旅游或商贸活动,广义的伊斯兰旅游还应包括非穆斯林消费群体进行的旅行或旅游活动[8]。

总体看,对宗教旅游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但目前国内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单纯从宗教信仰者或一般旅游者的视角界定宗教旅游的概念过于片面化,应从宗教信仰者和一般旅游者两方面对概念进行界定。因此,普遍认为宗教旅游既包括宗教信仰者以宗教为动机的旅行活动,也包括一般旅游者围绕宗教旅游资源进行的旅游活动。

2 宗教与旅游的关系

朝圣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古至今是普遍的旅行方式之一。朝圣与旅游之间相互联系,又有诸多行为相似性和差异性,因此就有了“如果朝圣者是半个旅游者,那么旅游者就是半个朝圣者”的论断。对此,国内学者对朝圣与旅游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探讨。杨慧认为,维克多·特纳关于朝圣研究理论成为旅游人类学研究在人类学理论中生根发芽的第一步[9]。郑晴云认为 “朝圣”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精神文化之旅,旅游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朝圣”[10]。张进福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神圣”的朝圣蕴含着“世俗”成分,而“世俗”旅游也包括“神圣”内容[11]。他认为,在旅游活动中空间是第一性的,时间是第二性的,空间性超越了传统“通过仪式”的空间领域,可作为“通过仪式理论在移动时代的一种补充”[12]。马宝建认为,朝圣与旅游都是人类古老的继衣、食、住的需要之后的第四种需要——“行”的需要在不同时代的展现[13]。田敏、撒露莎对“旅游仪式论”提出质疑,认为将旅游视为一种人生的仪式或仪式化的人生活动值得商榷[14]。

宗教与旅游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宗教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分析。首先,对古代宗教旅游影响因素和旅游者行为进行的深刻剖析。黄金刚、杨桂华认为影响晚清西方来华传教士宗教旅游的主要因素是客源地的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旅游目的地的政治开放、宗教政策和安全保障因素,交通因素[15]。章杰宽、朱普选通过分析民国时期青藏地区不同类型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特征,认为政务交流型、宗教朝拜型、科学考察型和政治探险型的旅游者行为有着较大的区别[16]。其次,在宗教与旅游的关系上,张桥贵、孙浩然认为宗教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和动力,而旅游是宗教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7];李明媚构建了理论框架来论证旅游与宗教间的相互关系[17]。此外,对宗教与旅游共同点的分析上,孙浩然认为宗教与旅游具有大致相同的意识结构、大略相通的文化精神、大体相似的社会功能、大概相类的意义境界[18]。在宗教文化与现代旅游活动之间的互动上,王亚欣、洪泉湖提出突出思想性的佛教建筑启发游客,“以人为本”的服务感动游客,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活动受益游客[19]。

3 宗教旅游者研究

3.1 宗教旅游者类型划分

李宁将宗教旅游者划分为一般旅游者、香客和皈依者三类,认为一般旅游者游览宗教圣地,与游览其他旅游地并无二致;香客希望通过与神佛的沟通来达成世俗的愿望;皈依者希望通过修行和学习来明了解脱之法和成佛之道[20]。谭彦根据旅游者首要出游动机的不同,把旅游者分为以世俗动机为主的旅游者与以宗教动机为主的旅游者两类[21]。彭惠军、黄翅勤、罗文等绘制了“佛教寺庙旅游者分类轴”,认为不同类型的寺庙旅游者分别位于该轴的不同位置,并可能沿着轴从行为特征的世俗端向神圣端转化[22]。夏丽丽将宗教旅游者划分为观光游憩型、多重目的型和宗教体验型三类。分析认为,观光游憩型旅游者行为与一般景区的观光客无太大区别;多重目的型旅游者既是宗教旅游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又表现出与观光游憩型旅游者相似的行为特征;宗教体验型旅游者追求宗教旅游的精神体验,在宗教旅游地的各种行为都表现出浓厚的宗教情结[23]。宋立中、胡敏杰、陈青霞研究认为妈祖朝圣地的朝圣旅游者多为专程朝圣、祭拜而来,并无旅游度假的需求和目的,将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妈祖圣地定位为旅游度假区显然是一个悖论[24]。周厚强、李立华、何长娟将西藏神湖拉姆拉措的汉族游客分为四类----加强联系型旅游者、探索自我型旅游者、以神圣超越为主导动机的需求多样型旅游者和观光猎奇型旅游者[25]。程绍文、李艳、张晓梅等提出武当山游客的旅游动机有宗教朝圣、文化体验、娱乐放松和感情交流四类[26]。可见学者们大多以旅游者的需求、动机和出游目的为主要视角划分宗教旅游者的类型。

3.2 宗教旅游者体验

钟晟、张薇通过分析西藏朝圣旅游体验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朝圣旅游体验是世俗的旅游体验和神圣的朝圣体验相关联的产物[27]。崔庆明、徐红罡、杨杨分析认为,西藏的旅游体验对游客而言具有神圣意义,主要体现在游客对自然、宗教和藏族人的体验上[28]。李应芝、潘洪礁、龙燕萍以旅游者和东道主的旅游体验交融、不同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交融、同一旅游者个体内部的群体性旅游体验交融为分析载体,认为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体验的“共睦态”是一种具有群体性、逆反性、神圣性、世俗性等特征的情感状态[29]。刘静艳、靖金静提出宗教旅游体验通过影响游客心境,进而对游客行为意向产生影响[30]。

3.3 宗教旅游者行为特征

在旅游行为模式上,卢天玲分析认为赴塔尔寺旅游的本省游客更倾向于选择单一目的地模式,而外省游客更倾向于区域旅游模式和旅行链模式[31]。在景区内不同游客的旅游行为方式上,彭惠军、黄翅勤、周满贤等研究发现游客与香客的旅游行为在游览线路、游览景点、不同类型景点的游览时间、寺庙内的活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32]。在旅游消费行为上,袁璐认为宗教旅游景点(区)旅游者普遍消费低,而中年群体花费高,高收入旅游者群体更多地选择在寺(观)内就餐[33]。

3.4 宗教旅游者感知与满意度

在景区氛围与游客感知上,黄克已认为宗教旅游景区的外部氛围、人员氛围与心理情绪、游客感知价值之间存在正相关[34]。林翠生认为朝圣者的感知价值对忠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直接显著影响重游意愿和寻找替代旅游地,还通过满意度对推荐意愿产生影响[35]。在游客满意度上,王亚欣、李泽锋认为游客对西藏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外在景观满意度高,而对内在的藏传佛教的思想与教义了解得少,满意度低[36]。

4 宗教旅游资源价值与宗教旅游开发

4.1 宗教旅游资源价值与空间分布

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毛丽娅认为青城山优美的生态旅游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和极高知名度,使青城山具备了深度开发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条件[37]。在旅游价值上,王亚欣提出藏传佛教的终极境界对旅游者提供心灵启迪和精神慰藉,藏传佛教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有助于提升旅游者的人格品性和人际和谐,藏传佛教的“十明”文化丰富了旅游者的文化知识和思想情操等观点[38]。在宗教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上,李湘豫、梁留科分析了河南塔寺文化资源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将河南佛教塔寺文化旅游核心区域划分为“一带四区”的地理分异格局[39]。郭泉恩、钟业喜、黄哲明等认为宗教旅游资源的数量与人口密度重合度较高,交通便捷地区宗教旅游资源数量较多[40]。

4.2 宗教旅游开发

宗教旅游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宗教旅游现象的剖析、原因分析和对今后旅游开发的建议与对策上。在现象和原因分析上,孙浩然认为社会发展产生了宗教旅游的实际需求[41]。王海认为少林寺商业化开发模式的原因在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驱动和寺院自身体制的特殊性[42]。在开发对策和发展建议上,学者们从整合资源、文化挖掘、景区建设等方面展开了分析。陈炜提出要整合西部各地区宗教旅游资源,将西部宗教文化旅游圈打造为带给人类心灵宁静的神秘旅游圣地[43]。张建忠、孙根年认为“文殊五台,智慧舞台”的文化意象成为五台山宗教遗产地的主题统领,五台山佛教文化遗产地的文化内涵挖掘必须在该主题下展开和进行[44]。蒋艳认为旅游业与佛教文化的共赢发展要明确其社会福利性质,营造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改革门票制度,提高寺院僧人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寺院的解说系统建设[45]。宗圆圆认为应结合宗教人士和游客双方的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旅游项目,开展专项宗教旅游,以实现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46]。此外,也有学者关注宗教产品开发与宗教旅游地品牌建设问题。陈志军分别从综合、物质、文化、精神四个层面构建了宗教旅游产品体系[47]。张薇、钟晟基于旅游“圣地”品牌价值、类型、肌理的分析,构建了旅游“圣地”品牌模型[48]。

5 宗教旅游影响研究

5.1 宗教旅游推动区域发展

史泽燕从客流量和营业收入、旅游外汇值、旅游设施、旅游车辆、宾馆个数、产业结构等方面探讨宗教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49]。刘晖认为发展宗教旅游带来经济效益,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进民众相互了解,提高国家的宗教、政治和国际影响力,改善政府的国际形象[50]。

5.2 旅游与宗教世俗化、商业化

高科认为传统宗教地的宗教文化在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等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世俗化变迁甚至异化[51]。卢天玲、甘露认为旅游业发展造成了寺院功能在神圣和世俗之间转换和冲突,这种冲突主要体现在游客旅游和佛教徒朝圣之间、地方发展经济和文物保护之间、僧侣佛法修持和寺院世俗经营之间对寺院建筑空间利用需要上的对立[52]。刘润、杨永春、李巍等认为旅游开发导致的社会关系变化已日渐成为影响社会空间的重要力量,社会关系变化对传统社会空间(宗教空间、民居空间和商业空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53]。王录仓、李巍认为在旅游需求推动下,寺院的神圣性、主导性“塌缩”,开始向世俗化转向,并衍生出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非宗教性功能[54]。孙浩然认为绝大多数僧人对旅游开发持一种“好恶交织”的态度,不同类型的僧人在对旅游的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的表现极为不同[55]。此外,也有学者以“嵩山少林寺”这一宗教旅游典型案例地为研究对象,对少林寺商业化问题进行了探讨。余汝艺、梁留科、朱兴国等认为单纯市场化的宗教旅游发展模式会消解宗教赖以存在的根基,因此不是宗教旅游发展的最佳选择[56]。刘爱利、涂琼华、刘敏等认为少林寺的旅游商业化是一个跨越不同阶段的历史过程。其中,资本和产业链条的扩张是其本质特征,景观符号的变迁是其外在表现[57]。此外,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怎样在旅游发展的同时,保持宗教文化原真性,并与和谐社会相适应。黄秀琳认为物化宗教文化事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可商品化的,而一些承载异质宗教特性的文化元素,作为该宗教地旅游符号标志的文化事项则需本真展示[58]。孙浩然认为新型宗教旅游产业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能够充分挖掘宗教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发挥优秀宗教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59]。张桥贵提出应积极引导优秀宗教文化与健康旅游活动良性互动,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宗教旅游氛围[60]。侯亚伟认为立足于保护的宗教旅游开发,实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未来投资,是和谐社会实现的基石[61]。

6 宗教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

宗教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宗教旅游的发展中发挥着或多或少的作用,因此学者们较为关注哪些是宗教旅游利益相关者以及如何协调这些利益相关者等问题。首先,是对宗教旅游利益相关者界定和类型的划分。高科提出我国宗教旅游利益相关者由宗教旅游者、旅游企业、政府部门、当地社区、行业协会、相关宗教人士、非政府组织、学术界和专家、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等构成[62]。孙浩然认为旅游者、经营者、宗教团体、政府机构、当地居民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多种交互关系,并连同行动者及其行动策略本身,作为整体镶嵌在以“人神互构”为根本过程、圣俗交织为主要特色的社会空间中,呈现出“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关系梯级以及“我者、你者、他者”的身份关系梯级[63]。邓玲珍认为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初期的利益相关者有核心层、紧密层、边缘层三个层级。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利益分配不均、部分弱势群体丧失参与权和话语权,利益方之间缺乏沟通、合作意识淡薄等矛盾[64]。其次,注重宗教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协调与共赢。黄细嘉、陈志军分析发现宗教旅游具有更多不同的多维价值,予游客以“旅游价值”,予居民及相关组织以“经济价值”,予宗教遗产和全体社会以“社会价值”,三个价值的同时实现是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65]。明世法、张桥贵认为建立宗教旅游“场域”间的主体自觉参与和协调机制,对调适主体间冲突、实现“场域”的共建共赢具有重要性[66]。袁银枝提出发展宗教旅游要考虑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利用资源和平衡利益,形成角色共存、分类管理、利益共享、功能互补的协调机制[68]。

7 对近十年国内宗教旅游研究的评述

通过整理和归纳近十年国内宗教旅游研究的重要文献可见,研究成果数量在逐渐增多,研究内容在不断丰富,研究领域开始拓展。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宗教旅游概念界定、宗教与旅游的关系、宗教旅游者研究、宗教旅游资源价值与宗教旅游开发、宗教旅游影响、宗教旅游利益相关者六个方面。从研究方向的变化趋势看,学者们对宗教旅游者的研究逐渐增多,尤其是近三年的研究成果最多,注重旅游者类型的划分和旅游体验的深度剖析;在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早期重视现状、原因、资源的分析,现在逐渐开始注重如何实现平衡发展和利益主体的协调问题;旅游影响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除了发现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之外,更多的研究者将目光转向旅游发展对宗教文化世俗化和商业化的影响方面。从以上分析来看,早期多数研究就现象推结论,研究内容和范围较窄,缺乏一定的深度。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呈现宏观向微观、定性向定量的研究趋势,开始出现了理论问题的探讨。此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一些新兴问题和热点现象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视角,早期多关注宗教旅游开发逐渐转向宗教旅游者、宗教旅游影响以及利益相关者等课题。

在理论基础上,主要运用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来研究宗教旅游问题。但大部分研究缺乏理论依据,都是对某些现象的表述,结论相似,欠缺对影响因素和机制的探讨。

在研究方法上,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多现象描述,实证分析较少,深层次的研究成果更少。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此外,问卷调查法是大多数学者获取一手数据最主要的方法,在对宗教旅游者类型、旅游体验、旅游行为方式、旅游动机/旅游满意度等方面,大多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等多种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强调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与严谨性。随着网络的普及,从旅游博客中获取数据在旅游研究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此外,应用混合研究方法,如刘爱利通过案例地实地考察和调研、文献资料收集与分析、网络资料收集与分析三种方式来进行研究。目前的研究案例地的选择以全国宗教名山较多,普遍针对某一宗教旅游地或景区进行调查研究。近几年,随着西藏旅游热的兴起,选择西藏为案例地的也逐渐增多。总之,目前的研究主要以定性为主,定量分析不足,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

[1]笪玲,张述林.国外宗教旅游研究与我国宗教旅游研究体系构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24-30.

[2]高科,佘晶晶.近二十年中国宗教旅游研究述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59-65.

[3]胡芬,袁璐.宗教旅游研究综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166-169.

[4]谢若龄,吴必虎.30年境内外宗教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16,31(1)∶111-125.

[5]戴继诚,刘剑锋.宗教之旅——身心的愉悦与灵魂的洗礼[J].青海社会科学,2007,(6)∶81-84.

[6]孙浩然.论宗教旅游研究的概念体系与理论视野[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28(4)∶73-77.

[7]张桥贵,孙浩然.宗教旅游的类型、特点和开发[J].世界宗教研究,2008,(4)∶128-139.

[8]白凯.伊斯兰旅游:“以符合伊斯兰教法”视角的分析[J].思想战线,2012,(1)∶95-99.

[9]杨慧.朝圣与旅游:特纳“类中介性”研究与旅游人类学[J].怀化学院学报,2007,(4)∶1-3.

[10]郑晴云.朝圣与旅游的文化人类学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96-99.

[11]张进福.神圣还是世俗——朝圣与旅游概念界定及比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9-19.

[12]张进福.作为仪式的旅游[J].世界民族,2013,(5)∶41-53.

[13]马宝建.第四种需要∶“走行”旅游观与“波动”历史哲学视角下的朝圣与旅游[J].旅游论坛,2013,(4)∶1-4.

[14]田敏,撒露莎. 旅游仪式论质疑[J].思想战线,2015,(1)∶14-19.

[15]黄金刚,杨桂华.影响晚清西方来华传教士宗教旅游的因素分析[J].人文地理,2007,(5)∶114-117.

[16]章杰宽,朱普选.民国时期青藏地区的旅游者行为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6,27(4)∶168-173.

[17]李明媚.旅游与宗教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8]孙浩然.论旅游的宗教精神及神圣内涵[J].广西社会科学,2013,(1)∶39-43.

[19]王亚欣,洪泉湖.台湾佛教文化与旅游互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66-69.

[20]李宁.宗教符号的功能认知:旅游者与宗教信徒的不同视角[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1]谭彦.宗教旅游景区旅游者需求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2]彭惠军,黄翅勤,罗文,等.佛教寺庙旅游者类型研究——基于观察法的实证分析[J].旅游科学,2012,(2)∶50-58.

[23]夏丽丽.宗教旅游地旅游者类型划分与旅游行为比较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4]宋立中,胡敏杰,陈青霞.神圣与世俗:宗教圣地旅游度假区定位的一个悖论——以福建莆田湄洲岛为例[J].旅游论坛,2013,(2)∶11-16.

[25]周厚强,李立华,何长娟.宗教旅游者出游的精神动机和游客分类研究——以西藏神湖拉姆拉措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1)∶198-202.

[26]程绍文,李艳,张晓梅,等.宗教文化旅游对游客的影响研究——以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为例[J].地理科学,2017,(10)∶1569-1576.

[27]钟晟,张薇.神圣的旅程:西藏朝圣旅游体验研究[J].旅游论坛,2012,(4)∶11-15.

[28]崔庆明,徐红罡,杨杨.世俗的朝圣:西藏旅游体验研究[J].旅游学刊,2014,(2)∶110-117.

[29]李应芝,潘洪礁,龙燕萍.共睦态:深描梵净山佛教文化旅游体验——旅游人类学视角下宗教文化旅游的深层需要解析[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27-30.

[30]刘静艳,靖金静.宗教旅游体验对游客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游客心境的中介作用[J].旅游科学,2015,29(3)∶36-48.

[31]卢天玲.塔尔寺旅游者旅行模式及其对地方旅游经济的影响[J].旅游学刊,2008,23(12)∶29-33.

[32]彭惠军,黄翅勤,周满贤,等.宗教旅游景区游客与香客旅游行为对比研究——以衡阳回雁峰景区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2(6)∶118-121.

[33]袁璐.宗教旅游景点(区)旅游者行为特征及动机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4]黄克已.宗教旅游景区氛围对游客感知价值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5]林翠生.宗教朝圣地旅游者忠诚驱动因素研究——基于莆田湄洲岛朝圣者和观光客的对比分析[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6]王亚欣,李泽锋.西藏藏传佛教文化旅游游客的动机和满意度研究[J].经济管理,2013,(4)∶125-132.

[37]毛丽娅.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分析与深度开发——以青城山道教文化灾后重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2)∶161-166.

[38]王亚欣. 当代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9]李湘豫,梁留科.基于GIS分析的河南佛教塔寺文化旅游地域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12)∶176-181.

[40]郭泉恩,钟业喜,黄哲明,等.江西省宗教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84-290.

[41]孙浩然.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宗教旅游开发研究——现实表现、社会成因与基本思路[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6)∶100-103.

[42]王海.河南嵩山少林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3]陈炜.论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的构建[J].广西民族研究,2008,(3)∶181-185.

[44]张建忠,孙根年.基于文化意象视角的宗教遗产地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以五台山为例[J].人文地理,2012,(5)∶148-152.

[45]蒋艳,德村志成.论旅游业与佛教文化的共赢发展——以杭州灵隐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1)∶143-146.

[46]宗圆圆.宗教人士对旅游活动影响的态度调查与分析——以福州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12)∶71-75.

[47]陈志军.基于游客分类的宗教旅游产品体系构建[J].江西社会科学,2013,(11).201-205.

[48]张薇,钟晟.朝圣视角下的旅游地品牌经营——以炎帝神农故里为例[J].旅游论坛,2010,3(2)∶184-187.

[49]史泽燕.宗教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安徽九华山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3)∶67-70.

[50]刘晖.阿拉伯国家的宗教旅游文化及其影响探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3,(5)∶61-69.

[51]高科.现代性、世俗化与宗教旅游[J].广西民族研究,2014,(2)∶166-171.

[52]卢天玲,甘露.神圣与世俗:旅游背景下佛教寺院建筑功能及其空间转化与管理[J].人文地理,2009,(1)∶53-57.

[53]刘润,杨永春,李巍,等.基于社会关系网络视角下宗教旅游地社会空间演化研究——以甘肃郎木寺镇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4,(2)∶41-47.

[54]王录仓,李巍.旅游影响下的城镇空间转向——以甘南州郎木寺为例[J].旅游学刊,2013,(12)∶34-45.

[55]孙浩然.宗教旅游开发与寺院僧人的类型分化——基于云南鸡足山的实证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51-156.

[56]余汝艺,梁留科,朱国兴,等.从宗教景区上市透视宗教文化资本化[J].旅游学刊,2014,29(5)∶51-57.

[57]刘爱利,涂琼华,刘敏,等.宗教型遗产地旅游商业化的演化过程及机制——以嵩山少林寺为例[J].地理研究,2015,34(9)∶1781-1794.

[58]黄秀琳.旅游表述语境下的中国宗教文化商品化解析[J].世界宗教研究,2011,(1)∶7-12.

[59]孙浩然.论宗教旅游的历史形态与现代转型[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5)∶73-78.

[60]张桥贵.云南宗教旅游开发的思路、原则和措施[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1)∶26-27.

[61]侯亚伟.宗教旅游与和谐社会——以天津为中心[J].旅游研究,2012,4(1)∶16-20.

[62]高科.我国宗教旅游利益相关者及其协调机制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2010,(3)∶184-190.

[63]孙浩然.论宗教旅游场域的关系梯级[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102-108.

[64]邓玲珍.我国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初期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协调路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5]黄细嘉,陈志军.宗教旅游的多维价值及开发利用研究[J].宗教学研究,2008,(4)∶143-147.

[66]明世法,张桥贵.宗教旅游“场域”:冲突与共赢策略——基于我国宗教旅游景点开发问题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8,(5)∶120-125.

[67]袁银枝.宗教旅游的利益主体分析与协调机制构建[J].世界宗教文化,2013,(1)∶118-123.

猜你喜欢

旅游者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谁远谁近?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旅游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