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家长支持的“三化”策略
2018-01-28
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学生家长产生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如果处理得当,家长会支持班主任的工作,促进学生的进步。反之,则会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阻力。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当下一些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在日常管理中不支持班主任的工作。这时候班主任就需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到化解这一尴尬局面的有效策略,真正发挥家校合作的育人功能。
一、家长不支持班主任工作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层面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离不开制度与组织的保障,但目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缺乏相应政策的支持,缺少法律法规的保障。除了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没有其他办法对家长的配合程度展开考核。有的学校家委会成员是由学校指定的,有的家长委员只担其职不谋其事,家委会议也是不定期召开的,没有相应的规章议程。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家长委员不能真正反映广大家长们的心声,也无法体现参与学校管理等各项事务的具体效果。同时,学校没有将教师与家长的配合度纳入常规考核,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部分教师自然不会与家长保持太过亲密的互动,在家校合作方面显得消极被动。在此情况下,部分家长自然不会积极支持班主任的工作了。
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学生出不去,家长进不来。家长要想了解学校的管理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孩子的学习状况,往往只能通过与教师交流,或者参加次数不多的班级活动。有些家长想要参与孩子的教育,但是孩子在校期间的学习他们插不上手,所以他们会片面地认为“配合”就是指在家对孩子进行监管。可以这样说,一些家长是想参与孩子的教育的,但当面对学校里的具体事务时,他们的态度变得消极被动,更多是迷茫,不知所措。
(二)家长层面
1.教育是教师的事。
要想实现家长与教师的良好配合,首先应确定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否一致。通过与部分家长的访谈,笔者发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很多班主任将学生的品德教育放在首位,不再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能充分认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然而,部分家长依旧看重分数,特别是一些没有稳定工作的家长,他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认为挣钱养家很辛苦,不想让孩子再走自己的老路。于是,他们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教师,久而久之,这部分家长当起了“甩手掌柜”,认为教育应是教师的事,对于班级管理事务十分消极、被动。
2.学习是孩子的事。
学生虽是学习的主人,但是他们仍处于成长过程中,对是非善恶的认知还不成熟,在学习上仍需家长的督促。在现实班级管理中,我们发现有些家长从一年级开始就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看似尽心,实则是为自己的不负责找借口。他们认为:我已经花钱帮孩子去提升成绩了,如果孩子还学不好,我也无能为力。殊不知,一年级正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也是良好学习品质形成的敏感期,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3.老师是来“告状”的。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们发现一些家长很少主动与教师联系。当孩子在校出问题了,他们就就事论事地来和教师沟通,教师与家长情感上的交流少之又少。一些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由于经常被请家长,所以这部分家长对接到教师的电话很抵触,他们觉得班主任打电话就是告状的,肯定会说“你家孩子这个地方没做好”“你的孩子那个地方又出问题了”。家长惧怕甚至消极抵抗,无视班主任给出的一些建议。“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不仅孩子会有,在家长身上也会体现。“忠言逆耳利于行”,但逆耳的话说多了,听的人就可能觉得烦了。
(三)教师层面
1.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单一、频率低。
家长与学校、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很少,无非是通过家委会、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电话、校信通、QQ等联系方式更多用在学生出现问题之后。再者,班级家长委员会一般规模都较小,一个班级只有一到两名成员参与,这仅有的几名成员很难说出班级每一位家长的诉求;而家长会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才开一次,会后家长也很难与教师实现一对一交流;至于家访,在这个信息时代,能坚持的教师越来越少了,可能一个学期都没有一次。正因如此,家长们长期的诉求得不到满足,于是也就不愿去支持学校及教师的工作了。
2.个别家长爱“刁难”。
家长的教育背景、教育理念各不相同,很难与教师的教育理念达成完全一致。在教育过程中,有些家长会认为教师过于严苛,有的认为教师过于松懈,有的认为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可谓“众口难调”,于是一些教师误认为这部分家长故意“不配合”自己的工作。
二、班主任赢得家长支持的有效策略
1.情感上融化——相互尊重,产生共鸣。
“尊重”是处理好教师和家长关系的前提条件。首先,班主任不可居高临下,认为自己是“主”,家长是“次”,“次”必须听从并服从“主”。其次,班主任在言行举止上要亲切、热情、主动。如家长来学校与班主任沟通交流时,班主任可以主动帮家长搬一把凳子,倒一杯热茶,像朋友一样,不可冷言冷语、讽刺挖苦。最后,班主任要努力站在家长的角度想他人所想,与家长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班主任只有从内心深处尊重家长,平等对话,才能和家长亲近交流,才能避免家长不支持班级管理工作这种现象。
笔者班上有个叫小丁的学生,父母离异,母亲在外地上班,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小丁的在校常规情况一直让我头疼:不打扫卫生,言语上侮辱同学,常常与同学闹矛盾。我与小丁妈妈通过数次电话反映情况,但效果均不佳。久而久之,小丁的妈妈开始有了消极抵触的情绪,不回信息、不接电话是常有之事。我觉察到这一现象,主动买了一些水果到小丁家中进行家访。我首先肯定小丁的优点,然后循序渐进地指出需改进的地方。在交流中,我耐心倾听,理解这位妈妈的不易,并提出帮助小丁改进的有效方法。通过真诚对话,家长逐渐消除逆反情绪。之后,小丁妈妈对我非常信赖,从“不愿配合”变成“积极支持”,时不时主动联系我了解小丁的在校情况。
2.言语上暖化——平等对话,润物无声。
“语言”是一把双刃剑,既可暖人心,也可伤人于无痕。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怎样的言语既不伤人,又能让人欣然接受,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首先,交谈应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交流不是闲聊,时间过久或说了半天不知所云都会引起家长的反感;交流也不可三言两语,让家长觉得你在敷衍了事,没有坦诚相待。当然,班主任更不可将交流变成“批斗”,如果一开口就是数落学生的种种不是,肯定会让家长产生逆反情绪。所以,班主任在与家长交流孩子问题时,最好选择无其他人在场的谈话地点,肯定优点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引入需改进的地方,照顾家长的“颜面”。
笔者班上有个叫小浩的学生,很聪明,但自控能力不强,总喜欢在课堂上随意讲话。一次语文课,小浩随意插嘴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惹得语文老师很生气。课后语文老师给小浩的家长打电话,一顿“发泄”过后,小浩的妈妈一个劲地给老师赔不是。在这之后,小浩的语文成绩一落千丈,由原来的班级前十变成了倒数。我经过了解发现,原来是小浩的妈妈对孩子的语文学习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甚至和孩子一起质疑老师。我找到了语文老师,经过一番交流,她意识到自己言语上的失当,第二天请来小浩的妈妈,再次进行交流。语文老师首先承认自己言语过激,并让家长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在肯定小浩语文天赋的同时,叹息孩子的退步,希望接下来一起努力帮助小浩提升语文成绩。通过这次平心静气的交流,小浩的妈妈终于解开了心结,积极支持语文老师的各项工作。期末考试时,小浩的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让他妈妈开心不已。而在小浩妈妈和我的耐心引导下,小浩上课随意插嘴的坏习惯也慢慢地消失了。
3.行动上感化——保持联系,融洽沟通。
俗话说,“锅不热、饼不靠”。家长与班主任之间良好情感的维系离不开频繁的联系与沟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类的联系方式达不到缓解家长“不配合”情绪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除了电话、短信,班主任还可以采取QQ、微信、校信通等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当然班主任还可以采取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实现面对面交流,运用肢体语言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小李的爸爸是大学教师,一直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存有偏见。小李的爸爸虽表面“配合”我的各项工作,但内心深处是抵触的。因为在学校评教中,他多次给了我“差评”。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用实际行动感化家长并得到他的认可。我的孩子与小李年龄相仿,于是借着同龄人的优势,我经常向小李爸爸请教孩子教育上的一些问题,还特意将小李的爸爸请到家长会上来介绍自己的育儿心得。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他逐渐与我亲近起来,在教育问题上有不同意见时也会与我商讨,而不是将意见放在心底,一味地责怪我了。能有这样的结果,我想是因为我一次次真诚的沟通,用实际行动感化了这位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