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天津市首届学前教育园长论坛优秀论文集萃(二)幼儿园打击乐特色活动游戏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18-01-28天津市河北区第一幼儿园

天津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门铃打击乐乐器

■天津市河北区第一幼儿园 宋 军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打击乐活动是我园多年来一直研究的特色活动,经过“十二五”课题的研究,我们已经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程序与方法,并总结整理了30多个适合全园幼儿使用的打击乐园本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推广和运用。我们精选活动内容,把每首曲子用生动形象的节奏图谱呈现出来,幼儿看着图谱用语言表达、演唱、手势和演奏乐器的方式逐步学会演奏乐曲,经过实践,幼儿能较快地掌握乐曲的演奏。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引发了新的思考。问题一:如果幼儿只习惯于一种打击乐学习模式,会不会固化他们的思维方式,以致缺乏探索精神?问题二:幼儿过于依赖图谱,如果没有图谱的支持还会不会演奏乐曲?问题三:还有没有其他的教学方式更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更能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带着思考的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理论的学习,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出一种适合幼儿学习打击乐的新的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

二、理论依据

一方面,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能寓教于乐,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指出:“儿童从游戏中学习”“珍视游戏的价值”。

另一方面,2017年教育部在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中提出“游戏——点亮快乐童年”的主题,要求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充分认识游戏是幼儿特有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因此,把游戏融入教学是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当前教育理念的。

此外,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打击乐器是最早为人类所掌握的乐器种类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中儿童最容易掌握的乐器,它们是最自然的音乐表达工具,也是最容易从中获得快乐的源泉。”在课题的研究中,笔者发现,打击乐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能激发兴趣、提高审美感受、增强节奏感、促进动作协调、树立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是符合幼儿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的教学方式,是以幼儿为主体的。因此,我们将游戏化教学引进打击乐的教学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和节奏。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游戏化教学是教学与游戏的有机结合,是教师以游戏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式,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享受学习,获得成长,得到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索教师在打击乐活动中通过创设游戏化的情境,运用游戏化的组织形式,探索游戏化的演奏方式,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情境中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感受和体验节奏,创造性地表现节奏,提高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游戏化教学阶段性研究成果

1.创设游戏化的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会演奏。

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学习依赖动作、情境和亲身体验,而且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对象十分广泛,那么结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打击乐教学实践中,我们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使幼儿主动学、喜欢学。

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如引趣环节,教师会根据内容设置一个简单的情境,但在学习演奏过程中,慢慢地就会脱离情境,把重点转移到乐器的练习上来,而且重复的练习幼儿会逐渐失去兴趣。我们尝试以游戏化的情境贯穿整个打击乐教学活动。如:《堆雪人》这个活动,按照以往的活动方式,教师会出示堆雪人的场景图,引出主题,然后出示图谱,幼儿看图谱,通过说、唱节奏,模拟动作和演奏乐器的方式来表现音乐。而现在我们的游戏化教学创设的情境是,在场地中央放一个雪人玩偶,周围的环境中布置一些雪花图案,营造出堆雪人的游戏情境。音乐开始部分,“大雪天,真有趣……”全体幼儿围在雪人周围,做铲雪的动作,一下重,两下轻,表现三拍子乐曲强、弱、弱的特点,当唱到第二句歌词“圆脑袋,大肚皮……”时,幼儿自己创编强、弱、弱的动作;到第二段时,幼儿手拉手围着雪人走,走出一大步两小步的节奏。这个环节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模仿游戏动作来熟悉音乐,感知节奏,感受三拍子音乐的特点。接下来,以要举行雪地音乐会的游戏情境,出示4种乐器:碰铃、铃鼓、响板、沙球,请幼儿分成4组来创编节奏,教师在这时给予引导,避免创编的节奏雷同,然后将4组的节奏组合在一起演奏。活动的最后环节是雪地音乐会演出,幼儿围着雪人边跳舞、边演奏乐器,在游戏中把活动推向高潮。整个活动,孩子们始终处在“堆雪人”的游戏情境中,在游戏中感受到了快乐,体验了成功,实现了游戏与教学的融合。

总之,只要围绕打击乐的内容,设计适宜的游戏情境,幼儿就能在愉快的情绪下感受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节奏。在游戏化的情境中没有出示图谱,幼儿也能在感受体验中演奏出音乐的节奏,提高了对乐曲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运用游戏化的演奏方式,让幼儿玩转打击乐器。

这里提到的演奏方式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每个打击乐器固有的演奏方式,二是演奏乐曲时采取的多种演奏形式。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最先考虑的是演奏乐器的各种常规方式,如乐器怎么拿放,怎么演奏,都有固定的方式,而且我们一直坚持着这样的常规方式。在游戏化教学的研究中,我们开始思考乐器演奏的游戏化因素,比如串铃棒的演奏,以往的演奏方式是握住手柄跟随着节奏晃动,但现在根据不同的游戏情境会有不同的演奏方式。如《小牧民》活动中,可以用串铃棒模仿马鞭和马铃铛,当马鞭时是举过头顶画圈使串铃发出声音,当马铃铛时是上下晃动发出声音。依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游戏情境,鼓励幼儿探索乐器不同的发声方式,演奏方式不再千篇一律,这样的方式更能激发幼儿的演奏兴趣,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探索精神。

在演奏打击乐曲时,我们会有分奏、合奏、齐奏、轮流演奏等演奏方式。在游戏化的打击乐教学中,我们希望给幼儿提供更大、更开放的创编机会。比如《小动物家的门铃》活动,我们出示4种小动物——小猫、小羊、小鸭子、小猪,请幼儿为小动物的新家设计门铃,门铃的节奏为4个小节,幼儿分成4组,分别去创编门铃的节奏。创编好后说一说,拍一拍,然后去选择乐器,敲一敲,听一听,哪个乐器的声音比较符合小动物的特点,每组的幼儿用选择的乐器演奏创编的门铃节奏。当幼儿都创编完节奏、选择好乐器后,再引导幼儿将创编的门铃节奏组合在一起演奏出来,一起设计演奏形式。每组先分别演奏创编的门铃,然后再进行合奏,如果觉得不满意可以调整乐器演奏的顺序,再进行演奏。然后再尝试不断叠加式的演奏,比如,小猫家门铃先演奏,接着加入小羊,再加入小鸭子,最后加入小猪。第一组演奏两遍后不停止,第二组接着演奏,然后是第三组加入,这个过程中,演奏形式是从一组到多组,这是一个逐渐累加的过程,音效也越来越丰富。从上面的过程中,我们清楚地感受到演奏形式游戏化的层层递进的过程。幼儿从创编节奏开始,再到寻找适合的乐器演奏,最后到设计演奏形式,与游戏情境、音乐相匹配,幼儿一直在尝试、探索、发现。游戏的空间、创编的空间越来越大,以往整齐划一的打击乐活动变成了探索性的“小小乐团”活动,这种方式为幼儿们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他们会尝试讨论谁创编的节奏更好听,谁选择的乐器最适合,幼儿体会到要演奏一首好听的乐曲需要大家相互配合,统一行动,有分工有合作,互相尊重才能取得成功。

总之,创设游戏化的情境,运用游戏化的演奏形式,激发了幼儿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幼儿在“玩”中感受音乐和节奏,在“玩”中演奏乐器,提高了幼儿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能力,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游戏化教学活动,是发展幼儿多种能力的活动,幼儿乐于参与,大胆创新,从中受益无穷。

猜你喜欢

门铃打击乐乐器
学乐器
西洋打击乐和民族打击乐的异同及融合
乐器
锤子门铃
门铃前的守候
黄河金三角打击乐协会(津宝)古典打击乐教室成立仪式在山西举行
“2016津宝第二届蓝魔(美国)行进打击乐表演培训”开班
给小松鼠家安门铃
门铃
打击乐配器及节奏编配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