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作文教学基本策略初探
2018-01-28天津市河北区开江道小学
■天津市河北区开江道小学 李 虹
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条件。当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心情愉快地去写作,他们的习作就会有真情实感。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教学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打造情趣作文教学课堂,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一、语言激趣:营造氛围使学生乐于创作
教师入情入境的语言,往往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求知,在交流中领悟学法,体会求知之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例如,在教学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第二册教材第三单元的习作训练“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认识”时,我并没有照本宣科地从议论的习作步骤、行文结构讲起,而是抓住学校组织观影《南京大屠杀》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谈感受,讲事例,分析史实,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我随机点拨:“同学们,你们想想为什么会爆发这一惨剧,你有何感悟?”通过讲述一个个小故事,学生们在交流中感悟到:落后就会被动挨打,中国只有振兴科技,才能争得主动权。这节课,通过激励谈话,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作文内容充满时代气息。
二、活动生趣:用真情唤醒学生作文的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语言环境的更新必须是某种图景和情感的结合体,“有物、有意、有境、有情”,让学生置身其中,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语言兴趣和抒发情感的兴趣,从而“情动而辞发”。
例如,让学生写作“童年趣事”一文前,教师先动情地讲述自己儿时做过的一件趣事。听了教师的下水文,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讲自己的童年趣事——“儿时斗蟋蟀的热闹场景”“童年在乡下吃葱包芝麻卷儿被辣得龇牙咧嘴的憨相”“夏日捉迷藏,抱住爷爷的光脑壳的窘态”……学生讲述了一个个充满个性特点的趣事,再进行习作练习,他们觉得好写、愿意写。让学生充分地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有在修录音机过程中长知识的,有在陪伴祖母度过生命最后时刻感悟人生的,有在当家理财中学会节俭的……这些体验活动,既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创新精神,又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三、品评浓趣:在语言训练中提高写作技能
作文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小学作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根据不同的年级阶段进行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教师的作文教学有趣,学生才能视作文为乐事。在三年级的句训练中,我让学生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表述“今天很冷”。开始学生表达不出来,我就先说一个示范句“西北风呼啸着,枯树枝发出咔嚓的响声”。教师开了个头,学生便能说出一些句子。如,一个学生说“站台前的人躲在角落里避风”,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把话说生动说具体。教师可问:“天这样冷,等车的人还可能有哪些表现?”引导学生说出“人们将衣领竖起来,头缩在里面”“人们将手缩进袖管里,还不停地跺着脚”“人们呼出来的气一下子就结成了一层雾气”等。最终,学生完成的口头作文是这样的:“天气真冷啊!西北风呼啸着,枯树枝发出咔嚓的响声。此时,站台前的人躲在角落里避风,人们将衣领竖起来,头缩在里面,有的人将手缩进袖管里,还不停地跺着脚。人们呼出来的气一下子就结成了一层雾气。”这样的作文指导,全班学生共同听、共同作,不仅达到了文字训练的目的,也使学生掌握了修改文字、表达意思的方法。
作文教学要顺应学生思维的情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才能使学生思维活跃,下笔似行云流水,作文教学的实效性自然达到了。作文教学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应更新观念,努力实践,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向着有个性、有思想、善表达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