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策略探析

2018-01-28潘燕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韧性定义个体

潘燕峰

(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出现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概率也越来越高。而之所以出现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原因在于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在逆境中成长。所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地适应社会、构建和谐校园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一、心理韧性的概念

心理韧性(Resilience)又可称为心理弹性、复原力、抗逆力等,是指个体在面对逆境、困难、创伤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有效应对和良好适应。于肖楠、张建新(2005)认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Resilience不仅是指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到原始状态,更强调的是个体在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因此将Resilience译为“韧性”更为合适。心理韧性是个体维持心理健康的基础,是健康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前提条件,能使人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激发面对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挑战的信心与乐观性。

韧性的心理学定义概括有以下有三种:

1.结果性定义

结果性定义指心理韧性是个体在具有威胁性的环境中,积极适应发展良好的结果。它偏重个体发展的结果。

2.过程性定义

过程性定义将心理韧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体在困难、创伤等危险性的情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

3.品质性定义

品质性定义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自身所拥有的一种能力或品质。它是个体在逆境中仍发展良好的能力,是个体面对各种困难、创伤等生活压力时能有效应对并良好适应的心理品质,如乐观、自信等。

笔者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在其能力和品质的基础上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也就是在品质定义基础上的动态定义。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特点

通过查阅前人研究及分析当下状况,得出大学生心理韧性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大学生心理韧性总体比较乐观

杨冠军、王繁莹等人的研究均得出当代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总得分高于平均分,其心理韧性总体处于中上水平,比较乐观。这也说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良好,遇到困难挫折时可以平稳度过。

(二)女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状况要好于男大学生

女生在困难中的复原力比男生好,这与我们日常的看法有些不同。得出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现在社会男女角色越来越平等,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与男性无异,再加上女性的心理年龄成熟要早于男生,所以女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挫折中能思维清晰、顺利应对。

(三)心理韧性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

独生子女多被与一些消极词汇相联系,如自私、没有责任感、吃不了苦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教育的进步,独生子女的父母更注重对孩子的合作性拓展教育,因而在心理韧性水平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并无太大差异。

(四)理科生的心理韧性水平高于文科生

理科生的逻辑思维比文科生强,遇事会更为理性地分析思考、解决应对,因而遇到困难的复原力也要比文科生强一些。

(五)城市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优于农村大学生

城市大学生从小的经历、见识比农村大学生丰富,很多事从小耳濡目染,有了间接经验后,处理起来事情就要简单一些。表现在农村大学生遇到困难时解决方法少,求助行为少,易焦虑。而城市大学生在应对困难办法相对多一些,解决问题比较高效。

三、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对策建议

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韧性的这么多特点,我们可以得出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普遍较高,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乐观。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不高,遇事容易走极端。因而如何提高这一部分学生的心理韧性以及再让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上一个台阶,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我发展,也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韧性:

(一)社会方面,通过网络平台多多弘扬成功克服困难的励志事例

十九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逐渐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大学生看到了未来光明的前景。

现在是网络数据时代,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来学习和了解社会。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各种励志的人物和事件,在长期的熏陶中,大学生就会坚信只要努力肯干、克服困难,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有了这种信念,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自然就会提高。

(二)学校方面

1.开设相关心理学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心理学让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大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规划自己的未来。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制定清晰、合理的目标,会让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有更坚定的意志,而坚定的意志就是大学生心理韧性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2.举办有意义的学生活动

大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有选择地参加一些学校、院系及社团举办的学生活动去锻炼自己、挑战自己、突破自己。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表现自己,大学生才能不断激发自己的潜力,让自己越来越优秀,在应对生活、学习及以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越来越自如。

3.交给大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在平时的班会和课堂中多给学生贯穿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有时会退缩或暴躁的原因是没有经验,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若在平时的课堂上就能跟老师和同学学到相关系统的方法措施,那么在遇到问题时就可以有条理地去面对解决,而不会惊慌失措。

(三)父母方面,给与大学生情感上的支持

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时想听到父母的建议,但他们更想得到的是父母情感上的支持与理解。大学生虽然社会阅历少,但他们已经成年,在遇到问题时只要冷静思考,就知道该如何应对。此时,如果父母给予太多说教甚至指令,反而会让他们做一些不理智的行为。所以,父母在大学生遇到困难时更应该做的就是相信他们,相信他们会勇敢地面对问题、妥善处理。这种情感上的支持会让大学生“长大”,心理韧性不断提高。

(四)个人方面

1.多读书,多关注社会

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都有直接经验,但可以学习间接经验,而看书、关注社会现实就是学习间接经验最好的途径。“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多学习会提高一个人的修养,这种修养当然包括个体的心理韧性。读书和关注社会还可以学习他人是如何应对挫折,如何变优秀的。学习他人的间接经验,可以让大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得更高、更远。

2.处理好人际关系

大学生在校的人际关系质量直接影响着他们大学生活幸福感的高低,拥有一份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拓宽大学生的视野,有助于他们养成宽容、合作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困难面前,一份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给大学生以坚强的后盾和强大的智囊团,使大学生的复原力不断提高。

3.调节好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人都有七情六欲,大学生也会有情绪问题,出现情绪问题一定要善于管理调节,不能被情绪所奴役。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很多,笔者认为最实用有效的是情绪ABC和有氧运动。情绪ABC的核心是指,引起一个人情绪的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看法。用更为合理、积极的观念去调节自己的认知,可以使大学生从根源上管理自己的情绪,把情绪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但再怎么调节,也还是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就是有氧运动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如慢跑、骑自行车等。心情不好的时候多运动,发泄一下,出出汗、排排毒,对情绪的恢复有奇效。有良好的情绪,再加上乐观的心态,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处理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心理韧性也会倍增。

以上四个方面就是笔者对提高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建议。若这四方面都能做到,那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会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与创造力也会提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有了强大的保障。

猜你喜欢

韧性定义个体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成功的定义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