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视阈下高职艺术院校“工作室制”模式的实证研究
2018-01-28黄琴
黄 琴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经济性、大容量就业的产业优势,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情况下,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高职艺术院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无论是从专业设置、体量规模还是市场占比均不容小视,尤其是其培养目标与创意产业复合型人才需求不谋而合。探索实践“工作室制”培养模式,造就大批创意产业急需人才已成为高职艺术院校内在需要。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作室制”模式
(一)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指依靠个人知识、智慧、技能、灵感、天赋,通过科技与艺术两大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改造、重构、嫁接和提升并与其他产业融合生产出具有文化艺术元素的高附加值产品与服务,以满足人类感性和理性精神需求的产业。
作为当今世界“朝阳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产业定义和划分也众说纷纭,但一致认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调查显示,我国文创产业人才现状:总量不足,需求与储备存在巨大缺口,创新人才及其匮乏;结构不够合理,发展较早的传媒行业已相对饱和,新兴行业如动漫、游戏十分紧缺;一般通用性人才有余,拔尖创新性不足,复合型人才极匮乏。导致“中国制造”现实性和“中国文化”影响力存在较大落差。
(二)“工作室制”模式
“工作室”起源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作坊”,提倡美术教育与工艺技术教育有机结合,培养艺术理论修养和工艺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工作室制”模式以“工作室”为活动平台,以真实生产项目或研究实践性项目为载体,在企业技术专家和学校指导老师带领下,学生以一线技术人员身份通过观察、讨论、操作、反思等,获得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最后成为独立生产者和探究者的人才培养模式。
欧洲创意产业和设计艺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与其艺术院校“工作室制”培养模式应用推广密不可分。我国相关高校普遍认可并探索“工作室制”培养模式,形成了诸如“项目引导式”等典型样本。由于我国高校培养创意设计人才尚处探索阶段,有的还延续传统被动型的授课方式和零散的技能操作训练;有的则机械地将课堂教学转化为所谓的“工作室”,一味追求表面“成功”和“作品”效果,教育功利化和职业化倾向明显;人才培养中存在“文化素养”与“产业能力”不匹配,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能力不够、整体文化修养欠缺等普遍现象,缺乏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国外“工作室制”典型模式
纵观文化创意产业强国的高校人才培养共性特征:将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和传统专业课程传承摆在同等位置;将专业技能扎实训练和人文科学素养综合提升均衡对待;既重视本专业纵向课程阶梯式累进,也重视面向非专业横向普及型课程的多样化丰富。
(一)德国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
德国艺术设计院校延续包豪斯传统的“师徒制”及“工作室”,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共同教育与训练,强调技术与艺术统一,学生有相对独立的工作室,注重团队教学和学习小组创建。以德国布伦瑞克美术学院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为例。
该校是一所以国际化为导向的知名公立艺术类高等学校,学生入学前须提交专业学习方向申请表,每个专业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不同研究方向有不同导师和相应课程;学生入学后可根据专业方向自由选课,没有固定班级概念;专业课以导师为基本单位,选择相同导师的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教与学以小组形式在设计工作室进行。
设计工作室将工作室模式引入设计教育教学中,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和设计公司人才需求有机结合,为师生提供开放式的教学实践环节。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专业赛事和参与商业设计项目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理解设计命题,激发设计兴趣,体验商业设计过程,提高实践创作能力;同时,教师因教学需要主动找项目,与社会有效接轨。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强调师生交互式、互动性的设计方案讨论,如对接专业设计公司方案讨论会,学生轮流充当“设计师”“客户”等角色,实现换位思考,强化设计推广基础功;小组互动模式下学生自主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锻炼,优点和潜能得以激发。教学手段与企业建立长久合作为主,将企业项目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广泛进行市场和企业调研,由学生、教师、企业代表共同组成设计提案讨论会、设计产品市场反馈等环节。设计工作室模式完美演译从启发——实践——研究的教学路径。
(二)美国“工作室+公司”教学模式
20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教授首次提出“通识教育”,并演化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项本土化创新;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率先提出并拉开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序幕。美国通识教育理念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成绩显著,并对我国“产、学、研”教学模式产生一定影响。
美国没有全国性的艺术设计教育组织或协会,也没有制定全国性的教学标准体系,各州市各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截然不同。艺术设计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呈多元化格局:不同专业学生跨学科共学,尤其注重与相关学科的合作,实现设计、技术与商业共举的跨学科教学方式;多元教学方式交互中整合,同一课程由多位教师持不同教学方式授课习以为常,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和学习内容;广泛运用行业教学环境采取体验式实践,提倡有效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美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设计院校每个专业都有针对不同学制学生的工作室,学校为学生学习准备完整的专业设备,学生随时使用设备进行创作,工作室全时段开放,学生按规范要求直接操作本专业相关设备,亲自领会制作工艺、流程和技法,亲身体验个人设计从概念到产品的全过程。同时,适当引入公司制教学模式作为学生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在无需承担任何经济活动风险前提下,学生经历并熟悉公司全部业务操作流程,掌握并理清各环节联系。“工作室+公司”模式以高校人才培养需求和公司企业人才使用需求为连接点,将高校人才培养与公司运作模式有机结合。
(三)法国文化遗产类“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
法国国家遗产学院(INP)是法国文化部直属的,以培养文化遗产保管与修复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传统手工艺专业是高中后三年学制,获得DMA文凭;专业设置涵盖大部分文化遗产专业;作为教育场所、学问殿堂、研讨园地、向文化遗产专业人士传播知识和技术的课堂,培养了近700名国家、地区级文化遗产保管人才,360余名文化遗产修复人才,约12000名人员参加在职培训。
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各专业特有的职业道德准则,提倡对专业动向的积极思索,并尽可能地提早应对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立体教学模式:教师大多为外聘专家和博物馆一流研究员,身处行业前沿,了解发展动态与趋势,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修复物件均来自国家博物馆、卢浮宫、装饰艺术博物馆等顶级文化机构的真实案例。教学过程注重多管齐下,既教授修复技能,又教会作为未来修复师的思辨方法,注重史论、技术和理化多方位结合,培养学生将来从事修复事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教学组织形式:专业教学及相关课程在法国和国外实施,课堂教学与实习交替进行。该校在修复领域建立很高信誉和威望,对文化遗产的理解、保护、继承、开发、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训实习条件:学校实验室和工作室设备先进齐全,其中一些体量大、价格高。学校资料室覆盖艺术史、物理化学、修复理论与技术等领域,是欧洲第二大文物遗产修复方面的专业图书馆。
三、高职院校“工作室制”模式实践
我国高职艺术院校大多采用“工作室制”培养模式,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艺术设计创意人才要求还有差距,“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任重道远。
(一)以“三室共建”模式为抓手,加强“复合型”双师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高职艺术院校招生规模大、人数多、专业方向杂的现状,现有工作室难以满足全部学生各方面需求,短期内无法全部解决,在借鉴德国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基础上,可灵活采取“三室共建”模式。充分尊重高职艺术学生特点、专业特色和职业规律,整合改造现有专业教室软硬件,实现多媒体互动、网络全覆盖,学生可实时查阅最新资讯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作业,有效吸引学生回归教室;将考核选拔的优秀或潜力者分类分阶段进入讲师办公室、教授工作室,结合学科竞赛与实践课题要求,由相关专业教师定制式带领实施。三室联动共建互动教学,力争在投入少、时间紧、见效快、全覆盖的情况,分批次、层级式地将学生输送至演进型学习环境,私人订制、分类训练、多方共赢,提供全新教学思路和方式方法,推进教室网络化、工作室化和学习群落化,营造教室艺术氛围,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升教学综合品质。
“三室共建”教学模式在指导学生的同时,大力推进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的学科群建设,形成科研“传、帮、带”良好发展局面,培养出一支科研型学术骨干队伍;既能协调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内容、知识实效的关系,将高素质技能型培养目标精准落实到全要素各环节,保证本专业的领先性和创新性;又能结合科研课题和社会需求,以产学研结合、助专业建设发展、带科研队伍建设,促进艺术设计教育走上订单式教育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更能充分发挥辐射作用,联合推动其他专业综合发展。
(二)以“双工作室制”模式为载体,促进“产学研”结合
当今高职艺术院校基本延用欧洲艺术设计教学的课程模块,即基础设计平台课、专业设计主干课和毕业设计系统课;有的演化为“大专业平台+小专门化方向+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大专业平台课程围绕专业通识能力,侧重基础设计能力、创造能力、技术能力等;小专业方向课程围绕产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分方向、分岗位、分技术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但专业拓展课程相对比较模糊,导致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受阻。建议参考美国“工作室+公司”可采取“双工作室制”模式。
在政府政策扶持、行业企业协同和学校全力助推共赢框架下,分别设立“校内设计工作室”和“校外创业工作室”(企业或产业园)。学生在临毕业前一年,分别在不同“校内设计工作室”学习并参与实践项目,课程教学、项目实施和过程管理由校内专业实训教师和外聘企业工程师协同负责,经考核合格方可输送进入“校外创业工作室”;学生在“校外创业工作室”不同部门实践工作,感受企业文化,亲临企业环境,体验真正职业人,明了创业过程与艰辛,实现与企业就业和创业过程零对接,创业指导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共同负责。校内与校外双管齐下、协同交替的“双工作室制”新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从模拟向真实转换,学习心态从准就业向创业转换,师生关系从师徒向雇佣关系转换;校企双方各取所长、互利互惠共赢,奠定长期有效合作的基础;“双工作室制”模式也推进了高职教育的创新,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岗位化的学习情境、职业化的学习过程、项目化的教学内容,全面衔接现代职教体系的理念与目标。
(三)以“大师工作室”非遗传承人培养为契机,培育精品课程
借鉴国外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先进经验,开展工艺美术非遗普查,提炼“非遗”传人培养共性特征,探索形成“一师一室一品类”的“大师工作室制”传承人培养模式。
一是立足本土开展工艺美术现状分析和非遗普查,因势利导开辟学历教育全日制班、成人教育学历研修班、继续教育培训班等非遗教育多元类型,分层级培养非遗专业青年爱好者和储备技术骨干、非遗技术骨干精英和储备大师、非遗大师和文化交流使者。二是确立“工艺美术爱好者→亚工艺美术行业人才→企业技术人员→企业技术骨干→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大师”金字塔式人才结构,联合实施分层培育人才计划,促进行业、企业、技艺、人才循环互导、互相转化和良性发展。三是多方协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政府主导、高校与企业双主体合作,严格大师遴选机制、进驻标准和第三方评价监控体系,使品类优、产业旺、有独立作坊(工场)生产基地、行业产业占一定份额、有丰富教学培训研发经验的大师优先进驻,组建高校、企业混编教学团队和联合选拔考核机制,真正实现多方合作共赢。四是多管齐下,打造大师工作室品牌,整合各方资源,制定“大师(名人)选聘培养计划”及遴选考核办法;聘请刺绣、雕刻等大师长期入校任教;率先建立以国家或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个人命名的各品类代表性工作室;以大师工作室为核心,形成工学交替代际传承典型样式,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围绕育人机制,在专业小专门化方向设置、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和师资队伍培养等均有突破。
“大师工作室”非遗传承人培养模式将传统工艺文化、行业企业文化与非遗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创新构建“文化导入、大师引领、项目贯穿”的课程体系,强调文化设计和设计文化的流畅导入;以工艺美术非遗专业建设为抓手,遴选项目分批建设,探索以素材→积件→项目→课程的递进模块化教学路径培育精品课程;同时将现代手工艺和当代设计观念与传统工艺美术有效融入,创新工艺美术非遗现代学徒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