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研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基于2016—2018年江苏省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大赛的分析
2018-01-28
江苏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大赛采取现场比赛、同课异构的形式,在短短24小时内选手就同一选题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现场教学,对参赛教师而言可谓是一种“挑战极限的运动”,既检验其教育教学理论与基本功的积累,也考验其临场应变的教学机智。笔者应邀参与了该大赛课堂教学网评和现场评审工作,拟从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角度对参赛选手表现进行分析,以期为以后的选手备赛尤其是职校教师日常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课堂教学大赛情况分析
课堂教学大赛是检验选手教育教学基本功最直观、最高效的方式,一堂优秀的课源于科学的教学设计,成于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实施,比赛折射的是参赛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同时对课堂上生成性问题的处理等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目标与重点难点设计的准确性
1.教学目标设计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追溯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设计的准确性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如果逻辑起点和方向偏了,无论如何这也不能算是一堂优课。教学目标的设计体现了教师的课程观和学生观,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将课程标准转化为实践教学的过程,学生获得的是教师领悟的课程。这就是为什么给定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水平的教学对象,但不同的教师会设计出完全不一样的课来。教师要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分析理解课程目标,再将课程目标分解到课时目标中。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才能准确地服务于课程目标,从而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
2.教学目标描述要全面准确,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目标的表述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认知目标、技能目标、素养目标;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是按德国学习领域课程论划分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目标。关于目标的描述并不强求一定要写成若干个维度,但内容要全面地反映这些维度的要求。目标描述不当的主要表现为:目标描述的维度不清晰,例如几个维度间交叉重叠;维度缺失,例如没有体现情感或素养目标,或情感目标过于空泛牵强,不能与所教内容紧密结合,缺乏可实施性与可检测性;目标描述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不应出现“使学生……,让学生……”的描述;目标是学习的结果而不是过程,所以应该是学生“能……”,而不是学生“学习……”“做……”。
3.教学重点难点要聚焦到点,提高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
目标确定好了,接下来就是重点和难点的设计。重点来自课程标准,由人才培养目标决定。课程标准里明确规定了哪些内容必须重点掌握,因此只有认真研读课标方能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则来自学生,学生的已有知识技能基础和认知水平决定了什么难什么易,所以学情分析相当重要,只有通过学情分析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对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做出合理判断。从近年参赛选手的情况看,对重点难点的把握相对容易出现偏差,主要原因还是选手对课标和学生的理解程度不到位导致主观臆断,出现重点不重、难点不难、重点难点不聚焦等问题。例如有的课全是重点,势必导致后续的教学活动设计缺乏针对性。
(二)教学方法选择的适切性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以学定教”理论中这么阐述:“教的法子要依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依据做的法子,事情怎么做的就怎么学,怎么学的就怎么教。”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体现“教学做合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一切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都必须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方法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要用在恰当的地方就是好的方法。有些操作性较强的、学习结果可以作品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适合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例如:设计……,制作……,调试……;有些理论性较强、概念或原理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则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或问题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分析、探究新知;与工作情境联系较紧密的教学内容则可通过创设情境或角色扮演,让学生有较为真切的体验。
少数参赛选手对教学方法的理解不够,贴标签式地在教案里写上采用某种教学法,最后课堂上依旧是采用单一的讲授法;也有选手对教学方法望文生义,课堂导入时引入了一个案例,就认为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实际上并未按案例教学法的步骤实施;也有误以为提出了一两个问题(question)就是问题教学法,其实问题教学法必须以劣构性的问题为中心,在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与素养的提升。
(三)课堂教学实施的有效性
从课堂导入到作业布置的每个教学环节都渗透着教师的设计理念,只有将各个环节的效应放到最大,才能使课堂教学实施达到最理想状态。
1.课堂导入的新颖性。
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堂导入既要注重技术性,即迅速高效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主题;同时也要注重艺术性,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的多重刺激,使导入新颖独特,充满趣味、质疑、悬念,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大赛选手用得较多的是图片导入、视频导入、情境导入、故事导入、问题导入。事实证明,优秀的选手更倾向于综合运用多种导入方法,从而起到更好的效果。选手普遍比较回避传统的复习导入法,认为缺乏新意,实际上如果能结合思维导图,引入图片、视频等进行复习导入,则有利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建立认知图式。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导入与主题相关度不够;或导入的时间过长,浪费了有效教学时间;或导入的方法与内容匹配度不高,例如创设的情境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存在等。
2.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师生互动形式单一,生生互动不足,但大赛绝大部分选手相当重视生生互动。从学生座位的布局上就可以看出,90%的选手选择了利于小组合作的座位安排。有的是4~6人一组面向黑板的敞开式“U型”或各自独立的“O型”,有的将全班纵分为两大组,也有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临时变换座位。课堂上有师生的集体互动、个别互动,生生个别互动、组间互动等多种互动形式。
从互动的内容上看,用得最多的是师生问答,当然也有讨论、演讲、抢答、辩论、角色扮演、操作演示等等。互动不是目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促进知识、技能、素养的提升才是终极目标,因此要避免虚假互动或低效互动。例如学生回答的问题在课本上有明确的答案,或老师给出明显的是与否的提示,学生集体回答“是”“好”“对”,这样的互动无疑是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学生也无法从中获得成就感,更谈不上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以课堂提问为例,教师应按布卢姆的认知目标维度理论,[1]对提问的水平层级进行科学设计。提问应从记忆、理解、应用等低阶思维的问题开始,逐步提升到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层次的问题,从封闭到开放,从应用到创造。例如,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开始提问,这些答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从学习材料中较直接地找到答案;再逐步过渡到案例的分析、问题的判断、结果的评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方案的提出等等,从而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信息化手段运用的合理性。
合理地开发或利用互联网资源、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与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参赛选手普遍有较强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素养,在课前微课助学、课堂内容呈现、师生互动、课堂检测、课后作业等多个环节采用信息技术。有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有的采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实践技能的教学,有的利用Zoom视频会议系统与一线专家实时互动,有的自制APP供学生课上和课后练习并反馈,有的使用投屏和弹幕实现师生、生生的多维实时互动,有的用在线问卷或试题进行即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二次教学,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的作用。
当然,也有选手力气没有花在“刀刃”上。例如有的在课前硬生生地加个在线问卷,与主题的相关度并不高;有的明明可以面对面地交流和互动,却选择在平台上在线互动,并未提高互动的效果和效率;有的虽然与一线专家连线,但专家只是将书本上的内容陈述一遍,失去了运用实践经验进行指导的意义。
4.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在弹性预设中动态生成的,对生成性问题的把握能力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优秀的选手往往能很好地捕捉生成性内容,并进行即时教学,使得课堂大放异彩。然而经验不足或过于紧张则会使得某些选手对生成性内容视而不见或刻意略过,只是按自己的预设在既定轨道上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教师简单的一句“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再讨论”,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课堂民主氛围大打折扣。对生成性问题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快速反应,分析该问题与教学主题的相关度如何,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价值何在,采取什么方法处理此问题,补充讲解讲到什么程度恰当……从而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处理的原则应该是充分利用,启发思考,鼓励质疑。唯此,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学习评价的目标指向性与可操作性
学习评价必须指向教学目标,以检测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因此评价的内容必须与目标相一致,覆盖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根据知识类型选择评价的方式,程序性知识就进行应用水平的评价,例如“……的制作”必须以制作的作品为评价的对象,仅仅是陈述制作步骤或注意事项并不能检测学生制作某个作品的能力水平。有些评价只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忽略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不能准确全面地指向学习目标。
此外,还要注意评价的可操作性。评价可以试题、作品等多种形式,不一定都用评价表。就是用评价表,也要进行精心的设计,确保评价简便易行,且易于统计和反馈,不会占用太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当然,理想的做法是进行在线评价,这样就可以得到实时的结果统计,并能及时反馈给学生,也能为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提供参考。
二、大赛经验对日常课堂教学的启示
开展教学竞赛的最终目的是反哺日常教学,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反思,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从而惠及更多的学生。日常教学与大赛课堂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正是需要一线教师为之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处。大赛经验给予我们的日常教学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充分理解课程,准确把握学情
教师要提高课程意识,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有深刻的理解,并能将课程目标进行有效的分解,转化为每课时的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行为。在客观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找到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此为教学设计的起点。对学生的学习动机、需求、兴趣、认知风格等进行深入分析,从而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二)二次开发教材,学会用教材教
准确把握课程与教材的关系,教材应服务于课程教学目标,教材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此不能唯教材论,以教材为中心,落入“教教材”的困境,而是要“用教材教”。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对教材进行二次处理,整合行业、企业一线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选取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成教学项目,以便在“做中学”“做中教”。
(三)掌握教学方法,恰当灵活运用
教学是一门艺术,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习者和不同的情境可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法的前提是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充分理解和掌握,熟知各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步骤、适用范围、优点和局限性,在日常教学中能恰当且灵活地加以运用。要反思方法与目标的匹配度,看方法是否能服务于重点难点的解决。任何方法的取舍都要以学生的兴趣、参与度、能力提升为依据。方法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结合具体的内容和情境,优先选择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如项目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活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
(四)信息技术应用,充分、必要、有效
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以“充分、必要、有效”为原则,首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优化教与学的过程,提升教学效果。其次,信息技术并非用得越多越好,要对其运用的必要性进行论证,要把力气用在“刀刃”上。最后,不能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务必考虑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信息技术要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而不能以一个附加的点缀形象出现,应该是融合进教学过程而不是叠加于教学过程之上。
(五)关注核心素养,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关注这三个维度,并将其实现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与社会参与能力。此外,在培养职业胜任力的同时,要注重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通常说的评判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这些能力,就要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给予学生思考和创造的空间。设计劣构问题和矛盾冲突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解决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容忍学生探索过程中产生的错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布置开放性作业,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课堂氛围。
叶澜教授曾论述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即关键期、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2]教学大赛对选手的专业发展来说应该是最具典型性的“关键事件”,对促进教师的反思型教学实践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期待大赛能更好地反哺职校课堂,引导更多的教师来反思、研究、改革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更具吸引力、更具活力的新课堂。
·心声·
我觉得教学大赛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存在这样几个关系:
一、教学大赛对课堂教学起到引领作用
教学大赛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充分展示,教学大赛是最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成功展示,对日常课堂教学能起到引领作用。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大赛对课堂教学的意义,强化教学大赛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努力提高学校教学大赛的成绩,另一方面要把在教学大赛中应用的先进教育技术、信息化手段、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较好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赛的辐射功能。这也是举办大赛的初衷。
二、提升教学大赛成绩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并重
教学大赛的竞争程度愈发激烈,一些地方把教学大赛成绩列入众多考核中,使得部分职校为比赛成绩往往举全校之力,精心打造,赛场成为作秀舞台。要让大赛回归初心,回归课堂本位,积极开展全方位大范围的课堂教学研究,在每一节课中尝试新技术、新理念应用,加快内涵发展,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把教学大赛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在校内开展教研室、系部、学校多层面的比赛,促进全体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为教学大赛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好才能保证大赛成绩好,大赛成绩好促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两者互为依存、互为促进。
三、使用信息化手段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关系
课堂教学大赛把信息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点,导致比赛中的信息技术手段盲目往高精尖方向发展,选手花费大量精力制作炫酷的课件,可复制和推广效果不尽如人意,让普通教师望而生畏。信息化教学手段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只要能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信息化手段就是好的、有效的。比如几分钟的操作视频,可以让学生重复观看和学习,对动作技能的演示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又如3~5分钟的“交互式”微课,可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较好的解读。还有学校教学平台中包含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在线讨论、作业的布置与提交、形成性评价/同伴评价等模块,客观、自动化的线上随堂测验、考试等系统,整合了多种社交工具、多元化学习工具,为课堂教学提供强大的支撑。在面向未来的网络学习趋势之下,我们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开发和应用这种完整的开放式教学平台上。
——江苏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王劲(2018年江苏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大赛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