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困局”与“突围”

2018-01-28江苏省响水县第一小学蒯红军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8年3期
关键词:困局作文教师

江苏省响水县第一小学 蒯红军

一、小学作文教学之“困局”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总体上看,目前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仍不尽人意,特别是高年级,高耗低效的现象仍很突出。

1.只见习作,不见真情感

说起现在小学生的作文,大家都有一个同感,那就是:低年级小朋友的作文要比高年级的富有童趣。原因何在呢?主要是高年级作文中的真情实感不见了。高年级的学生,教师无论出个什么题目,他们都能不假思索地“写出”一篇好文章。这样的习作你看了以后,说不上哪儿好,也说不上哪儿不好,甚至要下个评语都颇感为难,就是让你觉得不对劲。细究起来,原来这样的习作都是胡编乱套的。小学里就学会了胡编乱套,也难怪1998年中考的作文中出现万人一事——失去父母的现象。张文德曾痛心疾首地坦言:“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灿烂……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个关键之处违背了规律,走入了歧途,陷入了迷乱。”作文教学中不见了感情,不见了人性的各种活动表现,这就是当前作文教学的病根所在。

2.只见程式,不见创造

应试教育模式的积弊对作文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以致小学作文教学只重章法与技巧的指导,落入了程式化、成人化、语言主义的窠臼。为了能在试卷上换取一个满意的分数,学生写什么、怎么写都必须按照教材或教师规定的程序进行,否则就有失分的可能。字词句篇、体裁样式、人事景物按部就班的训练,学生作文似乎只是一个机械的操作过程,似乎只是为了应试。无视学生的人格、思维、情感等在作文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剥夺了学生体验生活、感悟人生、思考社会、憧憬未来的权利,严重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于是我们能发现在赞美妈妈的文章中会有一大半的学生写的是雨中妈妈送伞的事或者是生病时对自己彻夜照料的事……实际上生活不仅仅如此。

3.只见指导,不见修改

这里的只见指导不见修改指的是当前作文教学中出现的只重视作前指导,而轻视甚至忽视作后修改。作文按说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但一直以来是以教师指导为中心。我们的教师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放在此,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到开头、结尾及词语的使用等等都作细致入微的指导。而小学生作文是从具体观察到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需要学生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去认真体会和训练,转化为自己的作文能力。仅凭教师“一言堂”、包办代替,实际上是由抽象到抽象,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点,违背了学生的思维规律。教师未将作文指导的重点放在作后修改上,这也是当前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是当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在这些困惑面前,我们深感忧虑,但我们不必悲观,我们同样有理由对未来作文教学充满信心,充满乐观主义的猜想和设计。

二、小学作文教学之“突围”

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因其先天遗传、气质、成长环境不同所造成的性格、天分方面的差异,从而根据不同的学生的特点来合理的安排教学进度,防止节奏太快造成学生不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这种情况的出现。

当然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倾向。作为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多种方法灵活的作文教学。

1.尽可能使学生亲近自然

这条适用于活泼好动的学生,他们的天性与自然更加的契合。身临其境,使学生对要描写的事物有直观的体会,这更能激发这种孩子的想象力。儿童的潜力是无限的,那么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把儿童的潜力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出来。在写景作文和状物作文训练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是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前提下一步一步地按照作文的流程进行描写。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避免学生对写作产生抗拒心理,又能使学生深刻了解作文的写作流程,一举两得。

2.让学生多接触儿童文学

这条适合于性格安静的学生。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理想主义思想和浪漫情怀。在与他们沟通中,笔者发现,内向的孩子更乐于接受童话故事类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会在游戏或者是与同龄人的谈话中流露出自己童话式的愿望,而这种情况在性格安静内向的孩子们中尤其多见。因此,在辅导性格内向的孩子时,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多接触一定数量的儿童文学。并在学生阅读期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对部分短片儿童文学作品进行仿写或改编。教师在批改此类文章的过程中不能太过注重文章本身是否合理(因为有些孩子的文章中带有一定的魔幻色彩),而是要注重学生对作文中细节的把握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能将自己所杜撰的故事写的圆满。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充分的体验到作文带给她们的乐趣,一切的成绩都可以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这不仅有利于孩子作文成绩的提高,而且能培养孩子们的丰富的想象力。

以上的两个方法是针对性格不同的孩子制定的不同教育方法,虽然因材施教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的最佳教学方式。但是在有些时候由于条件的限制和一些不可抗的因素,我们还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就需要采取一些普遍使用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小学生的作文教育。

3.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素材的来源丰富多样,而不同来源的素材应用范围和应用文章类别也有所不同。更多的学生所处的家庭情况处在中等范围。家庭条件不能允许这些学生用旅游等方式来增加见闻。所以,就用到了一种日益普及的信息来源——网络。

当今时代,网络日益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儿童接触网上信息的机会也日益增加。网上具有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良信息。因此,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进行网络活动。网上浏览一些健康信息,不仅能增长见识,加快学生的心理成熟速度,而且能将知识转化为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猜你喜欢

困局作文教师
最美教师
出嫁女与入赘婿的角色“困局”
教师如何说课
中小银行外币清算困局与应对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Trouble I’m In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