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语录

2018-01-28

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 2018年2期
关键词:载文拍品画廊

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文化金融有些新的问题值得重点研究。

当前我们需要在文化金融研究和实践中关注两点:一是如何适应新的金融监管形势,切实防范文化金融领域的金融风险,二是如何推动文化金融服务于文化产业实体经济。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国家经济战略的需要,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一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发展文化金融的重要逻辑起点。未来还有些新的问题值得重点研究,如文化金融机构专营化问题、普惠金融与中小文化企业问题、文化产业债券市场问题等。

——摘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载文《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CCF50)新年峰会召开》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夏季风:在中国做画廊可能比在西方做画廊的难度大。

西方艺术市场的历史比较悠久,最关键的是他们有比较健全的美术馆系统,会帮助画廊做很多背书工作,针对一个重要的艺术家做回顾性的展览,做梳理性的工作。西方的画廊专注商业,把画卖出去就可以了。但中国的画廊还承担着除了市场这块之外的学术推广的工作,做展览要请策展人、批评家,还要做画册、宣传等等。这正说明了中国公共美术馆系统的缺失。我们的画廊工作既要走商业这一块,又要走学术这一块,这对中国的画廊来说尤其不易。

——摘自“ 雅昌艺术网”载文《2017一级市场总结之夏季风:进一步分化的市场》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范正红:收藏将回归理性。

艺术品市场不可能永远高歌猛进,也需要不断调整。2017年,艺术品市场的泡沫进一步减退,艺术品自身的客观价值进一步体现出来。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曾经炙手可热的艺术家作品价格下跌现象,是因其价格泡沫较多,受到影响也是市场自我调整的结果,而一些艺术含量低的作品也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艺术品投资收藏并非易事,要求藏者自身具备专业知识背景,对艺术品价值有着精准认识。随着社会发展和深度调整进行,我们的艺术品收藏将会越来越纯粹,目的性强的投机行为将会大大减少,市场不断回归理性,市场参与者也会越来越成熟。

——摘自“凤凰艺术”载文《权威解读2017年中国书画市场》

上海大学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大众艺术消费市场兴起不容忽视。

热点多,但行情相对平稳,中国书画市场依然处于深度调整状态,这就是2017年中国书画市场发展的基本现状。书画艺术市场的集中度在不断增长,中国书画成交价最前的10个拍品都过亿了。而这top10在整个书画拍卖市场成交额所占的份额,在2017年已经接近5%,2011年这一数据还是2.13%,可见集中度增长程度又创了新高。虽然过亿拍品不少,但市场总体热度不高,过亿拍品的买家大部分是机构和企业藏家。同时,艺术品衍生品在大众消费市场上发展得十分红火,以故宫文创来说,为什么这几年这么受欢迎,正因为大众艺术消费市场迅速的形成。

——摘自“中国文化传媒网”载文《大众艺术消费市场兴起不容忽视?》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兼CEO胡妍妍:香港是全球经济自由度最高的地区,其艺术品拍卖行业具有地缘优势。

历史造就了香港中西合璧的面孔,以及“文化沙漠”的偏见。其实香港是一个很有活力,包容性很强的地方。随着1997年回归祖国,更多的传统中国文化和现代中国元素迅速、无缝、自然地嵌入这个多元化的地区。这里有很多收藏或经营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家、画廊主、古董商,他们对中国艺术的认知和研究非常深入,同时,也有很多喜爱和收藏西方艺术品的藏家、行家。从这个意义上讲,香港不但不是文化沙漠,反而是亚洲难得的一块中西融合的文化沃土,可以说任何艺术品拍卖项目都有可能在此生根开花。

——摘自“凤凰艺术”载文《内地拍行在香港,过得怎么样》

中国拍卖协会副秘书长欧树英:艺术品电商进入新发展阶段。

从艺术市场的需求端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艺术消费感兴趣,特别是受过一定艺术教育、对互联网有天生好感的年轻一代消费群体逐渐成熟,新的艺术消费时代正在到来。从艺术市场的供给端看,目前艺术品交易与互联网的结合存在多种形式,一是艺术品电商的自营部分,二是在每场主流拍卖公司的拍卖会现场。当然,还有些艺术品电商也会主动就艺术品资源和拍卖公司或者艺术品机构合作,形成更紧密的市场合力。

——摘自“经济网”载文《消费升级,艺术品电商如何上台阶》

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高端艺术品交易市场没有受到经济的影响。

中拍协、拍卖领域抛掉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也在万亿以上,其他资产的拍卖,包括淘宝的拍卖也是几千亿。谈到艺术品投资,除了拍卖还有更大的领域。我认为艺术品的投资、艺术品市场应该有过万亿的含量。拍卖是艺术品塔尖上的交易,交易的也都是最高端的艺术品。现在拍卖很成熟,今年,保利还维持着9件过亿元的成交,全球艺术品市场还有超过20件过亿的拍卖品。

——摘自“雅昌艺术网”载文《高端艺术品没有受到经济的影响》

中拍协艺委会秘书长余锦生:拍卖公司还应更加注重企业整体发展的持续性。

近几年,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稳定态势,企业规模450多家,注册资本68.5亿元,从业人员6300多人,年成交额稳定在250亿-350亿元之间(实收拍品款在150亿-200亿元之间)。2017年,内陆拍卖市场共出现了18件亿元级拍品,这也正是由于近年来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由“规模”向“质量”转变的具体表现之一。然而,对于有志于做百年企业、品牌企业的拍卖公司,亿元拍品并非其追求的唯一目标,还应更加注重企业整体发展的持续性。从行业建设的角度来讲,我认为,拍卖企业的发展应该更关注其运营的规范化、拍品的质量化、业务的特色化、财务的健康化、模式的创新化等方面。

——摘自“中国美术报网”载文《众家谈:愈趋理性的艺术市场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

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有限公司总裁高常梓:中国艺术品财富管理还需很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

过去主要是金融机构(如私人银行)向一些高净值的客户提供一些艺术品财富管理的服务,但是,艺术品财富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各种服务,所以在整个社会艺术品财富管理收藏服务体系没有建立之前,更多的金融机构逐渐把财富管理这项服务,变成了一种投资、理财的产品,所以它不是一种财富管理的一个概念。国内的艺术品财富管理才刚刚起步,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探索和实践。

——摘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载文《高常梓: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资产》

猜你喜欢

载文拍品画廊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2018年前50件中国文物艺术拍品(按成交价格排名)
画廊墙
画廊
画廊
春日寻宝指南
2011年十家拍卖公司秋拍成交拍品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