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求气应,点拨有方
2018-01-28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周亚新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周亚新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谓的“点拨”是指教师抓住文本教学的重点,点明理解与感知的要害,巧设支点,引导学生排除困惑和理解障碍,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达成教学目标。点拨既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更是一种实现有效教与学的艺术,教师应以巧妙而灵活的点拨方式启发和引导学生,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启发,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亮出“疑点”,适时点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在文本表达、事件发展脉络等安排上存在“矛盾”或“对立”,而这正是作者展现情感和内涵的一种表现手法。教师可以抓住课文的文本矛盾处巧设问题,促进学生对文本主题的进一步思索,让学生领会作者设计矛盾的妙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四年级《黄河的主人》一文,作者以深刻、震撼人心的语言为读者描绘出黄河的险和漂流时的惊心动魄,同时也为我们刻画出艄公的勇敢、沉着、智慧和高尚的人格品质。然而在自主阅读时学生发现,作者的描写看似有不少矛盾之处,比如:作者在一开始就说黄河滚滚,令人胆战心惊,然而黄河上的羊皮筏子上的人却“谈笑风生,神情从容。这是为什么呢?再比如,作者说坐羊皮筏子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这里“小心”和“大胆”明显是矛盾的,这又该理解呢?通过在文本的矛盾之处设问,引导学生发现、感受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理解这里的“小心”是指艄公的专心致志,因为身系乘客的安全,以自己的智慧和镇静去战胜惊涛骇浪;而“大胆”则是指乘客,来自对艄公驾驭技术的认可与放心,进而理解了课题“黄河的主人”。
可见,抓住文本理解“疑点”设问,于思维矛盾处适时点拨,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二、指点迷津,促进理解
文本教学注重意境体会,一件小小的事,一个不起眼的物,都有可能是作者刻画的主线,而这也往往是学生思维出现受阻的地方。在阅读指导时,教师应巧妙点拨,引导学生细读并思考,为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铺路搭桥,有效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在回答我提出的“文章的题目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那么课文主要是写宋庆龄还是樟树呢?”的问题时,明显出现了思维受阻的情况。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进一步去了解宋庆龄的高尚人格,我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引导:课文既写樟树,又写宋庆龄,那么樟树与宋庆龄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带着问题再一次自读课文,找到描写樟树的语句,并带着宋庆龄的“影子”去慢品细读。同样,带着樟树的“影子”去回味描写樟树的语句,渐渐的,学生从品质特点出发找到了樟树与宋庆龄之间共同的可贵之处:一身正气、百折不挠、无私无畏。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借物喻人的写法。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引导学生怎样读是提高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此案例中,教师于表现手法的理解难点处设问,为学生走进文本、感知人物形象指点迷津,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内涵。
三、造阶搭梯,引起共鸣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少,在阅读理解时存在认识的局限性。而一些课文中往往饱含着深刻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应变智慧,如果理解不到位,学生就把握不了课文的灵魂,没有了灵魂,也就没有情感的共鸣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理解不到位或容易产生迷惑的地方巧加引导,造阶搭梯,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
例如,学习《船长》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能够理解哈尔威船长在面对客轮即将沉没之时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和忠于职守的形象,我抓住文中的这样一句:“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进行设问:那么为什么没有人敢违抗船长的意志呢?学生认为是因为船长命令大副随时准备开枪抢先跑的男人。很显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不到位,对哈尔威船长这一人物形象的感知也是浅显的,我追问到:“有点道理,大家吓坏了,所以不敢违抗船长的意志。那么还有其它原因吗?还有谁补充?”教室一时沉静下来,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做声。于是,我继续点拨道:“乘客仅仅是害怕开枪吗?结合哈尔威船长之前说的话,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我的点拨下,学生开始重新朗读、理解哈尔威船长的言行,渐渐理解了他在这样的生死关头对妇女、儿童的尊重,把死亡留给自己的牺牲精神和伟大人格。
可见,在激发情感时给予学生适时的点拨,可以将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引向更深层次,以“感”和“悟”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点拨是一把火,是点燃思维火花的“火种”,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创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角色作用,掌握点拨中的艺术,以巧妙机智的点拨帮助学生形成语文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启发,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