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应不离监管
2018-01-28四川绵阳南山中学苏浩安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 苏浩安
在实施人本管理的过程中,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学校需要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氛围,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健全人格,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但这并不意味不对学生进行监管,没有监管约束是不可行的。当然,对学生进行监管也要符合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发展。如果监管侵犯了学生的人权,压抑了学生的本性,只会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加剧。只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监管,帮助教育活动顺利进行,使教育成为一个有序的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
一、自由与监管的关系
(一)自由和监管是相互作用的
自由就是自己的言行不受约束、不受限制,能够满足内心的欲望,情感能够尽情释放。自由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监管是按照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监督和管理,并要求每个人服从管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由和监管似乎是矛盾的,相互排斥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尽管监管是强制性的,但没有这样的强制执行,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学生的发展需要根据自己的内在指导,不应被迫和压迫他人,否则潜能将受到限制,创造力会被扼杀,灵性会消亡;然而,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必然受到规章制度的约束,不能破坏制度。学校是一个大集体,必须通过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来维护秩序,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愿望进行学习和生活,以确保每个人的独立和自由的真实性。监管使人们的活动更有组织和安全。它使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权利的自由,而学校则因为监督而更加和谐。
(二)自由和监管是对立又统一的
在自由与监管之间,自由是目标,监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障和必要措施。学校不能放弃监管,给予学生绝对的自由,学校也不强调监管,剥夺学生的自由天性。否则,自由和监督将失去价值和意义。就像风筝断线一样,风筝可以在空中自由飞翔。自由始终是相对的,没有监管约束的自由将是社会的灾难。虽然人的本性是自由的,但如果它离开了必要的监督,就会无所顾忌,最终造成管理的混乱。
(三)监管是自由的基础
随着教育理念的改革,学校尊重学生的自主和自由,却忽视了规范的必要性。学生认为自由是无限的,监管会限制人的本性。因此,对他们来说,监管越少越好。但这种放任不管,不是自由的保障,是学生对自由的误解,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应让学生明白自由离不开监管的深刻含义。这不是无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主体精神,或抑制他的伟大抱负,或阻止他知道周围的情况,但必须让学生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要在学校的监管范围内进行。
实际上,监管可以防止野蛮和无知,因此,监管不是盲目的服从,不是对人性的破坏,自由并不意味肆无忌惮,自由是有限的结果,而无限的思想会引起混乱。通过监管,培养学生管理和规范个性的能力是自由的真正本质。正是因为人们赋予了这些规范性权威和权力,才能保护个人免受各方不道德和非道德的影响。自由和监管并不是两个相互排斥和对立的概念。自由是不可能的,除非它受到监管。
二、实现自由与监管和谐统一的实践策略
在学生教育中,要处理好自由与监管的关系,关键是实现自由与监管的协调。为此,学校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教师首先要充分理解自由与监管的关系,要深入了解什么是监管,什么是自由,以及自由与监管之间关系的根本问题。教师更应了解怎么样给予学生自由,学生的哪些行为应该受到监管。在集体活动中,监督是必要的,这是保证正常教学的基础。在个人智力发展领域,个人有自由探索、自由思考、自由选择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然而,很多学校并没有恰当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当学生破坏教学秩序、损坏公物、破坏他人的学习成果时,当学生狡辩不承认时,学校不应该宽恕。当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地选择和探索时,学校却往往进行干涉。教育管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应该根据学生的理解和自我控制逐步进行。监管被认为是一种发展和开放的制度,使学生能够参与监管,并逐步将监督从外部要求转变为学生的主动服从规则。教师应不断反思监督与学生发展的关系。良好的监管不应限制学生的发展,如发现监管阻碍学生的发展,应纠正监管方法。
(二)学校要重视监管的作用
学生年龄越小,对环境的依赖性越大,环境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学校应该充分重视环境在教育中的价值。监管环境应做好分析、讨论、要求、示范和强化的准备。“分析”是教师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对学生活动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和教育的价值,明确不同的活动需要什么样的规定,什么样的自由,以及如何通过环境来帮助自己实现目的。不同的组织形式有不同的监管要求。团体活动对监管有更高的要求,既要维持秩序,还不能给学生束缚感和疲劳感。对于学生的个人活动不应监管太多,如否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学生的活动应该以多种方式进行组织,组织活动、团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比例应该适当,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可以通过区域活动来满足。因此,在处理自由与监管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需求,建立适当的学生活动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活动,科学评价学生的活动,让他们在自己的发展活动中不断探索、创新和成长。
【结 语】
总之,教育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但自由应不离监管,教育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情感领域,但情感领域是有原则的;教育是生命成长的一个对话领域,但对话是合乎逻辑的。为了给学生自由,他们还必须告诉学生需要接收监管。在科学和人性化的监管下,学生应该自由呼吸,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1】贺克春.教育中的自由与纪律——“自由与纪律”解读(2篇)【J】.中学语文,2 0 1 6(0 8)
【2】孙瑞雪.自由与纪律【J】.山东教育,2 0 1 3(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