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中存有的“病症”及“诊疗”
2018-01-28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九华小学顾晓彬
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九华小学 顾晓彬
朗读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的重点之一。11版新完善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鲜明的指出:在小学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都要重视朗读。事实上,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朗读习惯,让他们从小就热爱语文学习,喜欢朗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现今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依旧还存有一些“病症”,状况不容乐观。现笔者利用本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改进方法。
一、充分认识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作用
小学低年级语文是帮助学生形成语文能力的起始阶段,朗读已经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方式,它也是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具体表现之一。
现今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取了大量的文质优美、内涵丰富、人文气息强的课文,很适合小学1~2年级学生的朗读。学生们通过朗读,可以很好的理解课文中的词句篇章和文章的主题思想,领略课文的风采;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有助于他们不断积累字词句章篇,丰富他们说话的素材;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应用语言描绘各种事物以及表情达意的能力,等等。因此,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重视语文的朗读教学,重视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培养与养成,让他们从小就喜欢语文、喜欢朗读。
二、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中存有的一些“病症”
为了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找准平时教学中的存在问题,以便改进。
1.在朗读教学中模式单一。实施新课标至今,仍有部分教师在平时的朗读教学使用“讲问教学”,一问一讲的开展教学活动。一节课有限的教学时空,没有学生自己朗读的时空;即使让学生读了,也是流于形式,敷衍了事,没有实效。
2.朗读教学活动的目标不明确。
笔者发现: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朗读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形式不外乎“提问、学生读”,惯用的是A学生读了B学生读,……课堂上看似欢声笑语。但是学生在进行读书活动前,他们没有明确要求;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也没有给予明确的指导,学生读后也无对应的评价,仅仅是为了读而读,只为了“读书”,学生处于朗读的被动地位,他们用心用情去读,可谓“有口无心”。试想:这样没有目标的朗读,没有计划的朗读,难道不是一种形式而已吗?
3.朗读教学活动中忽视了朗读的全体性。这就是讲:在平时朗读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提问的对象仅仅关注的一些优等生,朗读的对象狭窄,没有给其他学生朗读的机会,没有给他们发挥自身特点的时空,大多数学生没有朗读的机会,自然他们朗读的质量不高、偏低。这种朗读的机会不均衡,学生朗读的机会得不到保证,他们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积极自然会受挫,兴趣会削弱。
4.部分教师不善于进行朗读的指导,指导不得法。部分教师在学生朗读的时候,只是“特别”的强调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朗读,或者要求学生把课文中的某一个人物的思想情感有感情的去读出来,但在学生进行朗读前,没有对课文中的生字词、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具体的、透彻的分析。
5.没有重视朗读教学的评价,评价的方式单一。部分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方式单调,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对学生朗读的评价比较笼统含糊,比如读得不错、读得比较认真。不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适得其反,退化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对朗读教学中存有“病症”的“诊疗”
就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该怎么?怎么才能落实好朗读教学工作,优化朗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就此做了以下的工作:
1.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自由进行课文的朗读
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的时候,应当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设计。所以,朗读教学首要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根据学生对新异知识容易产生兴趣的特点,我们在教学开始时,在学生正确读题的前提条件之上,引导他们根据文题提出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让他们带着兴趣去朗读课文。如教学二年级《大禹治水》,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大禹是什么人?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是怎么样治水的?……在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后,组织他们对课文进行自由朗读,并在合适的时候提出朗读的要求,比如(1)借助课文中的生字表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2)一边朗读,一边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来的各种问题,并试着解决。学生按照这样的要求进行自由的朗读,不但有对生字词的感知,还能对课文进行初步的了解。如果我们能长期的坚持训练学生,就一定能使他们形成从整体着手,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读的习惯。
2.抓住课文的重点,理解课文再朗读
就小学低年级的课文来讲,篇篇都是非常文质兼美的。如果说,要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内全部掌握,并细化和吸收,这是不现实的。就此,我们应倡导“一课一得”,也就是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有一点真正的收获,这个收获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的意思,一段课文的背诵、……我们都应紧扣课文的重点,启发学生进行有效的、理解性的朗读。
3.回归整体,进行品读
学生通过自由读和理解读,他们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松散的、零碎的,没有能够实现“口诵心惟”,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理解。也就是在总结整篇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再次的整体性的朗读。比如让学生进行齐读、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读、小组读等等,这样效果更加理想。只有这样的读,才能把学生获得的零碎的、散乱的知识逐步梳理和归并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
总之,小学低年级的朗读教学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性工作。这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切实做好阅读教学工作,提升小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