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财务核心能力研究

2018-01-28

铜陵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皖江公司财务战略

徐 琴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对安徽崛起有里程碑式的战略意义。皖江城市带是以安徽沿江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滁州、池州、铜陵、宣城八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是安徽经济重心所在。作为全国唯一的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不仅对安徽省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中部省份振兴同样意义深远,而上市公司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财务核心能力的建设是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此,以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财务核心能力的培育策略。

安徽上市公司数量居中部省份第一,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经济中心,上市公司总数为数不少。并且,随着中部地区崛起,安徽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特别是合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城市之一,上市公司数量持续攀升。合肥、芜湖、马鞍山作为安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上市公司数量也是位居全省前列。截止到2017年末,合肥境内外上市公司共计46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44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芜湖境内外上市公司共17家,紧随其后。上市公司的数量为经济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财务核心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一)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财务核心能力的内涵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从不同的角度来衡量,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从纯物质的角度来看,企业由办公地点、基础设施、办公人员组成;而从能力的角度来看,企业则是各种能力的组合,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战略发展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等。财务能力则是企业的基本能力之一,指的是企业在财务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既可以作为独立的能力而存在,也可以被纳入到企业管理能力之中。财务核心能力,顾名思义,是所有财务能力中居主导地位或者发挥关键作用的能力。[1]财务核心能力通常包括财务活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以及财务表现能力三个部分。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财务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与必然要求。因此,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财务核心能力的内涵可以表示为上市公司在财务活动、财务管理、财务表现中所呈现出来的能力。财务核心能力的建设对于上市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认为财务管理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愈发重要,同时也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大影响。

(二)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财务核心能力的特征

财务核心能力不同于企业一般的核心能力,它有着鲜明的特征。与国内上市公司一样,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的财务核心能力体现出如下特征:首先,价值创造特征。企业核心能力是其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其拓展市场价值,提升市场效益的保证。财务核心能力作为企业在财务领域的核心能力,自然在价值创造中有着突出的表现,是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价值的有效手段;[2]其次,客观差异特征。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的财务核心能力,既有相似性,更有差异性。这和上市公司自身的行业属性、企业规模、战略利益以及发展态势有着很大的关系,比如服务型企业与制造型企业在财务核心能力中有着很大的不同;再次,动态发展特征。对上市公司而言,财务能力并非一成不变的内容。同样,财务核心能力也会随着企业发展战略等的改变与不断发展,财务核心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是一项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具体表现则为财务风险的降低、财务关系的改善等;最后,高度统一特征。财务核心能力具有统一性,且表现于多个层面,比如财务核心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的统一,又如财务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与财务管理内容的统一性等。[3]

二、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财务核心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战略体系不够完善

在当前的企业治理中,战略先行是非常必要的环节。战略先行不仅是规划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降低企业发展风险的客观需要。财务核心能力作为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战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调查发现,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的财务战略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皖江城市带有些公司没有意识到战略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在制定战略决策时没有契合财务管理目标,对于业绩评价也不够重视,很多员工反映公司缺乏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经过调查,在比较皖江城市带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后发现,合肥市上市公司财务意识普遍高于其他地区上市公司。

(二)财务治理能力不强

财务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公司财权的合理分配,这在本质上属于契约行为。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财务管理以财务活动的处理为内容,而财务治理着眼的则是财务管理,以财务关系的合理配置实现权、责、利的均衡与制约。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能力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公司没有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健全,集团公司没有对下级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财务活动进行及时检查、了解和控制,在信息披露方面也缺乏不规范的现象,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三)财务预警机制不健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财务风险贯穿于各个财务环节,是各种风险因素在公司财务上的集中表现。[5]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风险虽然难以避免,但可以力求在控制风险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收益。对于风险的管控要求上市公司建立良好的财务预警机制。通过调查走访,发现较多公司对于风险控制意识不足,公司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宣城地区中小企业数量较多,调查发现很多中小企业仅仅局限于简单的财务指标分析,没有对公司未来运营的判断和规划,更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综合评价模型和预测模型,风险意识较为淡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财务预警机制的不健全让皖江城市带企业的经营处于极度不确定性中。

(四)高素质人力资源不足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是企业最为核心的财富,人力则是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因此,做好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发展自然也就成为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加强财务核心能力的必然要求。由于区位因素,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人才流失较为严重,高素质人力资源明显不足。财务的核心人才CFO的选任与考核方面存在准入机制不明确、信息不透明的问题。调查发现,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学历在本科及以上只占到50%,普遍年龄偏大,缺乏提升学历的主动性。高级职称会计人员不足,财务方面的业务培训较少,存在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意识不足的问题。经过调查,在皖江城市带城市中,合肥和芜湖在人力资源不足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合肥市很多上市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这两年对于高素质的人才招聘是越来越难,本公司的人才流失也十分严重。

三、加强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财务核心能力的对策

(一)以财务战略体系构建为先导

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在发展战略体系的构建中,要突出财务战略体系的地位,使财务战略体系成为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培育的有力保障。企业财务战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呈现形态。比如从稳健与否可以分为开拓型、稳健型与保守型。而从战略内容来看,则可以分为投资战略、融资战略等,均在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培育发展中有着突出的作用与价值。就以投资战略为例,对当前皖江城市带的上市公司而言,多样化的投资战略是其未来发展的有力保障。所谓多样化投资指企业在巩固特定市场后,延伸投资的触角,将投资重点落在跨行业乃至跨产业上,从而实现多元化经营的目标,它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市场经营风险,提升企业市场经营效率,一举两得。皖江城市带的上市公司应强化财务意识,可以借鉴合肥市上市公司在构建财务战略体系方面的经验,探索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财务战略体系。

(二)以财务治理能力培育为关键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财务治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同样需要将财务治理作为财务核心能力培育中的重点内容。至于培育的路径,包括以下两点:调整财务活动理念。企业财务活动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因此大部分企业均将财务作为独立的门,财务活动很少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中,此种企业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弊端,难以实现财务活动在企业发展中的全部价值。对此,上市企业高层管理需要理念,转变财务活动的角色定位,使其参与公司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提升财务活动的效益与价值;其次,健全财务治理机构,尤其是在监事会层面,设置专门负责企业会计检查工作的会计检查人,直接向股东大会负责,同时,也定期向监事会呈现监察报告书,全面评估企业会计工作。财务治理能力的培育除了依托于上市公司自身以外,外部环境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管部门需要强化市场监管与法治环境建设,实现企业财务信息在监管部门之间的有效传递与整合。

(三)以财务预警能力提升为要点

随着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财务预警能力在企业财务核心能力中的地位愈加突出。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强化财务预警能力自然也就成为加强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财务核心能力客观需要。对此,上市公司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采取有效的举措:首先,确保财务预警权的高度集中。不同于一般的企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主体较多,经营主体拥有独立的经营权限。[6]因此,上市公司也应该具有相应的财务权力,这是激发其工作积极性的前提条件。但在确保经营主体独立经营权与财务权的同时,要突出财务预警的集中性,最高管理层可以根据反馈过来的财务状况对经营主体提出预报和警告,降低财务风险;其次,构建内部财务结算中心,为避免财务管理中出现“内耗”的现象,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独立于经营单位,由上市企业总部直接管理,降低经营单位操作财务数据,欺上瞒下的可行性,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与财务管理水平;最后,加强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维护。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手段。为了更好地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以及财务信息的应用价值,上市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将企业的财务活动转变为资金流动的信息流,供各级管理人员随时掌握,从而有效降低财务管理中的风险。

(四)以新型财务人才培养为保障

首先,上市公司要做好CFO的选任与考核工作。“三军易得,一将难求”。CFO作为企业财务工作的全面统筹者,在企业财务管理以及财务核心能力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在CFO的选任中要严格准入机制,从多个条件出发,限制人选资格。比如必须具备全面的财会管理组织领导能力,同时精通财会核算与内部控制业务,能够从财会的角度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专业的战略分析与改进方案,又如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同时拥有较强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对企业发展有很好的忠诚度等;其次,上市公司要构建一支高效率的财会工作队伍,全面提升财会工作效能。在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中,一线工作人员肩负着最为繁重的管理责任,他们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水平。比如成功的资源盘点能够极大地降低不良资产给企业带来的利息负担,使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开拓市场。因此,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在财会人员招聘中要强化应聘者的背景审查与专业能力测试,将能力素质低或品行不断的应聘者拒之门外。

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皖江城市带上市公司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以经济发展趋势为导向,审视自身发展存在的财务问题,积极培育财务核心能力,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

猜你喜欢

皖江公司财务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治理研究
皖江城市带社保费征管机制优化研究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食品公司财务分析方法优化策略
关于加强房地产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思考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浅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及其防范
皖江头上第一桥——记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精品工程打造过程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