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首夕阳别样红
——记淅川县老年大学
2018-01-28
河南省淅川县老年大学坐落于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2016年被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评为首批“全国示范老年大学”之一。在河南省获评的4所学校中,淅川县老年大学是唯一一所县级校。淅川县老年大学头顶这一耀眼光环,让渠首夕阳更加红艳。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淅川县老年大学看看吧!
老年人圆梦的新殿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老年人也不例外。或许因为种种原因,年轻时未能梦想成真。如今有了老年大学,老年朋友们有了实现梦想的地方。淅川县老年大学成立30年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政治立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文化活校的办学方针,把老年大学办成了老年人圆梦的殿堂。
书法班学员李春泉,退休前是畜牧局长,这个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原来文化水平低,一直苦恼于字写得不好,担心周围人看不起自己,所以他退休后的梦想就是能写一手好字。通过在老年大学持之以恒地学习,其书法技艺日益纯熟,多次在国家、省、市书法比赛中获奖,在他80大寿之际,还出版了《李春泉书画作品集》,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
增添正能量的辐射源。正能量要靠培育、激发、挖掘来提升,而老年大学正是引领老年人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重要阵地。淅川县老年大学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学校的各项工作,通过每月一次时政课,让老年人提升正能量;通过课堂讲授知识,向老年人传递正能量;通过在校园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向老年人宣传正能量;通过各种才艺展示活动,让老年人释放正能量。使老年大学真正成为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辐射源,使广大老年学员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始终保持一个较高水准。
87岁的老党员学员龚永信,其家门前有条百米长的巷道,老人主动承担了打扫公共卫生的任务,数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在他的尽心维护下,路面连一个烟头都没有。巷道里没有路灯,夜里常有人骑车摔跤,龚永信二话不说,自己出资安装了路灯,方便了大家。从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老党员本色。
现代老人的加油站。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作为新时期的老年人,也要努力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紧跟政策形势。
老年大学是老年人的“加油站”。淅川县老年大学与时俱进,开设了许多热门的现代课程,让老年人在这里掌握新知、追赶潮流、学有所为,走在家庭、社会和时代的前列。
电脑班学员张新华在老年大学学会了操作电脑、上网和微信后,网上购物得心应手,与儿孙视频聊天其乐融融,晚年生活更加时尚多姿。摄影班学员周燕,学会了使用数码相机及电脑影像处理,成了摄影家,还加入县摄影家协会。在南水北调大移民中,围绕宣传移民精神的主题,深入移民村拍了很多有价值的片子,被国家、省、市刊物采用,多次获奖。这些老年人踏着时代的节拍,活出了全新的自我。
乐于奉献的一班人。86岁高龄的老学员梁铁柱在建校30周年座谈会上如是说:“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这样良好的环境里圆梦,快乐学习,享受晚年,一靠党的英明领导,我们有幸走进了新时代;二靠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三靠甘于奉献的校领导一班人。”这也道出了全体学员的共同心声,团结奋进的校领导一班人,是学校的“脊梁”,是永不熄灭的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他们大都接近或超过了古稀之年,本应享受天伦之乐,却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学校这块阵地,全身心扑在老年大学的各项工作中。常务副校长余仕芳,主管学校的全面工作,每天都是他最早到校,最晚离校。2018年春,他身患“蛇胆疮”,疼得直不起腰,在医院输液治疗时还在惦记学校的大事小情。拔下针头就赶回学校,继续工作。学员们称他是“拼命三郎”。分管教学教研工作的副校长马辉才,已是70多岁的老人了,凭着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顾年迈体弱,每天周而复始地到各班检查教学情况,从未间断。一次,他的老伴儿不小心摔伤腰部,他托人照顾料理,硬是没耽误一天工作。副校长单长石年近古稀,2017年冬,由于日夜操劳,积劳成疾,患了面瘫,他仍然以学校工作为己任,治疗稍有好转便又回到他朝思暮想的老年大学。
更值得点赞的是,淅川县老年大学一班人的奉献精神,他们提出的工作理念是“我奉献、我快乐”!他们既是学校的领导,又是具体的办事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老年大学展风采,余热献给新时代;渠首夕阳别样红,不忘初心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