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下不同止血方法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8-01-28刘丹丹东市中心医院消化科辽宁丹东11800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5期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量内镜

刘丹 丹东市中心医院消化科 (辽宁 丹东 118002)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可由肿瘤、血管病变、机械损伤、消化道自身炎症等因素所致,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危及患者的生命。迅速、安全、有效的止血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1]。近几年,随着内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镜下止血在治疗消化道出血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旨在探讨内镜下不同止血方法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以期为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均无凝血系统功能障碍。排除原发性高血压者,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排除严重的心律失常者,排除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肺等疾病者。根据内镜下止血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热凝治疗组)、B组(止血夹治疗组)、C组(联合治疗组),每组42例。A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0~70岁,平均(42.28±3.36)岁;出血原因:十二指肠溃疡26例,胃溃疡14例,急性胃黏膜病变2例。B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0~70岁,平均(42.25±3.34)岁;出血原因:十二指肠溃疡25例,胃溃疡13例,急性胃黏膜病变4例。C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0~70岁,平均(42.29±3.38)岁;出血原因:十二指肠溃疡27例,胃溃疡13例,急性胃黏膜病变2例。A组、B组、C组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表示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予以休息、输氧、补充血容量等一般治疗。同时均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冲洗病灶创面,以使病灶易于观察。A组患者予以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和热活检钳术治疗,在与病灶0.5cm的部位使用氩气电凝固治疗,当导管前段产生紫蓝色火光时予以止血,在病灶表面颜色变为黄色或黝黑色时吸净腔内的烟雾。B组患者予以钛夹进行治疗,首先使用内镜确定出血的部位及出血的性质,然后通过内镜活检孔道插入止血夹,助手拿止血夹持放器,当止血夹的方向及张开的角度与钛夹目标相符时,将止血夹推进,以保证止血夹能与出血点准确接触。C组予以内镜下热凝与止血夹联合治疗,治疗方法与A组、B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的有效率及再出血率。止血有效的判断标准:经止血治疗后,内镜观察患者的出血停止,且患者的黑便、呕血症状消失,粪隐血试验结果阴性。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分析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P<0.05则表示统计结果有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比较

A组止血有效率为78.57%(33/42),B组止血有效率为80.95%(34/42),C组止血有效率为95.24%(40/42),经χ2检验,C组止血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B组止血有效率比较,统计结果无差异(P>0.05)。

2.2 三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比较

A组再出血率为11.90%(5/42),B组再出血率为9.52%(4/42),C组再出血率为2.38%(1/42),经χ2检验,C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A组、B组(P<0.05);A组、B组再出血率比较,统计结果无差异(P>0.05)。

3.讨论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消化道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肿瘤、食管为底静脉曲张破裂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2]。若不及时止血,患者由于细胞缺氧,会导致乏力、头晕、恶心、休克等症状,特别是合并有较多基础疾病的患者,若不能及时有效止血,即使出血量很少,也会引起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3]。及时有效的止血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则。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内镜辅助下止血治疗已经成为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常用方式。局部喷洒药物、局部注射治疗、机械压迫法、热凝固疗法是常用的内镜下止血方法。局部喷洒药物仅适用于出血量较小的患者,若患者出血量较大,使用局部喷洒药物法治疗的止血效果并不理想[4]。本研究采用止血夹治疗、热凝治疗止血。本研究结果显示,C组止血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A组、B组止血有效率比较,统计结果无差异,P>0.05。C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A组、B组,P<0.05;A组、B组再出血率比较,统计结果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内镜下热凝治疗与止血夹治疗联用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优于单用治疗组。需要注意的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出血情况选择适宜的止血方案。对于出血量不大的小血管出血者,可使用热凝固进行治疗,热凝固治疗主要是通过对出血的血管进行凝固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5]。对于搏动性出血或喷血性出血,可使用止血夹止血,止血夹主要是用过使用钛夹将出血血管的残端夹住,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但由于出血的血管比较脆弱,因此每例患者在使用止血夹止血时,应使用1~5枚钛夹进行止血。

综上所述,内镜下热凝治疗、止血夹治疗消化道出血均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两者联用的止血效果更佳,且再出血率更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彭艳妮.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6):120-122.

[2] 张伟锋,施瑞华,许迎红.不同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205例临床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10):1408-1411.

[3] 黄理,陈丽芬,覃冬林,等.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0):3912-3914.

[4] 李应杰.内镜下不同止血方法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0):128-131.

[5] 端木鲁健,冯子彦.急诊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J].河北医药,2011,33(4):558-560.

[6] 贾国法,单红,朱良松,等.几种内镜下止血措施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选择应用[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3):175-179.

猜你喜欢

消化道出血量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