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战略配售基金的投资逻辑
2018-01-28胡语文
胡语文
一开始,市场对于战略配售基金是比较乐观的,但随着6只基金发行总规模的调低,以及舆论的突然转向,导致战略配售基金发行规模最终不达预期。这种舆论风向180度的的转弯,只能说明很多投资者及评论者并没有真正看清楚这只基金的本质。尽管市场普遍担忧CDR的定价以及破发风险,但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尤其是当监管层也非常重视发行定价问题时,或意味着定价不合理的现象基本不会在近期发生,这个本来不利于投资者的风险点正在朝有利于投资者的角度转变。
本文试图从收益、风险和成本等维度对战略配售基金的投资逻辑进一步分析。
从风险角度而言,60%资金参与战略配售新股和CDR,40%配置债券,混合型基金的配置模式表明了基金的风险级别处于中等风险水平。如果60%的资金全都参与CDR或新股的发行配售,最大的风险是破发的风险。市场普遍认为,境外上市的5大互联网龙头公司估值都处于历史高点,现时回归,存在高位接盘的风险。但也要看到目前A股市场不是2007年,打新市场狂热的气氛大不如前。因此,如果五大巨头们要回归A股,监管层必定会控制其发行节奏和发行规模,最好等国际市场估值回落之后再考虑发行。而小米推迟发行CDR正好说明市场对其定价风险的看重,以及监管层的慎重,这对战略配售基金的风险控制而言是好事。
从收益角度而言,从配置比例来看,战略配售基金的收益的60%都来自于打新收益,因此,发行定价的高低和合理性就已经决定了战略配售基金投资者的收益率。从最近三只独角兽的发行定价情况来看,药明康德作为第一只独角兽,受到市场的热捧,中签者也获得较大的赚钱效应。工业富联则由于定价过高,导致上市之后表现一般,甚至未来有破发风险。如果考虑到战略配售基金需要持有1年才能解禁卖出,则破发的概率大增。第三只独角兽是宁德时代,这家公司定价低于公司最后一轮股权融资的市值,应该说定价还是有利于打新投资者,所以,目前二级市场的表现已经超预期。
按照承销发行相关办法的规定,战略配售基金只能参与发行数量在4亿股及以上的IPO或是CDR,所以,原则上,战略配售基金是无法参与药明康德和宁德时代的IPO,因为两者的发行数量均不足4亿股。这表明,从市场风险偏好角度而言,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独角兽或者大型互联网龙头企业如果融资额度超过市场承受范围之内,则可能面临破发风险。但如果未来主要发行标的主要集中在第二梯队的话,即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且估值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可能更适合目前的市场承受能力。
从基金的成本来看,可以确定的是低于绝大多数基金的成本。从持有时间而言,尽管要锁定三年,但也可以半年之后上市流通交易,因此,总体并没有太大的流动性风险。更何况,三年之后的市场出现牛市的概率更大。
综合来看,如果定价风险能够妥善处理,且大盘股暂停发行,那么,对战略配售基金的参与者而言,暂时并不会有大风险。这里的关键假设是,熊市投资者普遍都会更加重视定价风险,这反而会对A股的监管者形成更大的社会舆论压力,所以定价决策上会慎之又慎。这无疑会为战略配售基金预留一定的安全边际。在目前熊市投资者普遍胆战心惊的日子里,战略配售基金无疑是一处躲避二级市场波动的宝地。尽管现在认购期已经结束,但做一次事后诸葛亮的分析,也是值得探讨的。更何况,半年之后,这些基金又将回归二级市场交易。